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内容详情

联想第三季度营收为152.7亿美元,净利润为4.37亿美元(联想上半年营收)

2023-03-06 26 adminn8
联想第三季度营收为152.7亿美元,净利润为4.37亿美元(联想上半年营收)

站点名称:联想第三季度营收为152.7亿美元,净利润为4.37亿美元(联想上半年营收)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相关标签: # 联想第三季度营收为152.7亿美元 # 净利润为4.37亿美元

官方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网 5118

进入网站

站点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联想第三季度营收为152.7亿美元,净利润为4.37亿美元,以及联想上半年营收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联想加重研发投入,计划吸纳12000名科技人才

联想加重研发投入,计划吸纳12000名科技人才

联想加重研发投入,计划吸纳12000名科技人才,据了解,过去3个财年,联想集团累计研发投入338亿元,年均超百亿元,联想加重研发投入,计划吸纳12000名科技人才。

联想加重研发投入,计划吸纳12000名科技人才1

4月6日,在联想集团2022/23财年誓师大会的开场演讲中,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目前联想所处的行业正处于“后疫情”和“后高速增长”交织的双重现实中,但永无止境的高速增长是不存在的,企业要尽早通过技术的创新和业务模式的升级,打造出新的增长引擎。

因此,杨元庆指出,联想要全力打造三个支柱,分别为技术创新、服务导向转型以及企业社会责任。

技术创新方面,杨元庆称,未来三年,联想的研发投入将在2020/21财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未来五年,联想的研发总投入将会超过1000亿人民币。此外,联想还计划增加12000名科技人才。据他透露,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已经有近5000人加入到联想的研发行列。

据杨元庆介绍,联想集团将分三个赛道投入资源。第一赛道是着眼于未来一至两年,围绕现有产品、应用和业务模式进行的创新,包括每个业务框架内的设备、关键零部件、应用等,这个赛道将由业务集团来主导;

第二赛道是着眼于未来两至三年,由新技术驱动的孵化业务主导,目前AR/VR技术、边缘计算以及云服务业务已进入孵化阶段;第三赛道则围绕核心技术和新兴技术,着眼于三年乃至更长远的基础性和突破性研究,将由研究院主导。

在服务导向转型方面,联想于去年重建了组织架构,新成立了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杨元庆在演讲中提及,联想目前推出的三类服务中,支持服务要不断提升设备服务渗透率,运维服务要扩大规模并保持较高利润率,而项目服务和解决方案要推出更多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可复用的解决方案。

社会责任方面,杨元庆提出,联想将努力在2050年底之前实现净零排放,争取提前十年完成国家交给联想的碳中和任务。

“和国家一样,联想也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杨元庆说,“新阶段中,我们的'首要课题是如何成功穿越周期,力争在下一轮周期开始时,成为一个创新能力更强,利润水平更高,创造更大社会价值,能够更高质量发展的新联想。”

联想加重研发投入,计划吸纳12000名科技人才2

今天,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在联想集团新财年(2022~2023财年)誓师大会上表示,到2023~2024财年结束的时候,联想集团的的研发投入将在2020~2021财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而未来五年,联想的研发总投入将会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

联想集团公布的第三财季(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业绩显示,其营业额历史性突破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6%,达到128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40.9亿元人民币,同比提升62%,亦创历史新高。联想集团净利润已连续6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50%。

杨元庆说,在为这些成绩欢欣鼓舞的同时,联想集团也要清醒地认识到,能够交出这样的答卷,也有时势助推的因素。新冠肺炎疫情加速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进程,联想集团把握住了由此带来的增长机遇。“但是,永无止境的高速增长是不存在的,任何企业、任何行业都有自己的发展周期,联想集团更需要路行长远、未雨绸缪。”

据了解,过去3个财年,联想集团累计研发投入338亿元,年均超百亿元,研发人员已占员工总数近20%。在组织架构方面,联想集团构建起了由业务集团内部研发部门、联想研究院与联想创投(LCIG)组成的三级创新体系,分别致力于短期、中长期及远期的技术研究。

