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古巴专家:摧毁“北溪”管道美国受益最大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愿世界和平
2022年9月26日,位于丹麦附近水域的北溪-2管道被炸。北溪天然气管道被炸轰动世界,更是加剧了世界局势的不稳定。那么,关于北溪管道被炸后对全球造成的影响,我认为有以下几点。
🎗️欧洲供暖价格上涨🎗️
⭐总所周知,欧洲大部分处于北温带,大部分属于中高纬度,太阳光照少且冬季漫长,对供暖有很高的需求。而欧洲的供暖主要依靠来自俄罗斯的天然气,北溪管道被炸后,俄罗斯输向欧洲的天然气自然减少。根据市场需求定理,欧洲冬季对天然气的需求依然很大,而俄罗斯被迫供给减少,供小于求,欧洲市场天然气价值自然而然上升。
⭐与此同时,也会带同其他供暖设施的需求和价格的上升,进一步提高了欧洲的供暖成本。今年冬天可谓是欧洲人最难熬的冬天之一了。
🎗️世界形势的不稳定🎗️
⭐随着北溪管道被认为毁坏,潘多拉魔盒也就此打开。世界人民必须清晰的认识到,争执双方一旦进入白热化阶段,各种手段都可能出现,底线一降再降最终归于无底线。而这也就大大提高了不确定性,更提高了预判难度,必须提出更多的应对方案。
⭐人类的和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相互抗衡与信任。而随着这次时间的发生,世界格局仿佛开始“黑暗森林”理论,在已经打破共识的前提下,我们无法预判对方会干什么,担忧其他设施是否也会被当成军事目标而被破坏,因此需要花更大的代价保护这些设施,无形中增加了社会的运行成本。世界过去几十年的相对和平,已经随着潘多拉魔盒的打开而充满不确定性。
如何应对国际形式的新挑战,如何在未来建立共识寻求共同发展以谋取和平,应是人类不可或缺的课题。
经典的在大是大非面前谈科学8万吨这个体量只能说对波罗的海周围有点影响,想在全球范围内引发生态危机只能说是毛毛雨了
该谴责就谴责,别拿着子虚乌有的罪名去说环保一夜回到解放前,鉴定为内宣特有的自欺欺人我提醒一句,美国人胜券在握,没有必要冒着盟友翻脸的风险去炸北溪的,如果他想炸甚至可以说
服盟友大大方方明明白白的炸。
当前的形势只要俄乌战争一天,北溪1、2号就不可能通气,欧洲已
经缓过来了,能源武器是一次性,使用完了以后你将永远的失去这个市场。很多人并不懂这个道
理。
调子别起太高,万一查出来是俄罗斯人干的,铁证如山时不好收场。全球共畜养了10亿头牛, 每天的甲烷排放量约为25万吨8万吨, 还是好几天的泄漏量, 平均一天也就是两三万吨, 只要欧洲人把牛肉戒了, 就能解决这个问题
啦。
一、为什么说北溪事件 是人为蓄意破坏,原因是瑞典和丹麦的测量站在北溪天然气管道泄漏
区域都记录了强烈的水下爆炸,分别发生于格林尼治 时间而瑞典国家
地震台网在该地区发现了两次明显的爆炸,其中一个震级为2.3级和2.1级,相当于700公斤NTN的
当量。因此可以证实北溪事件是人祸,绝非天灾。
而北溪泄漏事件 对人类影响巨大,后果不堪严重,需要全球人类来背锅,因为它或致史
上最大温室气体排放,通过计算出来的数据,这次大约出现了7.78亿立方米天然气泄漏,相当于释
放了大约50万吨甲烷,是美国历史上最大甲烷泄漏排放的五倍!不得不说,在全球变暖 的背景之
下,这样的温室气体排放,将是灾难性的,这意味地球的气候变化将会更加极端化。北溪事件天然气管道是谁炸的,目前还不清楚。
二、此外北溪天然气管道 被破坏,最大的受害者是谁,肯定是天然气使用欧盟和天然气供应者
俄罗斯,而最大的受益者肯定是买天然气的美国。
