首页 新闻资讯内容详情

快递公司在2023年迎来“普遍下滑”,行业摒弃价格战,分化加剧_快递行业近况

2023-03-02 58 adminn8
快递公司在2023年迎来“普遍下滑”,行业摒弃价格战,分化加剧_快递行业近况

站点名称:快递公司在2023年迎来“普遍下滑”,行业摒弃价格战,分化加剧_快递行业近况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相关标签: # 快递公司在2023年迎来“普遍下滑” # 行业摒弃价格战 # 分化加剧

官方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网 5118

进入网站

站点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快递公司在2023年迎来“普遍下滑”,行业摒弃价格战,分化加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快递行业近况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百世极兔因低价倾销被罚,快递价格战究竟因何而起?

为了减缓价格战导致的运营压力,各快递企业均采取多种 手段降低成本,包括应用自动化设备、采取电子面单、提升物 流效率等,叠加上半年高速公路免过路费政策以及油价的下跌 等因素,快递企业的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为应对价格战提 供了操作空间。

2020 年上半年,韵达快递业务量同 比增长近 30%,业务收入反而下降 6.97%,净利润同比下降 47.47%,申通净利润同 比下降高达 91.5%;唯有顺丰“一枝独秀”, 收入大涨四成,净利润增长两成,即便 如此,速运业务每单收入从 23.62 元降至 18.39 元,单价降幅高达 22.14%。

中通方面解释,单票收入的下降主要是“因市场竞争加剧,以及加大对网络合作伙伴的补贴力 度所致”。

快递业的竞争不仅限于老玩家间的 斗争,还有新玩家的搅局。 

今年 3 月,主打低价模式的极兔快递、 众邮快递杀入国内快递市场,快速布局 加盟,“极兔”与拼多多有着千丝万缕关 系,“众邮”被认定为京东系。 一位义乌快递业内人士告诉《21CBR》 记者,极兔快递会帮客户自动揽收,货没发物流信息就有了,有些客户因此被罚款, 但是价格低,一般可以做到 1.3 元/票。 为争夺单量,义乌数家快递公司一度喊出 每单“8 毛发全国”的价格。

“以价换量”确实带来单量激增。 

据各快递公司披露的数据,2020 年 上半年,中通、韵达、圆通、申通、顺 丰业务量分别是 69.72 亿件、56.29 亿件、 49.36 亿件、35.18 亿件、36.56 亿件,中 通业务量增速领先行业,市场份额同比 提升 1.6 个百分点至 21.5%,成为行业首 个市场份额突破 20% 的快递公司。 由于单票收入持续下降,利润空间 不断被挤压,快递企业普遍陷入“增量 不增收”的困境。

2023快递停运吗?

今年快递不停运。因为在12月26日和27日,中通、韵达、极兔快递、申通等快递公司都发出了2023年快递全年无休的通知。

快递行业这两年也因为网购的发展变得非常火爆。 节日的关键时刻,尤其是春节来临,各快递公司的停运时间也备受关注。 也就是说,2023年无论是过年还是新年,快递公司都会正常寄送和接收快递。 不过,在疫区和偏远地区,部分快递公司可能会调整价格。

部分快递公司概况:

1 .德邦物流停运时间最新通知:

在德邦物流官网首页,轮值图显示德邦快递春节不断公告。 此外,12月14日,德邦官微宣布春节不休息,春节期间快递正常运营。

2 .申通物流停运时间最新通知:

2023年12月27日,申通物流官网发布通知。 2023年1月30日(腊月)至2月4日(正月初四),申通快递全网联手推出“过年停业”工程,全国所有运输中心、运输车辆、服务网点持续运转,市场、客服等支撑体系24小时。

3 .韵达物流停运时间最新通知:

2023年12月26日,韵达物流官网发布通知,提示2023年1月30日(正月初四)提供“春节全天候服务”,其他日子提供常态快递服务。 除偏远地区和受疫情影响暂停快递外,其余地区均可正常提供寄递服务。

中国邮政为什么不上市

早在2011年8月,中国邮政集团旗下EMS就向证监会提交了上市申请,并在2012年5月通过了证监会发审委的审核,但随后因为没有按时提交自查报告被中止审查。

2013年7月,经过系列整改后的EMS重新通过发审会,但由于招股书审计和关联交易隐患问题等,EMS又主动撤回IPO申报材料。

当时,EMS给出的解释是:近几年快递物流市场发生了很大变化,资本市场及监管办法也发生了重大变化。为提高自身应对市场竞争能力,中国邮政速递物流决定实施战略调整,将组织架构由原来的母子公司制调整为管控更加有效,更适合网络型企业特点的总分公司制。同时根据经营需要,对直营区域范围、管理层级进行市场化的调整。考虑到实施上述重大调整将影响到上市进程,股份公司主动撤回IPO申报材料。