联想加重研发投入,计划吸纳12000名科技人才3

4月6日,在联想集团(以下简称“联想”)2022/23财年全球誓师大会(中国站)上,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表示,到23/24财年结束,联想的研发投入将在20/21财年的基础上实现翻番。而未来五年,联想的研发总投入将会超过1000亿人民币。同时,联想计划增加12000名科技人才。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主办方供图)

杨元庆介绍,2021/22财年,联想集团前三个季度总营业额年比年增长了22%,净利润额上升了76%。全财年营收有望达到新的里程碑——跨越4500亿人民币大关。

杨元庆指出,联想正在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要通过业务模式的升级,尽早打造出新的增长引擎,“要建立新的增长引擎,首当其冲要重视,要付诸行动的,就是技术创新。”

杨元庆表示,联想将围绕“端-边-云-网-智”的技术架构,着眼近期、中期、长期,分三个赛道投入资源。第一赛道是着眼于未来1-2年,围绕现有产品、应用和业务模式进行的创新,包括每个业务框架内的设备、关键零部件、应用以及“一切皆服务”业务模式的创新。

第二赛道是着眼于未来2-3年,由新技术驱动的孵化业务。除了数据智能、云网融合业务之外,今年联想有三个领域的创新成果进入到了孵化阶段。一是基于元宇宙应用的AR/VR技术,将聚焦于B2B,逐渐构建起完整的生态。

二是边缘计算,联想把过去散落在各个部门里的边缘计算业务整合为一个完整的业务,将持续投入于全栈型能力的建设。三是云服务业务,联想将加大对云原生、智能化运维、多云/混合云管理平台的技术投入,为客户云化之路的全生命周期赋能。

第三赛道围绕核心技术和新兴技术,着眼于3年乃至更长远的基础性和突破性研究,联想将围绕新一代人工智能、下一代通信协议等ICT领域的关键技术进行攻关;将持续探索车载计算、元宇宙等新的计算场景,积累所需要的核心技术;将立足于大计算领域,开始探索隐私计算、多元异构的先进技术架构等面向算力共享、数据流转的基础性研究,着眼长远,服务于社会、服务于人类。

杨元庆提出,另一个增长引擎是业务模式升级。2021年,联想成立了SSG方案服务业务集团,并且推出了TruScale“一切皆服务”的品牌。近期,联想进一步按照三类服务理顺了组织架构,明确了领导权责,并按照中国与国际两条线整合了销售资源,从而更好地实现规模效益。

其中,支持服务要不断提升设备服务渗透率,并且拓展更高比率的尊享服务。运维服务,包括“一切皆服务”,要扩大规模并保持较高利润率。而项目服务和解决方案要打造系统整合能力,积累垂直行业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推出更多具备自有知识产权的可复用的解决方案。

围绕企业社会价值,杨元庆强调,联想要当好“双循环”的标兵、要成为高质量发展的主力军、将以实际行动助力共同富裕。

杨元庆表示,联想一方面要加大在国内的科创投入,用更高质量的技术、产品和服务供给,在需求侧激发和满足新需求,为扩大内需注入动力;另一方面,要继续做好国内、国际循环的枢纽,将更多更好中国“创造”、中国“智造”的产品和方案推向国际市场,把中国的产业链供应链优势带到全球。

同时,联想要充分运用自身转型经验,为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升级赋能,推动国内产业,尤其是制造业迈向国际产业链的中高端。“高质量发展同样意味着绿色发展,我们的愿景是在2050年底之前实现净零排放”,杨元庆介绍,联想正在天津按照 “零碳工厂”的目标加紧建设新工厂,将通过绿色制造、绿色供应链体系,引导和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下游共同实现低碳转型。

