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内容详情

奔驰去年实现净利润148亿欧元,将支付56亿欧元股息(奔驰一年净利润)

2023-03-06 20 adminn8
奔驰去年实现净利润148亿欧元,将支付56亿欧元股息(奔驰一年净利润)

站点名称:奔驰去年实现净利润148亿欧元,将支付56亿欧元股息(奔驰一年净利润)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相关标签: # 奔驰去年实现净利润148亿欧元 # 将支付56亿欧元股息

官方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网 5118

进入网站

站点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奔驰去年实现净利润148亿欧元,将支付56亿欧元股息,以及奔驰一年净利润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疫情之下豪车强势逆袭,奔驰宝马批发量挺进前十

乘联会数据显示,一季度全国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301.4万辆,同比下滑40.8%,累计销量损失约209万台,其中豪华车表现相对较好,尤其是3月,豪华车零售同比仅下降20%,消费升级的高端换购需求迅速回暖。

对此,汽车分析师王科向我们表示,“豪华车的抗风险能力主要从两个维度看,一是企业自身,除技术资本底蕴外,车型有降价空间本就是极大的抗风险能力;二是消费群体,豪华车消费者反脆弱能力强,受大环境影响较小。”

豪华车普遍表现出较强的抗压能力,取得了领先大盘的优势,而其背后,则是市场向头部企业聚集,合资品牌淘汰赛已经拉响的信号。而在中国豪华车头部品牌的竞争中,宝马却被奔驰拉开了距离。

奔驰宝马批发量挺进前十

自2018年中国车市进入负增长后,依然保持持续上涨的豪华车就成了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数据显示,2015年豪华车所占的市场份额为6.1%,2017年豪华车市场份额便增长至7.4%,2018年市场份额进一步提升至8.8%,即使在整体汽车市场低迷的2019年,国内豪华车销量依然水涨船高,市场份额突破10%。

今年,受疫情影响,中国车市一片萎靡,豪华车的市场表现愈发“鹤立鸡群”。

作为豪华车市场的头部品牌,宝马、奔驰3月表现亮眼。数据显示,北京奔驰3月销售5.14万辆,同比仅下滑1.9%;华晨宝马销售4.12万辆,同比下滑12.9%,不仅跑赢大盘,批发销量还首次双双跻身前十,两家市场份额加起来高达9.2%,而在过去的数据中,前十五都难见其身影。

作为豪华三强组合的奥迪,目前尚未公开一季度销量数据。4月10日,奥迪中国公关方面向我们表示,销量数据会在四月底,和一季度的财报一同发布。

与大部分合资品牌同比销量普遍暴跌的情况(见下表)相比,北京奔驰和华晨宝马的同比跌幅收窄不少。尤其是北京奔驰,其3月批发销量几乎与去年同期持平,市场向高端品牌聚集的信号十分明显。

资深汽车分析师任万付向我们分析了豪华车风头不减的五大背后逻辑。

一是近几年豪华车品牌产品布局下探,价格也随之下探,受到年轻消费者和新中产阶级的青睐;

二是疫情影响下,豪华车加大了优惠促销力度,对消费者来说非常具有诱惑力;

三是豪华车的消费者群体大部分都有一定经济实力,是社会各个行业的中坚力量,疫情对他们消费能力的影响较小;

四是近几年汽车金融公司推出的金融产品极大丰富,疫情期间也提供了非常优惠的条件;

五是刺激汽车消费政策的陆续出台,有效刺激了刚需。

乘联会分析认为,北京奔驰和华晨宝马入围批发销量排名前十的榜单,也反映出在市场进行大洗牌的这一特殊时期,豪华品牌在规模和体量上加入了与其他主流非豪车品牌的争夺战中。

这从豪华品牌在国内的发展史来看,是一个非常明显的转折点,毕竟二线品牌尚且被一线品牌拉开差距,三线和四线的发展空间只会愈发收窄,合资品牌的淘汰赛已拉响。

宝马落后奔驰?新能源成翻盘点

需要指出的是,在开年中国豪华车头部品牌的竞争中,宝马已落后奔驰。

今年2月,由于北京奔驰复工较早,其批发和零售量均挤进了销量排名前十的榜单,3月份,北京奔驰依然在列,而华晨宝马才姗姗来迟,首次入围前十。

与之相对应的则是整个2020年一季度,奔驰在华销量为13.9万辆,而宝马在华累积交付116452辆,同比减少了30.9%,已与奔驰形成了差距。

销量不敌奔驰,宝马利润或亦被奔驰拉开差距。据北京汽车2019年财报数据显示,2019年北京奔驰营收实现1551.54亿元,同比增长14.6%;毛利润达422.15亿元,同比增长4.2%。