此次北溪事件给欧洲带来的不仅仅是基础设施的破坏,同时还严重伤害了欧洲国家的工业生
产、经济发展。而俄罗斯没有外供天然气,自然没有了外汇收入。“北溪”三条管道遭到破坏,受
益最大的无疑是液化天然气卖家美国。
仅在美国就向欧洲供应了六成LNG。
2022欧洲LNG进口量增长了270亿立方米,其中215亿立方米来自美国,美国在乌克兰战
争 进行之时,不声不响的闷声发了大财。
对于北溪事件元凶是谁俄罗斯则将矛头直指美国总统拜登。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
罗娃 还就北溪管道泄露事件点名。她提到,在今年2月7日的一次发布会上
曾威胁说,如果俄罗斯乌克兰,北溪2将被终结。我向你们承诺,我们能做到。扎哈罗娃要求美国对这一言论做出解释。
但美国坚称与北溪管道事件无关,拒绝为此负责。
三、北溪管道爆炸带来生态问题是小问题,大问题是欧盟的工业重组,因为环保欧盟工业完全围绕天然
气组织生产,现在来源被切断,不要想美国液化运输天然气会代替管道天然气,这是不可能的,欧
盟年消耗天气4200亿立方米以上,工业用气量占总量70%以上,就是全世界LNG船都来运输美国天
然气到欧洲也不够,况且欧洲也没有那么多港口天然气储备运输设施!
所以欧盟只有一个选择就是工业生产转型,启用火电厂,德国已经把封存的火电厂启动,但是天气
还有很多作为化工生产原料,这就没办法了,欧盟的工业生产在第四季度大缩减是必然的,而且工
业生产企业在启动B计划就是外流。欧盟已经没有力量保护自己的工业了,工业生产企业外流主要
流出地第一美国,第二中国。
危害就是欧盟工业生产的收缩让世界经济复苏来的更晚,记住欧盟也是世界供应链的一部分不但消
费也产出大量工业制成品。
四、中美也进口大量欧盟大量工业制成品,欧盟供应链被破坏掉后会造成结
构性短缺,比如欧盟向中国进口空客备件,数控机床的控制部分,这些会让企业生产效率变低。
在资本市场上就是衰退的计价时间会被拉长,高风险资产价格会进一步被拉低,比如股票的科技股
股指还有下跌空间,加密币更不用说了,投行会加速清空超高风险的加密币资产,而被美元严重压
制的贵金属迎来较好的入场时机。
北溪管道被炸,美海底光缆成为报复目标的可能性很大,一旦美国的海底光缆遭到损坏,那么后果可是非常严重的。
北溪管道被炸了,挪威的海底电缆就被截断了,这些事情就像一个蝴蝶一样开始在全球掀起蝴蝶效应,而这样来说,未来美海底光缆成为报复目标的可能性就很大了。但是美国这些海底光缆可是美国的命脉所在,如果一旦损坏,那么对于美国可以说,后果将非常的严重。
1、美国互联网企业需要海底光缆
美国互联网产业是全球最发达的,拥有亚马逊,谷歌,脸谱公司,苹果公司,微软公司等多个全球互联网巨头企业,这些巨头为美国提供了大量的高收入岗位和大量的税收。而美国借助美国互联网产业的快速发展,赚到的钱越来越多,而美国经济上也越来越发达。
美国虽然拥有全球最发达的互联网产业,但是这些互联网企业对于海底光缆依赖度很深。这些互联网企业每秒钟都需要处理巨量的数据,而这些数据基本上需要全部依赖海底光缆来进行传输。海底光缆每秒钟,都在向美国传输海量的来自全球的海量数据,而且美国也在不停地向全球用户输出数据。
如果海底光缆断掉,那么美国这些全球布局的互联网企业一下子就没办法传递数据了,也不能为全球用户提供各种服务了,那么这些互联网巨头业务必然遭遇重创,如果时间长了,那么这些互联网企业甚至可能破产。
因此,美国互联网企业对海底光缆依赖度很高。
2、美国金融产业对于海底光缆依赖度也很高
现在美国拥有全球最发达的金融产业,但是美国金融产业也严重依赖海底光缆传输数据。如果海底光缆出现故障,那么对于美国金融产业的影响也将是非常严重的。