联想集团如何走出现状

这波国际金融危机对中国哪些企业影响最大?毫无疑问,就是那些外向度最高、国际化参与程度最大的企业。在IT行业中,联想集团无疑是一个最好的典型,这个曾经斥资十几亿美元收购了美国IBM个人电脑业务的中国公司,很可能成为这次全球性金融危机影响最大的中国企业。 这次美国金融风暴影响的顺序是,先是金融企业,再是工业企业,先是华尔街,再是通用、福特、克莱斯勒三大汽车公司。在中国,先是沿海地区一批外向型的中小出口企业,接着是外向型较强的中大型企业。到今年最后一个季度,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包括一些西方的跨国公司的经济效益都要清晰地展现出来。等到大型企业和跨国公司的效益出现了大幅滑坡,美国金融风暴引起的这一波全球性的经济衰退才能真正见到底部。 目前,中国首先显现的将是以联想集团为首的一批外向度和国际化较强的企业。这些企业目前正在经济衰退的痛苦中煎熬。我看了一下联想公司近来的报道,大多数都是坏消息。当国外经济危机不断扩散开来之后,在我们国家,象联想这样的企业将如何度过难关?对此,我们必须给出最理性的分析了。这些分析将全面回顾中国企业今年来全球化和国际化的得失轨迹,中国企业只有在接受了经验、挫折和教训之后才能变得聪明起来。 联想今年大幅下滑的业绩 据今年11月7日联想集团发布的第二财季业绩报告(自然季度为2008年第三季度),本季度联想营收43.26亿美元,较去年同期的43.10亿美元微增0.37%。第二季净利同比大幅倒退78%,远逊于市场预期。运营利润由去年同期的1.2亿美元剧降至2966万美元,降幅达75%,比上季度的1.27亿美元下降76%。运营利润率只有0.68%。 按区域划分,本季度联想在欧洲区运营亏损2720万美元,亚太区运营亏损2320万美元,而上一季度这两个地区都处于盈利状态。联想大中华区业绩成为本次财报中唯一的亮点,虽然增长明显放缓,但仍获得1.08亿美元的运营利润,但大中华区的盈利大多被海外区的亏损所抵消,联想集团整体运营利润仅有2966万美元。 另外,第二财季联想集团每股基本盈利0.27美分,截至2008年9月30日,集团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为13.1亿美元,而上一季度联想集团现金储备为18.8亿美元。毛利率也降至新低,由上季度的14.1%降至12.6%,创近几年来的最低纪录。 目前,联想共有雇员23906名,其中16572名在中国,而去年同期为25409名,减少了5.9%。联想在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同比增加约11%,约占全球市场份额7.7%。2007年,联想在中国大陆的销量约占总收入的40%,在美国的销量约占总收入的30%;在欧洲、中东及非洲的销量约占其总收入的20%。2008年这一市场份额将有一定变化。 联想集团曾借收购IBM个人电脑业务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的个人电脑生产商,仅次于美国的惠普及戴尔,但去年这一位置让给了成功并购欧洲电脑生产商Packard Bell的台湾宏基。目前,联想集团在这个行业中大约排名第四。 从2004年联想公司海外收购美国的IBM公司之后,四年来,联想每年都要拿出几千万美元甚至上亿美元弥补海外业务的亏损。四年下来,联想光是为海外业务亏损这个大窟窿,估计已经贴进去了几亿美元。 加上收购IBM投出的12.5亿美元,估计联想目前已经为这个海外收购和国际市场业务赔上去了20亿美元,约折合140亿元人民币,但至今未见到丝毫获利的预期。如果这种情形继续下去,人们就有充分的理由反思联想的海外出击和跨国收购了。中国企业的利润如果象这样如此大量流失的话,海外扩张和全球化就是一个美丽的谎言。 今天已经到了质疑联想模式的时候。虽然在这个时候我实在不忍心评论这个企业的经营状况,但为了中国企业未来的发展道路,我必须不怕得罪人地谈点个人看法。 这个基本的看法是,中国企业落入了盲目国际化和全球化的陷阱。在没有任何技术优势的情况下,凭着国内垄断地位所取得的一点利润,就盲目地进行跨国扩张运营,其结果不能不是将国内的利润大量地外流,最终获得个得不偿失的结局。 联想的本质不过是中国最大的组装加工企业,这种类型的企业只有在本土还具有劳动力廉价的优势,一旦走出国门,没有任何竞争优势。但联想被IBM所设的并购陷阱所诱惑,特别是被国内盲目国际化的思潮所误导,贸然迈出这一步后,现在是已经骑虎难下。 联想模式已经到了中国企业彻底反省的时候。没有核心技术的企业决难跨国经营。李东生的TCL已经明确地宣告了中国企业跨国收购的失败,估计联想集团也正在步其后尘。只是结果宣布的时间要比TCL晚一点。但或早或晚,联想都会做出答复的。 金融海啸将给联想带来什么样的前景? 为了最清晰地认识这一波全球性的经济衰退将给联想这一类企业带来的影响,我们需要更深入地了解联想近年来的业务和效益变化。从联想的营业额增长率图表看,两年来增幅并不大,大约仅增长了20%。 联想的运营利润和净利润到2007年8月份的时候达到最高,然而第四季度后就急剧下挫,到今年第三季度,运营利润已经由去年同期的1.2亿美元降至2966万美元,降幅达75%,比上季度的1.27亿美元下降76%。运营利润率只有0.68%。 联想的经营成本去年第三季度为36.7亿美元,今年第三季度为37.8亿美元,增幅并不大。经营成本曾在去年第四季度出现了明显的下降,但今年以来又大幅提高,这说明世界经济衰退给这家企业带来的影响。联想的管理费用也一直是居高不下,去年第三季度是5.5亿美元,今年同期降至5.2亿美元。 今年与去年相比,联想的营业额几乎没有增长。