结合56.7万辆的销量数据,网络甚至流传出奔驰在中国一辆车赚7万的说辞。尽管这种粗糙计算与实际情况不甚相符,但其背后反映的品牌溢价能力却是不争的 事实。

据华晨中国2019年年报显示,华晨宝马销量为54.59万辆,同比增长17.1%,净利润为76.26亿元,同比增长22.1%。尽管净利与毛利的计算方式不同(净利等于毛利扣除税金和减值损失等费用)无法直接对比,但奔驰的单台利润高已是业内常识。

与在中国市场不同,在全球范围内,奔驰却是增收不增利的一家(营收增加8亿欧元,净利减少45亿欧元至27亿欧元),而宝马则是BBA中盈利最高的豪华品牌,净利润为50.22亿欧元。

不过,新能源或能成为宝马翻盘的机会。

在电动化的转型升级上,宝马力压奔驰一头。早在2007年,就发布了豪华品牌i系列电动车,随后推出了i3和i8车型,以及后来的iX3。

在中国市场上,宝马更是率先布局,尤其是混合动力车型,去年下半年,宝马5系的插电混动版,长期霸占着中国插混市场龙头宝座。2020年,BMW将推出6款车型系列,组成新能源汽车产品阵容。

反观奔驰,尽管早早与比亚迪合资成立腾势新能源,却迟迟打不开市场,自身新能源车型直到去年,才将旗下纯电动车型EQC引入中国。尽管如今奔驰已将中国新能源市场拔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与宝马相比,已输在了起跑线上。

如今全球疫情处于高峰期,除中国市场外,欧美日韩汽车产业均处于瘫痪状态,各豪华品牌今年在中国市场的表现,将发挥更为关键的作用。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2021全球最赚钱的十家车企出炉:特斯拉第9、本田第8,丰田第2

虽说2021年是全球疫情年,全球各国的经济也都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但是当2021年全球车企净利润榜单公布之时,我还是被这些 汽车 厂家“强大”的吸金能力给震惊到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榜上有名的车企它们的净利润简直都高得离谱,看来所谓的“缺芯”问题也只不过是车企们一个涨价的理由而已。下面话不多说,赶紧一起来看看2021年净利润最高的十大车企。

第十名,现代

2021年净利润:297.44亿人民币

现代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表现并不好,2021年全年销量甚至都只有38.2万辆,同比下滑了23%,可见现代在中国市场的“没落”。不过在净利润方面,现代集团却依旧入围并排在了2021年全球车企净利润的第十名。数据来看,现代2021年的净利润是5.7万亿韩元,约合人民币也就是297.44亿。值得一提的是,现代在2020年的净利润还只有1.92万亿韩元,所以如此来看,在2021年里现代可没在全球市场少赚钱呐。

第九名,特斯拉

2021年净利润:352.27亿人民币

特斯拉是全球目前销量最大的新能源车企,旗下的Model 3Model Y车型都受到了全球消费者的喜爱与认可,而如今它的风头也正盛。不过,虽然特斯拉的销量很大,但2021年净利润只有352亿人民币,排名也仅仅在第九位,而且还是用了17年才在2021年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好在的是,特斯拉的德国工厂只需10小时便能下线一台Model Y,反观大众,生产一台ID系列的电动车需要30小时,所以这其中的利润自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第八名,本田

2021年净利润:405.87亿人民币

本田在国内外的销量一直都很好,这主要也得益于本田车型不错的产品力。在2021年,本田全球销售448万辆新车,归属于本田的净利润也高达405.87亿人民币,相比2019年净利润增长68.4%。 而之所以在2021年本田的净利润能大涨,主要也得益于本田更好的成本控制,以及在营销和管理费用上的大幅降低。最后,本田的摩托车业务也贡献了232.37亿元的净利润,所以它排在2021年全球车企净利润榜单的第八位也没有问题。

第七名,通用

2021年净利润:638.69亿人民币

通用 汽车 单在国内市场就拥有别克、雪佛兰、凯迪拉克这三个 汽车 品牌,虽然雪佛兰有点扶不上墙,但别克和凯迪拉克却深得国人的喜爱与认可,因此中国市场肯定就为通用2021年的营收注入了很大的一份利润。据数据统计,2021年通用全球销售600万辆,同比下滑了13%。不过,在中国市场通用却销售了290万辆新车,占全球销量的接近一半。正是如此,通用在2021年的净利润达到了638.69亿人民币,排名第七位。