如果海底光缆断掉,那么美国一些交易所就无法为全球提供交易了。由于光缆断掉,全球很多用户就无法连接到美国金融市场了,那么根本就没有办法参与美国金融市场的交易了。这对于美国显然是一个巨大的影响,美国可能将因此损失数千亿美元甚至更多。
而且如果海底光缆断掉,环球银行金融电信协会(SWIFT)可能就无法良好运作了,这个将影响到全球很多国家间的贸易结算等业务,这对于美国来说,可能影响也非常大了。
因此,如果海底光缆断掉,对于美国金融产业的影响也将非常的巨大。
3、美国将跟全球无法通讯
如果海底光缆断掉,美国将成为一个孤岛。从世界地图上来看,美国地理位置四面环海,如果海底光缆断掉,那么美国将无法与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国家进行通讯联系,这样来说,美国基本上就成为了一个孤岛了。
现在已经是地球村的概念了,如果通达美国的光缆断了,美国这么发达的国家就成为了一个孤岛,跟全球其他州失去联系,那么联系都联系不上了,那么美国未来可能就很难良好发展了。
当然了,有人说,光缆断了,美国可以依靠卫星通讯。虽然卫星通信肯定是可以使用的,但是大数据量通过卫星实现通讯的成本是非常高昂的,如果应急一下可以,但是如果长期通过卫星通讯,可能就不是人人可以使用的起的了。
因此,如果美国海底光缆断掉,美国将成为一个孤岛,跟全球将失去联系。
4、结论
综上所述,美国海底光缆有可能遭遇打击,而海底光缆一旦断掉,对于美国来说,遭遇的打击可能将非常的严重。
会,默克尔对德国的影响那不是一般的,俄罗斯和德国是既有合作,又有战争,现在已经出现了一个合作的基础,美国炸掉北溪管道,一点都不给德国面子,德国的脸都打肿了,所以前两天舒尔茨的涉乌提案在议院未通过。估计舒尔茨滚蛋的时间快了。
俄德合作靠波兰,现在的波兰是欧洲火车头,要德国赔款,德国如果再不找强援提升自己,连波兰都可以污染他们,强援只能是俄罗斯,没有谁可以在美国收拾他们时帮助他。
德国的工业需要俄能源,谁还嫌弃能源不好,那就是硬通货,买俄罗斯的,说俄罗斯不怀好意,但人家的确便宜,买其他国家的,一样不怀好意,关键还死贵。
现在的德国当务之急是议会赶快上提案要求提前大选,把他们那个到底是不是德国人的总理换掉。
北溪天然气管线泄露,甚至管线可能报废。这种国际恐怖袭击行为,除了针对俄罗斯,其实也针对德国。德国对俄罗斯天然气需求巨大,德国也因投资能源运输与北溪2关系密切。
有人要让北溪管道报废,就是要让德国死心,杜绝德国藕断丝连、为恢复进口俄罗斯管道天然气而对俄罗斯取消能源制裁而修复关系。因为德国民众已发出取消对俄罗斯制裁、重启北溪2的呼声。为了让德国人断了再用北溪天然气念头,现在就下手爆炸北溪管道。
现在俄罗斯怀疑是美国人干的。因为北溪管道报废,美国将是最大受益者。拜登还惹上了麻烦。今天2月7日,拜登扬言;“如果俄罗斯进攻再次越过乌克兰边境,那么北溪将不会存在”。拜登还强调:“我们将结束这一切。”现在,俄罗斯会纠缠拜登要他说清楚。
法国南部城市马赛有三条海底光缆被人为剪断,这三条光缆分别是,马赛是意大利城市米兰、马赛是法国中东部城市米昂以及马赛是西班牙城市巴塞罗那。这一事件对欧洲各国的互联网用户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同时也影响到了亚洲与美洲和欧洲之间的数据传输速度。马赛是目前欧洲地区最重要的海底光缆数据传输中心之一,目前有多达15条海底光缆从马赛上岸,为欧洲地区提供互联网信息服务。此外,英国的海底光缆也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在英国的北部地区设德兰群岛连接英国苏格兰地区的海底光缆也被切断。