联想集团的收入增长在经过2007年一个上升期后,逐渐下滑,今年第三季度增长几乎停滞。运营利润率本季度亦降至一年内最低。下面是联想美洲区营收同比和环比的状况,该地区业务占总销售额比例在逐季度下降,2008年第三季度已降至24.7%。由于美国经济出现问题,2008年以来,联想美洲区盈利快速下降,第三季度仅有120万美元。该区利润率目前仅0.66%,相比起欧洲区和亚太区来说,总算没有亏损。 联想欧洲、中东和非洲区营业额同比略有增加,环比下降1.33%。到2008年第三季度,在总销售额中所占比例降至20.6%。但是,到了2008年第三季度,联想在欧洲区的运营出现了较大的亏损,亏损额达到272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盈利2000万美元。本季度运营利润率为-3%,比上季度减少238%。 联想在亚太区(不包含大中华区)的营业额自今年以来也出现了骤降,第三季度仅有4.7亿美元,同比下降13个百分点。占总销售额比例降至10.8%。 特别严重的问题是,2008年第三季度,亚太区运营亏损2320万美元,而去年同期则实现盈利720万美元,运营利润率为-5%。这一状况如何得到扭转,还要看世界经济危机的发展程度。联想会不会象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一样,要求国家救助,这都是我们密切关注的事情。 联想集团的大中华区业务量一直在增长,在总销售额中所占比例也由上季度的40.8%上升至43.9%。 大中华区最近这个季度的运营利润为1.08亿美元,同比增长4.85%,环比则下降近8个百分点。该区域利润率为5.7%,是近两年来比较低的水平。上季度大中华区的运营利润率为6.8%。但就是这点利润,也不断地被海外业务侵蚀。大中华区到底还有多大的底气去背海外这个巨大的包袱,请拭目一待。 IBM公司为什么抛掉手中的股份? 联想是一个上规模的行业龙头企业,但早就有人批评过,在纳税排行榜上,却难觅联想的踪影。这是因为企业的利润率实在太低。只有规模,缺少效益。可能正是缘于这个原因,美国的IBM一开始就不想要这个企业的股票(992.HK)。还未等3年的股票解禁期到来,IBM就迫不及待地将手中所持有的大约占19%比例的股票抛售一空。 据早些时候的报道,今年三四月份,联想集团已经在二级市场进行了26次股票回购行动。一边是公司回购,一边是股东减持,联想在两个月内进行了26次回购。自3月7日起至4月16日,联想集团以每股4.25港元至5.58港元,回购了9931.8万股股份,共动用资金约4.85亿港元。 在3月10日至20日的8个交易日内(除了3月12日),联想每日“定投式”回购600万股股份。这种定投式回购在4月8日至15日再度出现,这次定量买入规模变成300万股。而按照这两个月以来的回购规模和回购数目,联想今年以来平均每股回购作价为4.88港元。 在我写这篇文章的11月20日,在香港联交所上市的联想股票已跌到1.71港元,市盈率仅为3.97,照最高时的股价将近10港元已跌去80%。以目前的股价看联想今年早些时候的回购,实在是得不偿失。 有人曾评价说,IBM在年初曾经以3.2港元的价格卖掉了所持的股票,吃了大亏。但如果IBM年初不卖的话,照今天的股价再卖,就要吃亏更大。所以今天看,IBM还是有战略眼光的。到股票市场上套现仅仅是表面的原因,最根本的原因,我估计IBM还是不看好这个企业的前景。 联想如何甩掉那些烂摊子? 回顾四年来联想所走过的道路,本该在国内做大做强,却跑到海外大肆扩张。如果把补贴海外的这些资金用在国内的市场竞争上,联想目前完全可以把惠普、戴尔这些国外企业顶到一边。中国的市场就是庞大的国际市场,把中国市场拿到手,就等于占据了国际市场。但中国企业何曾意识到这个道理。目前的联想已经是顾此失彼,完全力不从心了。 请问,联想如果把力量集中到一点,集中到中国市场上,把扔到海外的100多亿收购和扩张的资金用到国内市场上来,联想的电脑还能价格如此昂贵吗?如果联想把投入海外的巨大利润用来开发国内市场,补贴国内老百姓,联想的电脑还能卖得这么贵吗?联想还能让国外品牌如此在国内横行吗? 联想犯了用兵之大忌:分散力量,分散兵力。因此,中国企业的盲目国际化,只能是赔了夫人又折兵。联想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本事到底有多大,你有什么核心技术?有什么领先他人的东西?不就是一个最大的加工组装公司吗?这种企业离开本土能有多大优势,不是很明显吗!但中国企业就是要赶时髦,结论只能是:没有核心技术的跨国收购和国际布局只能是损失惨重!徒有虚名! 虽然推出越趋普及的笔记簿型计算机应有助联想取得全球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市场竞争激烈,要取得重大的市场份额将会非常困难。另外,进入低平均售价及低利润率的笔记簿型计算机市场,难以弥补持续下降的桌上计算机销售额及萎靡不振的公司计算机业务。 10月份有消息报道,联想集团宣布将启动新一轮的全球裁员,其中位于美国的全球总部率先裁员约50人。 联想曾经风光过,但今天要为以往的风光付代价,为盲目地求大付代价。这就是中国企业应当注意的教训和问题。10月份曾有消息说,联想亏本2.4亿元挂牌出售石药集团股份,计划以6.315亿元的价格出售其持有的8.7亿元石药集团的股权。2007年时,联想还计划在未来5年内向石药集团投资50亿元。现在联想放弃这些投资,是出于什么原因,都令人思考。 总之,联想是到了摆脱烂摊子、痛定思痛的时候了。中国有句老话:“图小利则大事不成。” 中国企业再也不能被外国企业的蝇头小利所诱惑了。李东生已经被坑了一下,联想身陷泥潭。其他企业呢,是否还要步其后尘?