第六名,宝马

2021年净利润:865.18亿人民币

宝马在2021年的全球销量是252.2万辆,同比增长了8.4%。在中国市场,宝马已经拥有了华晨宝马75%的股权,所以这样来看的话,想要实现净利润的提升并不是太大的问题。另外,2021年宝马光是在 汽车 业务的毛利率就达到了17.6%,完全是领跑BBA品牌。也正是在这样一种高利润率的情况下,宝马2021年的净利润达到了124.63亿欧元,换算成人民币就是865.18亿人民币,故此也就使得宝马的排名来到了2021年全球车企净利润的第6位。

第五名,Stellantis

2021年净利润:919.1亿人民币

Stellantis是菲亚特克莱斯勒和法国PSA集团在2021年合并而来的一家 汽车 集团,在规模上属于全球第四大 汽车 制造商。2021年,Stellantis集团的全球销量是614辆,同比增长达3%。当然,在国内不管是菲亚特克莱斯勒还是标致、雪铁龙,其实销量都不行,好在Stellantis集团销售的主阵地是欧美市场,所以这也使得它们在2021年的净利润取得了919.1亿元人民币,排名2021年全球车企净利润榜第五位。

第四名,大众

2021年净利润:1069.07亿人民币

大众一直是传统意义上的老牌车企,在2021年,虽然大众的新能源 汽车 才刚刚起步和发力,但凭借在燃油车领域的出色发挥,大众还是取得了888万辆的全球销量数据。而也正是因为销量上的给力,大众集团在2021年的净利润高达1069.07亿人民币,排名全球最赚钱车企的第四位。最后,2021年大众在中国市场依旧是销量冠军,这点也是助力其在全球车企净利润方面保证名次靠前的关键原因。

第三名,福特

2021年净利润:1145.62亿人民币

尽管福特2021年在国内市场的销量表现不好,但放眼全球 汽车 市场,福特依旧是一流的国际大厂。在2021年,福特就凭借高端车型以及投资Rivian赚到了179亿美元。资本市场方面,福特2021年的市值也超过了通用,由此可见福特在全球 汽车 市场的影响力之强。

最后,2021年归属于福特集团的净利润达到了1145.62亿人民币,而凭借这一盈利表现,福特也成为了2021年全球最赚钱车企中的第三名。

第二名,丰田

2021年净利润:1593.76亿人民币

能够和大众抗衡的一直都只有丰田,而在2021年,丰田就以1050万辆新车的销量数据蝉联了全球销量冠军。值得一提的是,2021年丰田凭借精细化管理,还将全球销量同比增长了10%,所以就这样的销售能力,恐怕大众也比不了吧。在净利润方面,2021年丰田取得了1593.76亿元的人民币,相比疫情爆发前的2019年,同比增长26.45%。也正是因为其将近1600亿人民币的净利润表现,丰田在全球最赚钱的十大车企中才能排名第二,盈利能力可谓是“稳如老狗”。

第一名,奔驰

2021年净利润:1624.15亿人民币

奔驰,国内富人最喜欢购买的豪华品牌,并且没有之一。在国内,一句“奔驰从不坑穷人”更是成为了网络上所广为流传的段子,由此可见奔驰对于富人的吸引力之强。在2021年,虽然奔驰全球乘用车同比下滑5%至209万辆,但它还是以233.96亿欧元(约合1624.15亿人民币)的净利润超越丰田,成为全球最赚钱的车企。

不少人可能会问,为何在疫情当道下,奔驰的净利润反而还上升了呢?其实,这主要也得益于奔驰高端车型销量的增加,也就是单车均价提升了。据一组数据统计,2021年奔驰单车的均价达到了4.98万欧元(约为34.44万元),而这里面就包括梅赛德斯-迈巴赫、梅赛德斯-AMG、G级、S级、GLS、EQS在内的高端车系销量同比增长30%,达到了30.5万辆,销量占比从10%提升至16%。怎么样,从这一数据也就可以看出,富人们买奔驰的高端车是越来越不吝啬了。

