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法国取消对来自中国的入境旅客进行核酸检测的限制,外交部做出回应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元月3号放开入境对疫情的影响
美国
美国将从 1 月 5 日开始对来自中国的旅客实施强制性核酸检测。所有两岁及以上的航空旅客都需要在离开中国前不超过两天的检测结果呈阴性。美国表示,美国民众应重新考虑前往中国的旅行。
欧盟
欧盟周三建议,从中国飞往欧盟的乘客在登机前应进行核酸阴性检测。他们还建议所有往返中国的航班上的乘客都应该戴上口罩,欧盟各国对来自中国的乘客进行随机检测,并对有国际航班和来自中国的飞机的机场进行废水检测和排序。
英国
英国上周五表示,自 1 月 5 日起,英国将要求对来自中国的乘客进行出发前核酸阴性检测。然而,英国周一的一篇报道称,下周抵达英国的中国乘客将不会在抵达时接受强制性核酸检测。
法国
法国将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在出发前 48 小时内提供核酸阴性检测结果。
据悉,从 1 月 1 日开始,法国将对来自中国的旅客进行随机 PCR 核酸检测。
法国已敦促所有其他欧盟成员国对中国游客进行核酸检测。
澳大利亚
澳大利亚上周日表示,从 1 月 5 日起,从中国到澳大利亚的旅客需要提交核酸检测呈阴性 证明。
印度
印度已要求对来自中国、日本、韩国、新加坡和泰国的旅客提供核酸阴性检测报告。来自这些国家的乘客如果出现症状或检测呈阳性,将被隔离。
加拿大
加拿大渥太华表示,从中国飞往加拿大的航空旅客必须在出发前两天内对核酸进行阴性检测。
日本
日本于 1 月 4 日表示, 该国将要求从中国搭乘直飞航班的乘客在 72 小时内获得阴性冠状病毒检测结果。这是对现行规定的补充, 即在航班起飞前 7 天内到过中国的乘客将在抵达日本时接受核酸测试。测试呈阳性的人将被要求隔离 7 天。
意大利
意大利已为所有来自中国的旅客订购了核酸抗原拭子和病毒测序。米兰的主要机场马尔彭萨机场已经开始对来自北京和上海的旅客进行检测。
西班牙
西班牙将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在抵达时进行核酸检测阴性或接种完整疗程的疫苗。
马来西亚
马来西亚将对所有入境旅客进行发烧筛查,并对来自中国的飞机废水进行核酸检测。
韩国
韩国表示,韩国将要求来自中国的旅客在出发前提供阴性的核酸检测结果。
摩洛哥
从 1 月 3 日起,摩洛哥将禁止来自中国的人入境,无论其国籍如何。
卡塔尔
卡塔尔称,卡塔尔将要求从 1 月 3 日起从中国抵达的旅客提供出发前 48 小时内的核酸阴性检测结果。
比利时
比利时周一宣布,比利时将对来自中国的飞机废水进行新的核酸变种检测,作为对抗冠状病毒传播的新措施的一部分 。
以色列
以色列宣布了对来自中国的旅客的新核酸检测要求,加入了其他国家因感染激增而实施限制的行列 。
菲律宾
菲律宾认为有必要加强对入境人员尤其是来自中国的入境人员的监测和实施边境管制。
来源:Thai PBS World
译制:环球国际编辑部
发布于 2023-01-06著作权归作者所有
赞同 0
您好,根据法国政府的要求,所有入境法国的外国人都必须接受核酸检测,并在入境48小时内完成登记。根据法国卫生部的要求,所有入境法国的外国人都必须在入境48小时内完成核酸检测,并在入境后的48小时内完成登记。此外,法国政府还要求所有入境法国的外国人必须提供有效的健康证明,以确保他们不会将病毒传播给当地的居民。
当然有影响。
据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官方微信10日消息,根据国内指示,自即日起,中国驻韩国使领馆暂停签发韩国公民赴华访问、商务、旅游、就医、过境以及一般私人事务类短期签证。上述措施将视韩国对华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取消情况再作调整。