对于EMS将撤回IPO申请的原因归咎于“市场竞争”,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蔓延整个快递行业多年,并持续加剧的“价格战”是促使EMS主动退出IPO最直接的导火索。不过,业内人士认为,此前EMS退出IPO,与自身业绩表现有着直接关系。

前瞻产业研究院快递产业研究分析师陈绍峰曾表示,中邮速递毛利率大概为7%左右,净利率不到5%,而一般物流企业的净利率在10%左右,而速递业务还要稍微高一些。

公开数据显示,1999年,EMS的市场份额曾高达90%以上,毫无异议成为行业领头羊。彼时,民营企业才刚刚起步。

曾有分析将EMS称为国内速递业的“黄埔军校”。的确,EMS拥有人才、网点、政策等多方面优势。包括EMS培养了不少管理人才,后来相当一部分跳槽至顺丰、“三通一达”;国内派送网络最完整的当属EMS;物流行业新政试点,比如跨境电商业务,就会首选EMS等等。

然而,这种优势并未让EMS守住快递龙头的位置。

2011年,EMS的市场份额已经下降至30%,利润率仅为3.5%。

业务方面,顺丰和宅急送分别在口碑、产业布局以及代收货款业务上直逼EMS。即便在EMS极具优势的涉公业务和票据业务方面,来自海外的联邦快递和联合包裹也已经对其构成重大的威胁。

2013年,“双十一”网上购物狂欢之后半个月,网民在微博上发起一场叫做“EMS滚出快递界”的活动,一度成为微博热门话题。EMS的性价比备受质疑,既不如“通达系”价格低廉,亦不如顺丰快速,定位于高端市场的EMS没有提供相匹配的服务质量。

快递咨询网首席顾问徐勇表示,此前EMS市场化程度还不够,并且市场份额、盈利能力等都未达到上市的条件。

为什么EMS又贵又慢?腾讯财经报道称,EMS内部人士透露,EMS运输路由设计的僵化和不合理屡见不鲜。比如,一件包裹从北京寄往上海,在运输资源足够的情况下,民营快递公司会及时调整,采取两点一线直达的方式,而EMS会循规蹈矩按照既定路径,在各个原定中转点进出。如此一来,人力和物力以及时间成本自然上升。“连我看着都觉得很笨重。”上述人士感慨。

受上市计划所累,EMS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畏手畏脚,错过了电商市场蓬发的好时机,市场嗅觉机敏的民营电商却借机发展壮大。

连顺丰都开始快递不送上门了?各大快递打价格战,最终又是我们买单?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讯 顺丰巨亏,和快递不送上门有什么关系?

战场

顺丰亏了。

2021年第一季度,顺丰控股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亏损9亿元-11亿元。

为什么会亏这么多?

顺风方面给出了5个理由,最后一点是:公司于今年4月推出特快及新标快产品。此外,特惠专配业务量上,下沉市场电商需求旺盛,导致存量客户中的经济型业务增长较快,公司电商件毛利承压。

这是什么意思呢?

翻译成大白话就是,我们接了不少电商件,但是电商件不赚钱啊!

看一下数据——2020年,顺丰总体实现快递业务件量81.37亿票,同比增长68.46%;但快递业务票均收入17.77元,同比下降18.99%。

换句话说,顺丰在2020年收的快递多了,但赚的钱少了。这其中,有一部分原因得归咎于薄利多销的电商件。

不赚钱,为什么还要接?

因为顺丰需要更大的市场份额。对于快递行业而言,只有更大的市场份额,才能摊薄成本,以取得更大发展。

在一般人印象中,顺丰是快递业的绝对龙头。但从市场份额上看,顺丰并不是第一。

从2020年的数据来看,快递市场份额排序依次为中通(20.4%)、韵达(17%)、圆通(15.2%)、申通(10.6%)、百世(10.2%)、顺丰(9.8%)。尽管顺丰在2020年市场份额提升最快,增长了2.2%,但仍然比不上三通一达。

曾经专注于高端市场的顺丰,其实过去一直在尝试各种办法拓展市场份额。但与此同时,三通一达、菜鸟、京东也在不断冲击着顺丰的高端客户。在这样的情况下,进攻是最好的防守,顺丰只能放低姿态,开始进攻其最不占优势的电商市场,即使这样会伤敌一千自损八百。