好了,以上就是2021年全球最赚钱(净利润最高)的十大车企,对于奔驰第1、丰田第2、福特第3,而宝马排名第6、本田第8、特斯拉仅第9的排名成绩,你们有何意见和看法呢?我想说的是,这些车企之所以能成为全球最赚钱的 汽车 企业,一是站稳了重要的市场,二是不断提升了品牌的溢价能力、三是逐步地提高了单车均价。而对于咱们国产车企来说,以上车企所拥有的大量优秀经验也都是值得借鉴的,所以,未来我们也希望有一家国产车企能够进入到全球最赚钱的十大车企排名之中,只有这样国产车才能享域世界,不是吗?(文/优视 汽车 大卓)

注:配图来自网络,权利归原作者所有,一并感谢!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优视 汽车 的立场。

奔驰捅破了全球汽车规模营收失衡的“窗户纸”

10月6日,原本是戴姆勒对外发布销量数据的日子。在全球经济萎缩与 汽车 产业冷淡的大环境下,戴姆勒本可以像其他友商一样编织一个“美丽的销量故事”,用所谓全球豪华 汽车 市场份额第一的噱头给外界一个交代,但年轻的戴姆勒董事会决定,他们要捅破全球 汽车 的一层窗户纸,告诉外界 汽车 产业正面临着一场什么困难,也试图找到解决困难的办法。

借助投资者线上会议,戴姆勒向外界宣布了奔驰乘用车全新战略,“不客气”的指出了奔驰面对的问题以及他们想到的办法,未来奔驰将不再用销量考核企业,而是用盈利来重新审视公司的未来一切指标。

为什么传统 汽车 制造业会出现销量与营收失衡? 汽车 产业新的盈利增长点在哪?盈亏平衡点过高对奔驰意味着什么?为了改变盈利结构奔驰要改变什么?未来究竟是财务还是技术领导奔驰革命?奔驰尝试解答的问题,或许也是所有 汽车 企业应该思考的问题。

奔驰的危机感,也是全球 汽车 的危机

10月6日,戴姆勒线上投资者与分析师大会召开。戴姆勒股份董事会主席康林松对外宣布了奔驰乘用车全新战略。

为什么要改变?

奔驰用3个发展阶段形容自身面临“规模与营收失衡”的问题:第一阶段是收入与成本产能增长之间的正向发展,稳定的固定成本与变量成本带来相应的规模与收入增长;第二阶段随着碳排放法规等政策要求,成本大幅提升,导致企业为了保持收入不得不做更大的投入与规模布局;第三阶段是受新冠疫情影响后的新 汽车 市场格局,成本与规模和企业收益两者都出现了问题,一方面规模上升越来越难,成本投入越来越大,另一方面收益出现下降,营收与规模发展失衡。

奔驰乘用车三种不同发展阶段

数据显示,由于疫情等一系列原因,从2020年第二季度开始,奔驰乘用车业务调整后息税前利润是-2.84亿欧元。要知道,2019年戴姆勒全年息税前利润超过了48亿欧元。作为戴姆勒最大业务板块,奔驰二季度息税前利润为负,意味着戴姆勒2020财年全年息税前利润将受到重创。

奔驰2020年第二季度多项财务数据

作为衡量企业现金流与经营风险的指标,一家企业息税前利润如果为负,表明在财报时间内企业经营风险过大,边际收益率低或者单位固定成本较高。 2020年以来,尽管市场份额没有较大变化,但由于受疫情影响,在员工等固定成本不变的前提下,依靠内燃机动力产品为核心业务的奔驰在生产、采购等变量成本上大幅提升。二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奔驰二季度调整后销售回报率是-1.5%,表明销售边际成本严重影响收益。

根据粗略计算,奔驰乘用车全球销量中A级、B级车产品占据较大份额。为了摊平日益增加的变量成本与之前规划过高产能的固定成本,企业需要不断扩大销量规模,这导致企业在销售中不得不通过降低单车价格保证规模。但是由于疫情等内外影响,使企业维持规模的能力大大降低,导致企业出现规模与营收失衡的现象。

奔驰乘用车盈亏平衡曲线

戴姆勒财务董事威廉指出,目前奔驰乘用车业务盈亏平衡点过高,表明企业的固定成本费用高,需要高销售额保证盈亏平衡。所谓固定成本,包括企业的土地、厂房、人工等固定费用,变量成本指的是伴随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变化带来的成本变化。