联想被美国控股了吗联想是外资控股吗

;     联想被美国控股了吗

      首先,毋庸置疑,联想为中国企业,其母公司为联想控股,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情况为: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6%,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

      您好,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联想控股”)成立于1984年,由中国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柳传志等11名科研人员创立.属于国产品牌,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毕竟联想在国内市场的表现还是十分积极的,名声很好、口碑也不错,优秀的售后保障也是联想最大的卖点,既然在中国有如此多的网点,那应该是中国公司没错啊!但是.

联想被美国收购

      首先,毋庸置疑,联想为中国企业,其母公司为联想控股,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情况为: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6%,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

      联想收购了ibm的pc部门,包括笔记本thinkpad和台式机thinkcentre.如今ibm从事高端服务器研发,以及向企业提供咨询、解决方案.行业利润自然远远超过从事pc制造业的联想.

      是的.当时收购了IBM,不过只是笔记本部被联想收购了

联想是外资控股吗

      民营企业

      联想当然是中国的企业了,全球总部在美国只不过因为联想的战略市场需要而已.中国的国企尤其是垄断性行业的国企,是与国际流行的国企概念背道而驰的.比如美国、日本和西欧,他们的国企存在的目的可以说只有一个,就是要使整个国民经济环境更健康.在这些国家国企的存在,其主要目的就是帮助政府为整个国民经济的发展搭建一个健康的平台,从而保证私营资本的运营更有效率.正因如此,在上述国家国企为社会所提供任何产品的价格上涨无一例外被视为重大事件,更是政治事件.于是,政府审批、议会讨论,总之要经过极其复杂的程序,经过旷日持久的等待.即便如此,涨价的要求也未必能成功. 联想是中国上市公司,股份和税收都是中国的管理的.