一直以来,电商市场,是快递行业的重中之重,目前市场份额最大的三通一达就是靠这里起家。

可以看到,目前快递市场其实已经形成了四大阵营——阿里参股或控股的通达系,电商与物流一体自营的京东,依靠拼多多快速增长的极兔,以及相对独立的顺丰。

在这其中,顺丰是唯一没有电商支持的企业。尽管它也曾经尝试过电商生意,但效果不甚理想。

因此,当顺丰正式进入下沉电商市场时,这一仗注定会打得极为艰难。

这个市场长期由三通一达把持,价格低是最大的竞争优势。曾经高高在上的顺丰来抢低端份额,只能入乡随俗,继续拿出低价这把双刃剑,掀起新一轮的价格战。虽然短期内能够提升业务量,但无法控制单票收入下滑。

于是, 亏损,在这样一个战场上,看起来似乎没那么难以理解。

新人

在快递价格战的最前沿——义乌,战局已趋白热化。

一方面,顺丰这样的电商市场新人主动掀起新一轮价格战,另一方面,一个国内快递行业的新人也在搅动战局。

这就是极兔,一个印尼来的快递企业。

这个有着OPPO背景的新人来势汹汹,起网一年内,便已达成了2000万稳定日单量,此前通达系完成这个数据用了十几年时间。

能够如此快速地抢占市场,原因之一是背靠拼多多,极兔市场份额的快速增长很大一部分来自于拼多多的电商件。原因之二就是低价策略, 江湖传言,在极兔的补贴下,一单电商件的价格甚至能低到8毛钱,远低于业内普遍的成本价1.4元/单。

这样不计成本的价格战已经引发了监管的注意。义乌邮政管理局于4月6日下发的警示函显示,该局已相继四次通知极兔速递、百世快递不得用远低于成本的价格进行倾销,由于4月9日这两家公司仍未达到整改要求,所以义乌邮政管理局责令百世、极兔部分分拨中心停业整顿。

为什么极兔这么狠?因为有钱啊。

不久前,有消息称这家企业完成了自己新的一笔18亿美元融资,投后估值78亿美元。这一估值已超过圆通、申通、韵达的市值,仅次于中通。这新鲜滚烫的资金,此时不用更待何时?

曾几何时,行业认为快递价格战已经渐进尾声。但如今随着顺丰的下探,以及极兔的搅局,通达系等价格战老玩家只能挥刀迎战。

这场没有硝烟的价格战,看起来在很长一段时间还将继续下去。

不过有意思的是,就在极兔被处罚不久,拼多多表示,极兔“有拼多多投资,双方有特殊合作关系”为不实消息。

这场战争的局势,又很微妙了。

反噬

这里要解释一个问题。

有人会问,对于消费者而言,快递费不是越低越好吗?

须知,这里说的快递费,是指大规模电商件的费用,并不是消费者平时单独寄普通快递的价格。

那么, 当快递的价格持续放低,企业从哪里寻找利润?

快递企业会说依靠规模,依靠智能化,但最直接的,还是在末端扣成本。

不少人发现一个现象,一些顺丰快递员,也不把快件送上门了。 这或许是个别现象,但对于曾经以服务取胜的顺丰而言,却反映了一个大问题。

快递的价格战,已经影响到了末端的服务,甚至可以说开始反噬行业。

此前的丰巢收费风波,让人们抱怨不止。说是快递行业的智能化尝试,可消费者并不买账。

但时至今日,各家快递仍然我行我素,该扔快递柜继续扔。甚至在快递柜上,把那些要求送上门的客户门牌号写上示众。广大上帝们,无可奈何。

为什么会这样?

因为直接扔快递柜,对于快递员来说效率更高。

价格战下,快递单件价格下降,只有更多的件量才能维持各家末端网点的利润。所以,直接扔快递柜或者驿站,快递员在同样的时间里可以送更多的件,这样网点就可以承担更多的件,公司就能吃下更大的份额。

什么?放快递柜能不能打电话通知一下?快递员哪有那时间。

此前快递100的一项数据显示, 快递寄取,货物损坏、丢失,多、乱收费,服务态度恶劣等问题,占到总投诉量的70%以上。

难怪有人发出灵魂之问:你们打价格战,后果要我们来承担?这不好吧?

从另一个层面上说,快递企业几乎也都是上市公司。 价格战烧的钱,和股民有着直接利益关系。况且,一旦有公司撑不起价格战,最后买单的还是股民。

不可否认,价格战,是整合市场、行业出清的有效方式。美国快递市场在1982年到1994年也曾有过价格战,持续了12年左右,最终三家巨头集中度达到了70%左右。

但这种价格战,应该是理性的,不实质伤害盈利能力的。 在抢占市场份额的同时,各家快递企业,千万不要走火入魔,忘记了快递业“服务”的本质。

毕竟,你们应该竞争的绝不仅是价格,还有对广大消费者的服务。

关于快递公司在2023年迎来“普遍下滑”,行业摒弃价格战,分化加剧和快递行业近况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