新冠疫情后,全球 汽车 产业正在出现盈利与规模严重发展失衡,卖的多不一定挣钱,甚至出现卖的不多亏的多。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核心原因是传统 汽车 整车终端价格越来越低,生产成本下降空间越来越小,销量规模增长幅度越来越慢。在固定成本与变量成本不断提高的前提下,单纯的扩大规模已经不能平衡收益。因此,戴姆勒此次围绕奔驰乘用车提出增加结构性盈利,寻找替代传统技术的高盈利新技术、降低固定成本与变量成本,转变过去唯销量论,开始专注考核企业经营质量。

从经济学角度衡量,作为全球豪华 汽车 市场份额第一的企业,奔驰面临的问题,其实也是全球 汽车 都面临的危机,甚至大部分车企经营质量都不如奔驰。因此,奔驰这一次捅破了一层窗户纸,让外界看到 汽车 行业必须改变“规模与盈利失衡”的现状。

解决问题的79页PPT

危机出现了,解决办法在哪?

在10月6日这场线上投资者发布会上,康林松与戴姆勒研发董事谢弗、财务董事威廉用79页PPT讲述了奔驰的解决思路。通过整理分析,Sino Auto分别从以下维度解析奔驰乘用车全新战略。

一、提高奔驰乘用车细分品牌结构性盈利。

奔驰希望扩大高溢价产品份额改变单车平均价格,这是改变企业盈亏平衡的重要手段。作为全球豪华 汽车 市场第一份额的企业,奔驰乘用车在细分品牌上还有产品与品牌深度可挖,而做大高溢价细分市场对企业来说,变量成本最低,获得的收益最快也最大。因此,戴姆勒决定挖掘奔驰乘用车细分品牌盈利潜力,确保未来销量目标集中在盈利最强的车型和细分市场,调整产品定价与渠道组合。

奔驰细分品牌复合增长率

目前奔驰乘用车除了占据销量规模较大的奔驰品牌外,还包括AMG、迈巴赫、G级车以及EQ系列产品。数据显示,2011-2019年,梅赛德斯-AMG复合增长率高达27%,G级车复合增长率高达23%,迈巴赫复合增长率也达到了7%。加上推出不久的EQ品牌,奔驰乘用车4个细分品牌无论在单车价格、品牌提升、销售回报率等各方面都能为整体盈利增长起到积极作用。

奔驰各细分品牌未来规划

奔驰全新战略将强化奔驰乘用车旗下4个细分品牌的品牌、产品矩阵、技术提升以及市场份额。具体规划是:1、强化奔驰乘用车旗下细分品牌的豪华体验,围绕电动化、软件驱动和可持续提升豪华品质;2、优化销量、价格与渠道之间的平衡,确保产品边际收益,把产品开发资源与资本专注于盈利最可观的市场板块,提高结构性盈利能力;3、解锁AMG、迈巴赫、G级车、EQ品牌市场潜力,扩大份额,推动息税前利润增量显著提升。AMG从2021年起通过高性能电动化,强化与F1联系,提升品牌溢价与份额;迈巴赫围绕全球推出电动化产品,实现体量翻倍;G级车保持持续增长,提高电动化选择;EQ品牌将基于专属平台打造高 科技 产品,满足多元需求。

二、增加经常性收益。

传统 汽车 盈利模式过去主要以产品销售为主,导致车企收益效率慢,消费者不可能高频率的购买 汽车 产品,企业不得不为了挖掘新客户投入更多的固定成本与变量成本。随着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与 汽车 结合,奔驰希望通过数字化与智能化技术交互和迭代,在 汽车 产品销售之外形成高频率的商业互动,这种收益建立在较低的固定成本与变量成本上,对企业来说是改变盈亏平衡的另一个办法。

奔驰经常性收益规划

为了增加经常性收益,奔驰未来将从服务、配件、OTA远程数字化服务等各方面,实现更高的重购率、快速的经常性收益增长。戴姆勒预计,未来 汽车 零售将占整体销售份额的67%,2025年计划线上销售目标达到25%,数字化服务收益未来突破20%。在经常性收益方面,奔驰计划2025年通过OTA智能互联等服务实现80%收入增长,数字服务业务到2025年完成息税前利润目标10亿欧元。

三、电动化与软件开发将成为技术研发核心。

和前两种改革方式相比,电动化与软件开发是奔驰未来彻底扭转盈利状况的核心战略。未来,传统动力技术成本已经没有下探空间。随着技术成熟带来的市场溢价下降以及变量成本不断提高,传统 汽车 产品从长远上不能彻底扭转企业的盈利结构。因此,奔驰必须寻找替代传统动力 汽车 与生产模式的新技术。