      联想控股(中科院) 持有联想集团(说白了,制造PC的)47%的股份,处于相对控股的地位,IBM是联想的第二大股东,联想是中国的,虽然总部设在美国. 还有,谁说联想是垃圾,切,punisis 你是枪手罢,我用的联想咋到现在还没问题!!!!!

联想集团被美国制裁

      只听过中兴和华为啊.说是生产的设备可能会泄露国家安全云云的.联想的话就是电脑,估计也差不多吧.

      首先,毋庸置疑,联想为中国企业,其母公司为联想控股,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情况为: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6%,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

      人民网·天津视窗11月21日电:11月1日,联想集团公布了截至2007年9月30日的第二季度业绩.财报显示,在该财季中,联想集团的净利润为1.05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

联想被美国控股了吗

      首先,毋庸置疑,联想为中国企业,其母公司为联想控股,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的控股情况为:中国科学院国有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36%,北京联持志远管理咨询中心.

      您好,联想控股有限公司(简称“联想控股”)成立于1984年,由中国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柳传志等11名科研人员创立.属于国产品牌,希望能给您带来帮助,祝您生活愉快.

      毕竟联想在国内市场的表现还是十分积极的,名声很好、口碑也不错,优秀的售后保障也是联想最大的卖点,既然在中国有如此多的网点,那应该是中国公司没错啊!但是.

联想杨元庆将个人奖金分给一线工人

联想杨元庆将个人奖金分给一线工人

联想杨元庆将个人奖金分给一线工人,自掏腰包分钱给工厂工人,此举得到很多人盛赞,杨元庆这才是把员工当“兄弟”的好老板,难怪联想能做强做大。联想杨元庆将个人奖金分给一线工人。

联想杨元庆将个人奖金分给一线工人1

3月31日晚,联想CEO杨元庆发表内部信,宣布即将召开新财年誓师大会,同时杨元庆表示将放弃公司奖励的8000万元长期激励,同意公司将这些钱奖励给联想的一线基层员工。

杨元庆表示,为了保持公司生命线不断而始终坚守岗位的工厂工人等一线基层员工是一群幕后英雄,为了表达对他们的敬意,我决定自愿放弃公司早前授予我的价值8000万元人民币的长期激励,公司同意将其作为特别奖励分发给这些同事。

在过去的下半年乃至今年年初,联想都成为了舆论的焦点。而舆论来自于联想国内短暂的上市风波,以及司马南对其发出的质疑,以及随后杨元庆的薪资问题等等。

在这些综合事件的影响之下,也彻底将联想推上了一个舆论的高点。而在面对薪资问题这一点,杨元庆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就表过态:薪资总不能比他的美国员工还要低。言下之意就是他的薪资水平其实并不算高。

尽管杨元庆说的这一番话有一定的道理可言,但这样的解释网友们仍然不买账。归根究底在于联想创造的利润还并没有格力、美的等企业高,但是拿的工资都要比这些企业高管的工资还要高。同时,联想在科技创新上一直饱受争议,如此大的一个企业研发资金的投入并不算高,但高管却拿着如此的高的薪资颇有些说不过过去。

可是就算是网友不买账杨元庆在之后也没有就此事再做出回应了。直到近日一则高薪资的榜单出炉之后,杨元庆薪资问题基本定调了。

根据最新发布的各大公司高管的年薪排行榜显示,国内市场上薪资最高的企业高管分别来自于小鹏汽车的顾宏地,年薪高达4.35亿元,而排在第二的是腾讯公司的刘炽平,薪资水平也达到了4.28亿元。包括我们熟悉的刘强东薪资水平也打到了2.28亿元。而杨元庆的1.67亿元薪资才排在了第五名。

这一份数据可以说基本上给杨元庆薪资问题的质疑定调了,那就是杨元庆对比起很多高管来说,这工资确实是拿的不高。而杨元庆当时的解释也果然没有说谎,甚至也不算是给自己洗白。不过,说起来倒是挺让人意外的',因为杨元庆本人深受质疑的就是这个薪资问题,可是当数据出炉之后,我们却发现比起排名第一第二的高管来说,杨元庆这点薪资显得不是那么够看。

联想杨元庆将个人奖金分给一线工人2

将自己的8000万元奖金分给一线员工,杨元庆这波操作相当圈粉!