1月10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主持例行记者会。针对此事,汪文斌回应称,中方发布新冠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和中外人员往来暂行措施之后,多国表态予以欢迎,但也有少数国家宣布对来自中国的旅客采取入境限制措施。对此中方以最大诚意,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与有关国家进行了充分沟通,详细介绍中方优化调整防疫措施的科学性、合理性和中国当前的国内疫情形势。但令人遗憾的是,少数国家罔顾科学事实和本国疫情实际,仍执意针对中国采取歧视性入境限制措施,对此中方坚决反对,并采取对等措施。
汪文斌说:“我们再次呼吁相关国家从事实出发,科学适度制定防疫措施,不应借机搞政治操弄,不应有歧视性做法,不应影响国家间正常的人员交往和交流合作。”
据韩联社报道,去年12月30日,韩国国务总理韩德洙就宣布了针对自华入境人员的最新检疫措施,要求所有自华入境人员须在行前48小时进行核酸检测(PCR检测),或在行前24小时进行抗原检测,阴性者方可登机,抵韩后1天内须完成一次落地检。同时,自2023年1月2日至31日,驻中国境内的韩国使领馆也停止发放赴韩短期签证。有外交、公务需要,或因必要的企业活动、人道主义事由等情况除外。
另外,韩国政府还决定暂停从中国起飞的航班增班计划。为有效管理入境检疫,来自中国的航班统一降落在仁川国际机场,飞往釜山、大邱和济州岛的航班暂停。
从1月7日开始,从中国香港和澳门地区入境韩国的人员也必须提交新冠阴性证明。
极目新闻记者注意到,不少中国网友在网上发帖吐槽自己在韩国入境时,遭受歧视性待遇。比如,中国游客入境韩国,会被要求戴上特制的黄色识别牌,以此来区分国籍,还被穿迷彩服的人员带去做核酸检测;落地检、等报告2-5小时甚至更长……
就在1月10日上午,中国驻韩国大使馆官方微信还发文称,1月9日,中国外交部长秦刚同韩国外长朴振通电话。其中,秦刚就韩方近期对自华入境人员采取限制措施表达了关切,希望韩方秉持客观、科学的态度。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韩国外交部发言人在新闻发布会上辩称,韩国政府加强检疫的措施是基于科学和客观的理由,将继续与中方密切沟通。
韩国大韩航空的一位发言人在谈到签证暂停时表示,该航空公司往返中韩之间的航班运营暂时没有变化,他们将继续监测相关情况。
各国对于中国的入境政策是怎样的呢?一起来看看吧。
美国
美国疾控与预防中心网站(CDC)当地时间12月28日发表最新声明,从中国大陆、香港或澳门飞往美国的两岁及以上乘客需要在飞行前不超过两天时接受新冠病毒检测,并在登机前向航空公司出示“阴性检测证明”。新冠测试的手段可以是PCR测试,即所谓的“核酸检测”,也可以是通过远程医疗服务进行的抗原自我测试。
同时,CDC网站信息显示,在航班起飞前10天以上检测呈阳性的乘客,可以提供康复文件以代替阴性检测结果。
上述新规则将于美国东部时间1月5日凌晨12点零1分生效。
印度
据法新社报道,自新德里方面消息,印度政府12月24日宣布,由于新冠病毒感染病例在全球范围内激增,来自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韩国和泰国的国际旅客将必须接受核酸检测(RT-PCR)。
据《今日印度》报道,这一决策是在印度联邦卫生部长曼达维亚(Mansukh Mandaviya)与各邦部长举行会议讨论目前的新冠疫情情况,并确保国家准备好遏制病毒的传播之后的一天作出的。
曼达维亚在受访时表示,“对于来自中国、日本、韩国、中国香港和泰国的国际旅客,核酸检测(RT-PCR)将是强制性的。在抵达时,如果来自这些国家的任何旅客被发现有症状或Covid19检测呈阳性,那么他/她将被隔离。”
对于来自这些地区的国际旅客来说,填写Air Suvidha表格以声明当前的健康状况也将成为强制性的。Air Suvidha是一种自我声明的表格,是当局作为新冠病毒预防措施推出的,目的是在疫情大流行期间了解接触者追踪情况。目前,所有希望进入印度的旅行者都需要填写该表格。
曼达维亚补充说:“将对从这些国家抵达的旅客实施Air Suvidha门户,核酸检测(RT-PCR)对他们来说是强制性的。抵达印度后,如果他们检测结果呈阳性,他们将被隔离。”
随着印度政府加强措施以防止病毒感染在该国可能的传播,12月24日开始在机场对国际抵达的旅客进行随机核酸检测。自24日起,每个国际航班抵达印度的旅客中有2%将在机场接受新冠病毒的随机检测。
韩国
首尔方面消息,韩国防疫部门12月27日就中国新冠疫情走势表示,正在密切关注中国境内的新冠疫情流行以及新变异株是否产生等情况,并研讨有无必要采取应对措施。