和内燃机产品不同,电动车不仅简化了 汽车 产品技术,也简化了内燃机产品成本投入,加快了产品迭代效率,在预期降低成本上有巨大空间。与此同时,作为新技术,电动 汽车 需要重新建立一套符合技术运用的研发、生产、销售以及使用场景,企业投入产出的范围大大增加,这是解决企业长远盈利的战略性选择。

在全新战略中,奔驰指出发展电动化与软件面临的3个问题:电动 汽车 利润率何时能够达到目标? 科技 与自动驾驶技术投入产出时间点在哪?传统业务怎么办?指出问题的同时奔驰给出了3个答案:降低动力总成成本、强化智能平台开发、明确传统动力过渡计划。

奔驰提出发展电动化与软件开发的挑战与办法

奔驰围绕电动 汽车 盈利能力计划率先降低电池成本,预计电池成本下降速度从2020年开始逐年加快。通过简化的模块战略推动产品规模化、共享化,2025年以后伙伴关系和供应将得到保障,2025年开始所有新架构将提供高利润率,EQ产品提供稳定的盈利。为此,奔驰制定了四项电动 汽车 具体规划:

奔驰电动化产品上市规划

第一、奔驰计划扩大电动 汽车 产品组合。产品推出计划上,奔驰计划2021年推出不少于5款纯电动 汽车 ,不少于20款插电式混动车型;2025年计划推出不少于10款纯电动 汽车 ,不少于25款插电式混动车型;到2030年推出不少于20款纯电动 汽车 ,插电式混动产品保持在25款以内。

奔驰电动 汽车 平台规划

第二、加快产品平台与推出效率,目前奔驰已经在首个电动 汽车 模块上推出EQC,未来这一平台还将推出EQA、EQB车型。2021年开始,奔驰将在专用大型电动平台(EVA)上推出EQS,随后陆续推出EQE、EQS SUV、EQE SUV。未来奔驰还将推出小型中型电动平台(MMA)。据了解,EVA平台产品预计2021年上市,续航里程突破700公里,在德国、中国和美国生产销售。MMA平台的技术特征是提供高功率充电,高效节能的传动系统,非常具有竞争力的成本,先进的数字体验,帮助实现企业投资成本结构优化。

奔驰充电服务规划

第三、提供先进的充电体验。奔驰计划未来80%的公共充电设施与me匹配,全世界建设超过35万个充电设施。EQS未来产品可提供快速充电,15分钟充电大于250公里。

奔驰电池技术发展规划

第四、在电池技术方面,奔驰保持内部研发,但与关键战略合作者合作。奔驰下一代电池在单体电池生产上与战略伙伴开发,数字化模拟技术加速电池开发,阴极材料通过增加镍含量,降低钴的含量,实现可持续与成本优化,采用新的阳极材料,增加电池能量密度。优化电解质,提高电池整体性能。

软件技术方面,目前戴姆勒推出MBUX软件、ADAS软件以及电池管理软件,并且从2021年开始推出一系列自动驾驶技术规划。奔驰计划从2021年开始在斯图加特附近的城市实现L3自动驾驶技术试点,L4自动泊车,基于OTA的自动驾驶迭代功能,增强现实自动驾驶体验。为了在软件领域实现高效运转,奔驰组建了国际软件开发网络,在全球各地保持24小时不间断研发效率。

奔驰内燃机产品份额降低规划图

除了新技术之外,奔驰围绕现有传统动力业务提出时间表,计划2025年内燃机产品较2020年减少40%份额,到2030年内燃机车型较2020年减少70%份额。

四、降低成本

对于一家盈亏平衡点较高的企业来说,除了增加整体盈利与产品单价外,降低固定成本总额与单位变动成本是降低盈亏平衡点的另外两个手段。由于推动电动化与软件业务,奔驰将推动平台共享、合作开发的模式,将过去内燃机时代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全生态投资转变为重点自身研发,非核心部件外部合作与采购的形式,从土地、厂房、研发、员工等各方面降低固定成本总额。由于电动化更适合柔性生产,因此通过平台共享,降低奔驰电动产品的变量成本。

奔驰希望到2025年降低成本基数,奔驰固定成本2025年较2019年减少20%,资本与研发支出较2019年降低20%,可变成本较2019年每年下降1%,调整企业规模与运营规模至合理水平。