近日,杨元庆在联想集团新财年内部信中表示,过去两年里,工厂工人等一线基层员工克服了新冠疫情和其他因素导致的种种困难,让联想的产品和服务能够不间断地交付给客户,让联想的业务能够持续运转。

为了表达敬意,杨元庆自愿放弃公司早前授予自己的价值8000万元人民币的长期激励,将这笔钱作为特别奖励分发给一线同事。

自掏腰包分钱给工厂工人,此举得到很多人盛赞,杨元庆这才是把员工当“兄弟”的好老板,有这样的格局,难怪联想能做强做大。然而,也有人怀疑杨元庆是在“破财消灾”,据了解,这已经是杨元庆第三次高额向一线工人分享个人奖金。

另有报道显示,三个多月前,杨元庆捐资1亿元的上海交大高性能计算中心已经正式揭牌启用。看起来,杨元庆最近似乎以个人名义拿出不少钱,不管出于什么目的,向各界捐钱的行为是值得认可的。

大家应该还记得,之前因为杨元庆薪资问题,网上曾有过一场激烈的争辩。当时伴随着联想科创板一日游,柳传志退休后年薪1亿、杨元庆年薪上亿高于库克等消息满天飞,尽管联想控股特意发声明澄清,但争议声依然没有消失。

杨元庆年薪高过库克,或许不太可能,但他的薪资的确非常高,外界称之为“打工皇帝”。据梳理,杨元庆的年薪一直在飞涨,2004年约54.6万美元,2005年飙升至280.5万美元,到2010年达到1188.7万美元,2015年为1944万美元。

2016年时,杨元庆曾回应过“年薪过亿”的问题,他表示,“我不能比我美国的员工、美国的下属、美国的高管拿更低的工资。”薪水也不是由自己说了算,而是由专门的薪酬委员会决定,要对标同样规模的企业CEO的标准。

在国内,比杨元庆年薪更高的高管也大有人在。最近的一份高管个人年薪榜单中,位列榜首的是小鹏汽车总裁顾宏地,一个人的年薪就超过4.35亿元,紧随其后的是腾讯总裁刘炽平(4.28亿元)、微创医疗CEO常兆华(2.33亿元)、京东健康刘强东(2.28亿元),杨元庆则以1.67亿元的年薪排在第五位。

不过,从榜单来看,联想系高管的整体薪资比较突出。榜单前20中,联想系独占四席,这就引发了不少质疑,联想多年来不怎么赚钱,高管却拿着高薪,实在说不过去。

截至2021年12月31日,联想控股总负债5878.75亿元,2019年底和2020年底分别是5322.51亿元、5650.60亿元。对于高额负债,杨元庆曾解释称,联想集团的负债绝大部分不是“负银行的债”,“负债”中大约有70%是供应商的应付款,是不需要支付利息的,只需要交付商品,而通常意义上的债务是指银行方面的有息债务。

此前发布2021~2022财年第三季度业绩时,有报道称联想的债务问题已经得到缓解,净负债持续减少,净现金流达到5.2亿元,是五年来首次转正。

3月31日,联想发布了2021全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年度,联想实现营业收入4898.72亿元,上年同期为4175.67亿元,同比增长17.32%;其中净利润57.55亿元,上年同期为38.68亿元,同比增长48.78%。

杨元庆在内部信中有掩藏不住的欣喜,他告诉员工,公司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均创历史新高,所有业务齐头并进、表现出色。

于外界而言,联想财报中最值得关注的部分,是未来的“目标”。联想控股表示,未来三年将达到年均研发投入200亿元的目标,研发人员翻番,增至不低于2.4万人,目前相关工作正在稳步推进,2021年第四季度已投入35亿元,同比增长38%。