据韩联社报道,韩国政府和专家正在关注来自中国的新变异株的可能性以及对感冒药供需的影响。就中国新冠疫情情况,韩国防疫部门12月27日表示,“我们正在密切关注中国的疫情和新变异株的出现”,并指“我们正在审查采取进一步行动的必要性”。
近期,韩国防疫部门将中国列入“目标检疫”国家,加强对来自中国的入境者的检疫措施。一般来说,从入境者中筛选出有症状者的发热标准为37.5℃,被指定为“目标检疫”国家的入境者将发热标准强化到37.3℃。
11月,韩国政府加强了对部分国家的入境限制,例如将南非等国指定为“加强医学检疫国家”,以防止奥密克戎变异株流入。目前,没有国家被韩国防疫部门指定为“加强医学检疫国家”,继9月3日取消入境前的PCR核酸检测,入境后的PCR核酸检测也于10月被取消。也就是说,韩国将入境前后的所有PCR核酸检测义务全面终止。
日本
就韩国的邻国日本而言,日本政府12月27日宣布,12月30日起将加强入境防疫措施。对于从中国赴日及七天内去过中国的所有人员,将实施入境时检测。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12月27日表示,日本将要求来自中国大陆的旅客在抵达日本时进行新冠检测。
岸田文雄对记者表示,来自中国大陆的旅客抵达日本时若测试呈阳性,将被要求隔离7天。日本这一针对中国的入境防疫措施将从12月30日午夜开始生效。
岸田文雄说,日本政府还将限制航空公司增加中国航班的申请。
经过两年多的严格新冠防疫措施后,日本在今年10月对游客重新开放了边境,前提是访客在出发前出示疫苗接种证明或新冠检测呈阴性。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针对中国的这一防疫措施的对象还包括七天内去过中国的所有人员。
意大利
意大利卫生部长12月28日表示,意大利已下令为所有来自中国的旅行者进行新冠抗原拭子和病毒测序。这位部长没有说将对检测呈阳性的旅行者采取什么措施,但米兰周围的伦巴第地区和罗马周围的拉齐奥地区的当地卫生负责人表示,旅行者们必须在当地卫生当局预留的建筑物中进行隔离。
新加坡
自2020年11月6日起,新加坡将解除对来自中国大陆的入境限制。抵境后,访客须在机场接受核酸检测。核酸检测结果呈阴性的访客可在新加坡进行自由活动,无需再履行居家隔离。自2020年10月30日中午12时(新加坡当地时间)起,来自中国大陆的访客可申请航空通行证 (Air TravelPass),并在获得批准后于2020年11月6日起入境新加坡。申请者必须在入境前的连续14天内在中国大陆停留。
在今天下午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在回答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提问时说,从去年12月1日到1月12日,我国监测出1例本土奥密克戎变异株XBB病例,同期监测出33例XBB变异株及其亚型的输入病例,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国疾控中心:目前XBB在国内尚未形成大范围流行
今天(1月13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表示:我国新冠病毒变异株监测数据显示,采样日期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12日,我国本土仅监测到1例XBB感染病例。就输入病例而言,采样日期2022年12月1日至2023年1月12日,已监测到33例XBB及其亚分支输入病例,来自20个国家和地区。因此,从输入病例的监测情况看,我国面临XBB及其亚分支持续输入的风险,出现本土关联病例风险较大,但目前XBB在国内尚未形成大范围流行。
国际上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最新情况如何?专家介绍
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
人民日报记者:此前发布会也介绍到奥密克戎变异株BQ和XBB的相关情况,请问目前国际上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的最新情况如何?