2019年以来,奔驰已经围绕固定成本与变量成本做出调整。数据显示,2019年12月-2020年8月,奔驰员工减少3800人,2020年1-8月固定成本同期下降12.3%,外部支出大大减少。

奔驰乘用车2025年预计财务目标

根据奔驰乘用车战略规划显示,2020年-2025年是奔驰改变财务数据的关键5年,也为此制定了三种外部环境影响下的不同预期目标。在外部环境与收入不景气、一般与较好三种不同预期下,奔驰对边际收益增长、固定成本下降、变量成本下降的目标不变,对于未来业绩增长分别制定中位数增长、高个位数增长以及两位数增长的规划,现金转化方面也要求达到0.7-0.9x。

全新战略不可忽视的几个问题

激进,这是看完奔驰全新战略后外界最直观的印象,怎么做?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如何平衡各方发展关系?奔驰需要思考战略执行中可能遇到的一系列问题。

1、 此次奔驰全新战略核心是改变盈收状况,意味着奔驰未来一切行动将围绕盈利开展工作,这就需要戴姆勒董事会平衡技术与财务的关系。 尤其是技术效率不一定展现在财务核算中时,是否会影响奔驰技术、设计等非量化业务的发展,这是一个不能忽视的问题。

戴姆勒研发董事谢弗与财务董事威廉需要平衡技术与财务的关系

2、 奔驰计划扩大高溢价品牌的份额,需要稳健的围绕品牌、服务等多维度开展工作。从市场发展规律看,高溢价产品的核心除了高品质外,稀有是其价值展现的另外一个因素。 随着规模扩大,高溢价品牌未来也会面临单车价格下降的趋势,奔驰需要把握扩大高溢价品牌市场份额的尺度,将细分盈利保持在较好的状态。

3、 尽管奔驰此次围绕电动化与软件开发提出十分具象的规划,但 从近几年 汽车 行业在电动 汽车 技术上的发展来看,计划一定赶不上变化,甚至落后于变化。尤其是奔驰电动化与软件技术还处于布局中,市场不会完全按照企业规划运行。 因此,奔驰需要做好在新技术领域长期投入产出失衡的准备。

4、 作为德国企业代表,稳健的金融政策一直是戴姆勒等车企的特点,此次战略规划中奔驰没有提出外部资金运用规划。 作为全球资本关注的概念,电动化与软件技术需要的资金可能超出想象,奔驰需要在财务方面做好更多元的准备,不再像过去发展内燃机产品一样依靠“自给自足”。

年轻的戴姆勒股份主席康林松需要坚定奔驰战略执行的决心

5、 奔驰全新战略需要得到戴姆勒股东、监事会、董事会的贯彻执行。过去内燃机时代的收益预期已经不符合当前 汽车 产业变革的步伐,因此, 奔驰利益相关方应该强调战略的执行与贯彻力,尤其是一些非主业基金股东,不能为了短期效益掣肘奔驰全新战略的执行。

6、 做好电动化与软件开发市场激烈竞争的准备。和过去内燃机时代不同,奔驰在电动车与软件技术方面不再是老大,大家都处于同一起跑线,甚至在个别技术上奔驰的步伐还慢了些,因此, 奔驰要对新技术的市场反馈做好充分的困难预估,找到差异化发展路径。

7、 从“技术为中心”向“财务为中心”转变,是包括 汽车 在内多个行业的发展趋势。作为一家 汽车 企业,除了拥抱新技术外,结合自身优势找到未来的核心竞争力,是奔驰改革需要权衡的最大问题,改革不是因噎废食,而是发现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 一家成功的企业核心是创新商业思路,而不是跟随市场需求做被动应对。从这一点看,戴姆勒董事会应该继续 探索 奔驰创新的格局与核心竞争力。

全球汽车企业“印钞机”:超过丰田、大众、特斯拉,净利润1600亿

2022年上半年,中国新能源 汽车 市占率达到21.6%,提前完成“2025年占比20%”的目标。截至6月底,新能源 汽车 保有量已突破1000万辆。全球十大畅销新能源 汽车 车型中,有六款是中国品牌;比亚迪超越特斯拉登顶第一,半年卖出了641350辆。

不难看出,新能源 汽车 已成为大势所趋,以比亚迪、造车新势力“蔚小理”为代表的中国车企正在快速崛起。但从全球市场来看,外国传统车企依旧牢牢掌握着“话语权”,这一点在《2021全球车企净利润TOP10》上表现得尤为明显。毕竟作为一家企业,如果不赚钱,销量再高、声势再大也是白搭。

