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名称:多地密集出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施方案,推动产业转型发展_二氧化碳排放达峰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相关标签: # 多地密集出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施方案 # 推动产业转型发展
官方网址:
进入网站站点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多地密集出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施方案,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知识,其中也会对二氧化碳排放达峰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协调发展原则,全称为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原则,是指环境保护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统筹规划、同步实施、协调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统一。该原则的核心就是要求人们正确对待和处理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反对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谋求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反对为了保护环境而不进行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切实做到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良性互动。
保护环境和发展经济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一、要大力发展绿色低碳产业。绿色低碳产业能很好地实现两者的协调,必须制定和完善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生态产业、清洁能源产业、新能源汽车产业等。
二、要尽可能增加有经济效益的环保投资。环保投资大致分为两种,公益性环保投资和非公益性环保投资。前者能带来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但不一定带来经济效益,鉴于人类需求的多样性,这类环保投资是十分必要的。要尽可能增加这类环保投资的数量。
三、要强化环保法治,提高环保标准,倒逼产业转型升级。短期内,强化环保法治、提高环保标准可能会增加企业成本,损害一些经济效益,但长期来看,则会促进环保产业和其他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推动产业转型升级,提升产业和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四、要将环境保护类指标纳入各类产业园区考核范围。投资者和消费者越来越重视投资地和消费地的生态环境,园区环境保护工作好不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招商引资的效果。强化园区的环境保护类指标考核,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五、要引导各级政府、园区和企业正视矛盾,面向未来,痛下决心推动产业和产品转型升级。在全球绿色低碳发展的大背景下,在我国已向国际社会承诺于2030年前达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的新形势下,
指望通过“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来获取经济效益是行不通的,唯有适应大势,比竞争对手率先实现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循环发展,率先实现转型升级,才能赢得未来的良性发展空间
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中国主动承担全球环境责任、深度参与和积极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行动体现,充分展现了中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自觉担当。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碳排放第一大国,中国关于“碳达峰”“碳中和”的表态承诺对于全球气候治理产生了建设性的积极作用。
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燃油汽车的占比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印发,方案提出,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
《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指出,“十五五”期间,产业结构调整取得重大进展,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能源体系初步建立,重点领域低碳发展模式基本形成,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进一步提高,煤炭消费逐步减少,绿色低碳技术取得关键突破,绿色生活方式成为公众自觉选择,绿色低碳循环发展政策体系基本健全。到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顺利实现2030年前碳达峰目标。
为达到这一目标,需将碳达峰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全过程和各方面,重点实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等“碳达峰十大行动”。
针对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可以通过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这三方面加快形成绿色低碳运输方式,确保交通运输领域碳排放增长保持在合理区间。其中,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应积极扩大电力、氢能、天然气、先进生物液体燃料等新能源、清洁能源在交通运输领域应用。大力推广新能源汽车,逐步降低传统燃油汽车在新车产销和汽车保有量中的占比,推动城市公共服务车辆电动化替代,推广电力、氢燃料、液化天然气动力重型货运车辆。提升铁路系统电气化水平。
到2030年,当年新增新能源、清洁能源动力的交通工具比例达到40%左右,营运交通工具单位换算周转量碳排放强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国家铁路单位换算周转量综合能耗比2020年下降10%。陆路交通运输石油消费力争2030年前达到峰值。
;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表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那碳达峰是哪一年?具体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我国碳达峰目标是哪一年
碳达峰是国家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主要目标。
1.到2025年
(1)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
(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5)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2.到2030年
(1)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
(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5)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碳达峰具体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碳达峰具体是在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的,当时国家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表示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
我国碳达峰将从十大行动进行:
1.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2.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
3.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现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碳达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4.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
5.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7.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8.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
9.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领导干部培训。
10.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科学合理确定有序达峰目标,因地制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上下联动制定地方达峰方案,组织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2021年10月26日国务院发布《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通知》,表示中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那碳达峰是哪一年?具体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我国碳达峰目标是哪一年
碳达峰是国家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聚焦十四五和十五五两个碳达峰关键期,提出了提高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二氧化碳排放水平等方面主要目标。
1.到2025年
(1)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的经济体系初步形成,重点行业能源利用效率大幅提升。
(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比2020年下降13.5%。
(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20年下降18%。
(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0%左右。
(5)森林覆盖率达到24.1%,森林蓄积量达到180亿立方米,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奠定坚实基础。
2.到2030年
(1)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取得显著成效,重点耗能行业能源利用效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大幅下降。
(3)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65%以上。
(4)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达到25%左右,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5)森林覆盖率达到2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190亿立方米,二氧化碳排放量达到峰值并实现稳中有降。
碳达峰具体是什么时候提出的
碳达峰具体是在2020年9月22日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的,当时国家主席发表了重要讲话,表示要加快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建设生态文明和美丽地球。
我国碳达峰将从十大行动进行:
1.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行动。推进煤炭消费替代和转型升级,大力发展新能源,因地制宜开发水电,积极安全有序发展核电,合理调控油气消费,加快建设新型电力系统。
2.节能降碳增效行动。全面提升节能管理能力,实施节能降碳重点工程,推进重点用能设备节能增效,加强新型基础设施节能降碳。
3.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推动工业领域绿色低碳发展,实现钢铁、有色金属、建材、石化化工等行业碳达峰,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
4.城乡建设碳达峰行动。推进城乡建设绿色低碳转型,加快提升建筑能效水平,加快优化建筑用能结构,推进农村建设和用能低碳转型。
5.交通运输绿色低碳行动。推动运输工具装备低碳转型,构建绿色高效交通运输体系,加快绿色交通基础设施建设。
6.循环经济助力降碳行动。推进产业园区循环化发展,加强大宗固废综合利用,健全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大力推进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
7.绿色低碳科技创新行动。完善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创新能力建设和人才培养,强化应用基础研究,加快先进适用技术研发和推广应用。
8.碳汇能力巩固提升行动。巩固生态系统固碳作用,提升生态系统碳汇能力,加强生态系统碳汇基础支撑,推进农业农村减排固碳。
9.绿色低碳全民行动。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广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引导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强化领导干部培训。
10.各地区梯次有序碳达峰行动。科学合理确定有序达峰目标,因地制宜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上下联动制定地方达峰方案,组织开展碳达峰试点建设。
我国推进碳达峰碳中和政策具体的意义是碳峰碳中和目标是基于推动中国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承担的责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的重要战略决策,这体现了中国对气候变化多边主义的坚定支持,为国际社会全面有效落实《巴黎协定》注入了强大动力,重燃了应对气候变化全球行动的信心和希望,展示了中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走绿色低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促进全人类共同发展。
碳中和是一个节能减排的术语。碳中和是指国家、企业、产品、活动或个人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抵消国家产生的二氧化碳或温室气体排放,实现正负抵消,实现相对“零排放”。
二氧化碳排放峰值是指在某一时刻,二氧化碳排放水平停止增长,达到峰值,然后逐渐下降。碳排放峰值是二氧化碳排放从增加到减少的历史拐点,标志着碳排放与经济发展脱钩。碳排放峰值目标包括年度峰值和峰值。碳峰与碳中和结合在一起,称为“双碳”。中国承诺在2030年前停止二氧化碳排放增长,然后在达到峰值后放缓。
首先可以提高我国的综合国力,可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要求,而且对于新能源未来的使用也是有很大用处的,对于世界碳能源的发展也是有很大帮助的,同时也可以进行发电。
多地密集出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施方案,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二氧化碳排放达峰、多地密集出台二氧化碳排放峰值实施方案,推动产业转型发展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