这么多年来,联想备受诟病的原因之一,就是科技实力不够强,且科研投入太低。在科技百强榜单上,华为排在世界第7,而联想则排在61位,两者差距巨大。华为的5G专利技术人尽皆知,而且还在一直重金投入研发,十年累计投入的研发费用超过8450亿元,去年净利润1137亿元,研发投入1427亿元。

相比之下,联想的研发费用少得可怜。计划在科创板上市时,被曝出研发费用占比在科创板倒数第5的消息,曾将联想送上风口浪尖。

wind数据显示,联想集团2015~2019年,研发费用分别为96.36亿元、93.95亿元、80.09亿元、85.27亿元、94.64亿元,营收占比分别为3.32%、3.16%、2.81%、2.48%、2.63%。五年来,联想的研发占比基本徘徊在3%左右,在科创板上排到了倒数,惹人耻笑。

杨元庆曾经说过,迟早有一天,你会把联想看成是和苹果具有同样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企业。现在,或许很多人都想问一句,这一天到底什么时候才会来呢?

联想杨元庆将个人奖金分给一线工人3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联想集团新财年内部信中表示,联想集团产线工人等一线基层员工克服了新冠疫情和其他因素导致的种种困难,他将个人8000万元的公司长期激励奖金,作为特别奖励分发给这些幕后英雄。

据了解,这已是杨元庆第三次向一线工人分享个人奖金。此外,三个多月前,杨元庆捐资1亿元的上海交大高性能计算中心已正式启用。

杨元庆在联想集团的薪酬包括基本薪金和长期激励,长期激励与公司的业绩相挂钩。联想集团近年业绩稳步增长,使得杨元庆的个人薪水也水涨船高。

联想集团招股书显示,联想集团董事长杨元庆过去三个财年的年薪分别为1.031亿、1.715亿、1.772亿元。以2020财年杨元庆的薪酬为例,在高达1.772亿元年薪中,基本薪金为883万元,长期激励高达1.04亿元。

在联想集团公布的第三财季(截至2021年12月31日)业绩显示,营业额历史性突破200亿美元,同比(较上年同期)增长16%至1287亿元人民币;净利润40.9亿元人民币,同比提升62%,亦创历史新高。联想集团净利润已连续6个季度同比增长超过50%。

thinkbook15G3ACL尺寸

15.6英寸。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电脑制造企业,是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总部位于中国香港。公司主要产品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商品。

1994年,在香港证券交易所上市;2014年1月23日,收购IBM低端服务器业务;2014年1月30日,以29.1亿美元的价格收购摩托罗拉。

2022年2月23日,联想集团公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的2021/22财年第三财季业绩:营业额历史性突破200亿美元,同比增长16%至1287亿人民币;净利润40.9亿人民币,同比提升62%,亦创历史新高。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电脑制造企业,是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总部位于中国北京。公司主要产品有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打印机等商品。

发展历程

郭峰联想总部

1984年,柳传志与其他10名中国计算机科技人员认识到了PC必将改变人们的工作和生活。怀揣着20万元人民币(2.5万美元)的启动资金以及将研发成果转化为成功产品的坚定决心,这11名科研人员在北京一处租来的传达室中开始创业,年轻的公司命名为“联想”(legend,英文含义为传奇)。在公司发展过程中,联想勇于创新,实现了许多重大技术突破,其中包括了研制成功可将英文操作系统翻译成中文的联想式汉卡,开发出可一键上网的个人电脑,并于2003年,推出完全创新的关联应用技术,从而确立了联想在3C时代的的重要地位。凭借这些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产品,联想登上了中国IT业的顶峰,自1997年起联想连续八年占据中国市场份额第一的位置。自1997年起,联想一直蝉联中国国内市场销量第一,占中国个人电脑市场超过三成份额。

2003年4月,联想集团在北京正式对外宣布启用集团新标识"Lenovo",用"Lenovo"代替原有的英文标识"Legend",并在全球范围内注册。在国内,联想将保持使用"英文+中文"的标识;在海外则单独使用英文标识。“Lenovo”是个混成词,“Le”来自“Legend”。“novo”是一个假的拉丁语词,从“新的(nova)”而来。

联想第三季度营收为152.7亿美元,净利润为4.37亿美元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联想上半年营收、联想第三季度营收为152.7亿美元,净利润为4.37亿美元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