前十名没有一家中国车企。去年中国品牌 汽车 销量最高的吉利,净利润仅有48.47亿元,想要跻身全球TOP10至少需要再增长5倍。比亚迪营收超千亿,但净利润同比下滑28.08%至30.45亿元。至于小鹏、蔚来、理想等造车新势力,还没有实现全年盈利。中国车企想要跟国际大厂比赚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排在榜单6-10位的依次是 宝马 、 通用 、 本田 、 特斯拉 和 现代 。其中,特斯拉是唯一一家入围TOP10的新能源车企。成立头17年一直在亏损,直到2020年才首次实现全年盈利。去年更是迎来爆发式增长,全球销售93.6万辆电动车,净利润达到55.19亿美元,同比增长665%。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第四季度特斯拉单车毛利率达到30.6%,环比提升了0.1个百分点。要知道,这还是在原材料涨价及供应链紧张的情况下取得的。对比同行来看,销量最多的丰田、大众,毛利率通常低于20%,至于大部分传统车企毛利率仅维持在10%左右。这“意味着电动 汽车 的可行性和盈利能力不再有任何疑问,证明了电动 汽车 比汽油车盈利能力更强”。

排在第5位的 斯特兰蒂斯集团 (Stellantis),净利润132.18亿欧元,同比增长近两倍。这是由标致雪铁龙(PSA)与菲亚特克莱斯勒(FCA)合并而成的 汽车 巨头,去年推出了雪铁龙C4、菲亚特Pulse、Jeep Grand Cherokee、玛莎拉蒂MC20、欧宝Mokka、标致308等10余款新车型,全球销量达到538万辆。

大众 以154亿欧元的净利润排在第4位。在整体销量下滑的情况下,这家德国车企凭借着豪华品牌、丰富的产品组合以及定价优势,实现了正增长。大众、奥迪、保时捷是集团三大支柱品牌,其中奥迪、保时捷的息税前利润分别为55.46亿欧元、50.06亿欧元,利润率分别达到10.5%、16.5%。

得益于高端车型及投资Rivian, 福特 去年实现净利润179.37亿美元,同比扭亏为盈,上一年同期亏了12.79亿美元,排名跃居第三。作为仅次于特斯拉的美国第二大电动 汽车 厂商,其电动皮卡系列订单量屡创新高,公司承诺在2025年之前在电动 汽车 业务上投入300亿美元。

丰田 跌至第二,去年净利润3.09万亿日元。尽管同样遭遇供应短缺影响,但这家日本车企依旧实现正增长,成为全球唯一一家销量超千万,达到1049.55万辆,同比增长10%,已经连续两年排在全球第一。其中,中国市场销量同比增长8.2%至194.45万辆,连续九年创新高。

梅赛德斯-奔驰 成为全球最赚钱的车企,净利润高达233.96亿欧元。在乘用车销量同比下滑7%至194.39万辆的情况下,净利润依然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高端车型销量增加,单车均价达到4.98万欧元(约合人民币34万元),包括迈巴赫、AMG、G级、S级、GLS、EQS在内的高端车系销量达到30.5万辆,同比增长30%,占比提升至16%。

中国市场仍旧是梅赛德斯-奔驰最主要的市场之一,去年实现营收254亿欧元,同比增长19%。累计销量73.47万辆,除10月受供应短缺影响外,下半年梅赛德斯-迈巴赫在华的月销量均超过1000辆。

奔驰四道杠和三道杠有啥区别

轴距。

奔驰三道杠和四道杠的区别是在于车辆的轴距方面,三道杠的奔驰车辆代表的是长轴距版本,而四道杠的奔驰车辆,代表的是标准轴距版本,三道杠和两道杠是在车辆的前进气口的位置,也就是在车辆奔驰标志的两侧。

梅赛德斯·奔驰(德语:Mercedes-Benz)是一家以豪华和高性能著称的德国汽车品牌,总部设于德国斯图加特,是戴姆勒公司旗下的成员之一。旗下产品有各式乘用车、中大型商用车辆等。2022年4月27日,奔驰公司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业绩,第一季度实现调整后的息税前利润53.01亿欧元,同比增长19%,超过分析师平均预期的47.7亿欧元;实现营业收入348.58亿元。

奔驰去年实现净利润148亿欧元,将支付56亿欧元股息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奔驰一年净利润、奔驰去年实现净利润148亿欧元,将支付56亿欧元股息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