欧洲四条海底光缆被切断,损失最大的肯定是英法两国。海底光缆的重要性毋庸置疑,海底光缆是联通世界各大州,用于互联网服务、数据通信的重要基础设施。底光缆缩小了世界人们之间的交流距离,同时也产生着重大的经济价值。目前全球95%以上的数据都是通过海底光缆传输,每天产生的经济价值不可估量。两无独有偶,在海底光缆被破坏之前,俄罗斯的北溪油气管道也遭到了人为的破坏。北汽管道是俄罗斯与欧洲之间重要的能源运输通道。北汽油气管道总共有两条,而且都位于俄罗斯与德国之间,并连通欧洲其他地区。油气管道横穿波罗的海,是俄罗斯唯一直通欧洲地区的油气管道。北汽一号和北汽二号是两条平行建设的油气管道,走向基本一致。
欧洲的工业发展也严重依赖天然气发电,对俄罗斯来说,这两条管道可以给俄罗斯带来巨额的经济利益。排除地缘战略因素,北溪管道对俄罗斯和欧洲来说绝对是一个双赢的民生项目。北溪管道被炸,不仅使俄罗斯本届不富裕的经济雪上加霜,也使欧洲的能源供应出现了危机。目前俄罗斯与西方之间的能源运输,本届因为俄乌冲突导致很多陆地管线被切断,能源交易变得更加困难。北汽管道被炸,俄欧之间的能源交易很有可能完全停摆。两起人为的事件中,最受伤的莫过于俄罗斯与欧洲等国,那么目前大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两起事件中谁才是凶手,对谁的好处有最大?北汽管道俄罗斯与德国肯定不会去破坏,毕竟管道是俄罗斯自己花钱建的,而德国可以增强自己在欧洲地区能源领域的地位。不过北汽管道要经过芬兰、瑞典和丹麦的领海,因此北汽管道被炸,表面上来看,这三个国家的嫌疑相对比较大,不过直到目前并没有查出是哪个国家干的,但最大的受益者却浮出了水面。
最大的受益者并不是芬兰,也不是瑞典,更不是丹麦,而是远在天边的美国。在北汽管道被炸之后,欧洲出现了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随后美国对欧洲地区的天然气出口量迅速飙升,而且价格最高翻了四倍左右,一艘天然气船运到欧洲就可以净赚1.5亿美元,堪比印钞机。在九月份,美国70%的天然气出口都运到了欧洲,美国赚的盆满钵满。随着欧洲地区冬天的到来,天然气的需求量还在大幅飙升,美国未来获得的利益将是天文数字,一直以来俄罗斯与美国都是世界第一和第二天然气出口大国,两国本就存在竞争关系。与北极管道被炸一样,目前英法的海底光缆被剪断,也没有找到破坏者。
欧洲很多舆论都将矛头指向了俄罗斯。一直以来,俄罗斯与欧洲的关系并不好,在俄乌冲突之际,英法所在的北约为乌克兰提供了巨大的帮助,因此欧洲人认为俄罗斯有动机,甚至有人认为是俄罗斯报复。之前北汽管道被炸,但实际上海底光缆被切断,俄罗斯并不是最大的受益者。海底光缆被切断被英法虽然有一定的影响,但却无法造成实质性的伤害,俄罗斯没必要升级与欧洲的对抗,相互消耗对双方都没有好处。从过去的传统来看,俄欧相互消耗最大的受益者非美国莫属,无论是在经济方面还是在地缘战略方面,因此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两起事件很难找到破坏者,大家觉得呢?
继8月美国打算扩大对“北溪-2”天然气管道项目制裁范围后,该项目又因俄罗斯反对派人士纳瓦利内疑似中毒事件再添变数。德国总理默克尔近日态度也发生转变,称不排除以“北溪-2”项目制裁俄罗斯的可能性。
自2011年筹划起,“北溪-2”项目引发的争议不断。美国、乌克兰、波兰、波罗的海三国是最为激烈的反对者。在德国内部,绿党、保守党对该项目表示怀疑的声音也越来越大。
目前,“北溪-2”项目已完工94%,仅剩最后150公里。在重重博弈之中,该项目能否于明年年初竣工?如果该项目被迫中断或延期,谁的利益将受损,谁又会因此渔翁得利呢?
或损害德国天然气战略
如果“北溪-2”项目得以如期建成,德国将是该项目最大的获益方。德国将因此成为欧洲能源中心,并为国内能源转型提供支撑。
德国“气候保护计划2030”战略显示,德国希望在十年内增加天然气的进口与输送,从煤炭和核能转向可再生能源。在转型过程中,天然气被视作可再生能源的最佳替代品,并可填补因煤炭和核电退出带来的空白。此外,天然气还可为间歇性风能和太阳能发电提供支持。
在天然气价格上,据咨询机构伍德·麦肯齐(Wood Mackenzie)估计,如果“北溪-2”项目明年如期竣工,将使得欧洲的天然气成本降低约25%。
但如果“北溪-2”项目中断,将迫使德国重新制定能源战略,柏林未来天然气集团(Zukunft Erdgas)天然气部门负责人凯勒(Timm Kehler)称,紧随其后的便是项目投资减少和天然气价格上涨。
此外,如果项目中断,还面临成本难以收回和赔偿等问题。
据外媒报道,目前参与该项目的公司已投入95亿欧元,仍处于亏损状态。其中,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出资占一半,其余由德国、法国、荷兰、奥地利等国企业投资,共有欧洲五家能源公司分摊了剩余投资成本。
德国杜伊斯堡-埃森大学能源经济学教授韦伯(Christoph Weber)认为,如果因政治原因而中断此项目,这些公司可能向政府寻求赔偿,这些钱最终可能由纳税人来支付。
谁将渔翁得利?
一直以来,美国都是“北溪-2”项目域外最大的反对者。特朗普上台后,就以“德国不交北约军费反购买俄罗斯天然气”为由激烈反对该项目。去年12月,美国国会借国防预算法案制裁参与“北溪-2”项目的企业,迫使已完工94%的“北溪-2”项目陷于停滞。
林伯强表示,美国插手“北溪-2”项目,有两个主要原因。从经济上看,美国一直试图想把天然气卖到欧洲,这符合其本国的商业利益;从外交上看,该项目绕开了乌克兰,现在美国与乌克兰的外交关系较为紧密,而与俄罗斯的外交关系更差。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称,美国的目的非常直白,就是为了抢生意,把自己的液化天然气卖到欧洲,全然不顾欧洲伙伴的利益。
作为全球最大的天然气生产国,美国一直想为自己的页岩气寻找市场,在欧洲市场上与俄罗斯一直是直接的竞争对手。不过,由于运输路途遥远,美国的页岩气在欧洲市场的价格远高于俄罗斯天然气,这也使其市场上份额常年远远少于俄罗斯。
欧盟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德国目前进口的天然气中,约50%~75%来自俄罗斯。德国超过90%的天然气消费都依靠进口。
林伯强认为,如果该项目中断,美国很有可能成为受益者。从经济上来看,美国的页岩气价格本身并不贵,问题在于输送,美国可以想办法将其运送给欧洲。从外交上来看,也算是为乌克兰撑腰。虽然美国没有让因此让乌克兰获益,但也没有让俄罗斯牟利,维持了“双输”的局面。
“当然,其他天然气供给国也有可能从中获利。”林伯强称,在国际天然气市场上,天然气买卖的逻辑都差不多,欧盟国家可以向其他方向拓展资源。
韦伯(Christoph Weber)也认为,在能源多样性上,挪威、北非、中东都有足够的天然气资源供应,比如卡塔尔、阿尔及利亚、利比亚或阿塞拜疆等国,均可满足德国的需求。
但是,在德国东部经济联盟(OAOEV)主席赫曼(Oliver Hermes)看来,如果中止工程建设,虽然德国可以寻找其他途径,但无论是从美国进口价格更高的液化天然气,还是重新开辟新的天然气进口渠道,都将使欧洲的天然气安全面临供应瓶颈,并且付出更高成本。
关于古巴专家:摧毁“北溪”管道美国受益最大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