中国疾控中心病毒病所研究员陈操介绍,从全球看,奥密克戎变异株从发现以来,一年多的时间里,全球已经发现进化出了750多种进化分支。根据截止到1月10日全球新冠病毒共享数据库当中各个国家上传的序列来分析,在全球流行前两位的现在是XBB2.75和BQ1.1。截止到今年的1月10日,全球已经发现了奥密克戎重组体72种,其中主要流行的就是XBB及其亚分支,这个变异株在一些国家新冠病毒的感染人群当中占比还是比较高的。XBB1.5是其中的一个亚分支,它的传播优势进一步增加,截止到今年的1月12日,已经在至少40个国家和地区当中监测发现了。
陈操介绍,就我们国家而言,从去年的12月1日到今年的1月10日,从31个省份和兵团的感染病例当中已经监测发现了19种奥密克戎进化分支,其中B5.2和BF7是占据了绝对的优势,两者加起来是19种进化分支的97%。
陈操介绍,从去年的10月份一直到今年为止,我们国家累计报告了XBB的本土病例是16例,都是XBB.1的进化分支,到目前为止没有发现XBB1.5的病例。同期本土BQ是56例,包括BQ.1、BQ1.1等亚分支。从去年的12月1日以来,全国的输入病例监测数据显示,已经有79种奥密克戎进化分支输入到我们国家,比例比较高的前三位是BA5.2,5.7和BQ1.1。
海关总署:来华人员在登机前48小时须核酸检测
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
新华社记者提问:新冠列入“乙类乙管”,中国采取了哪些措施做好口岸新冠病毒感染的疫情防控工作?
海关总署卫生检疫司副司长李政良介绍,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发生以来,海关总署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工作部署,坚持口岸疫情防控海关的要求,严格入境人员交通工具卫生检疫,科学精准做好人物同防,水陆空同防,为国家防疫作出了海关贡献。新冠调整为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疫传染病以后,海关按照联防联控机制统一部署,依据国际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相关规定,稳妥有序、科学规范做好相关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优化口岸入境人员的卫生检疫措施。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要求,海关在口岸环节不再对入境人员实施全员新冠病毒采样核酸检测。将来华人员行前48小时之内的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纳入海关健康申报内容。海关在口岸严格落实健康声明卡核验、体温检测等常规卫生检疫措施。
二是根据健康申报结果进行分类处置。对健康申报正常,且口岸常规检疫无异常的人员,海关直接放行。对健康申报异常或出现发热等症状的入境人员,海关将在口岸进行新冠病毒抗原和核酸检测,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海关将人员信息通报地方联防联控机制,并配合地方做好人员的处置工作。结果为阴性的,海关将根据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的情况进行后续的处置。
李政良介绍,在这里我也想提醒广大来华人员,要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的有关要求,于行前48小时内进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者方可来华,如呈阳性,应在转阴后来华。刚才外交部吴玺司长也对相关方面的政策作了解读。同时,在口岸入境时,应按照要求如实逐项填报中华人民共和国出入境健康声明卡,如有隐瞒或虚假填报,海关将依据国际卫生检疫法及其实施细则和法律法规追究相关责任。如有检疫方面的异常,请配合海关做好流行病学调查、医学排查、采样检测等后续处置工作。
第三,优化入境货物的检疫措施。海关对冷链食品不再实施新冠病毒核酸抽样检测和预防性消毒措施,但将继续落实四个最严的要求,继续保持与出口国家或地区主管部门的沟通,坚持源头食品检查,同时通过产品准入审核、回顾性评估审查且注册等环节,进一步压实境外主管部门的监管责任和食品企业主体责任,督促其落实联合国粮农组织有关防范污染的指南。
李政良介绍,对于源头发现的问题,坚决依法依规予以处置。对于进口非冷链物品,海关不再进行针对海关病毒感染的风险监测采样和预防性消毒监督。1月8日新冠病毒感染实施乙类乙管且不再纳入检验传染病管理以来,全国海岸通关平稳有序,下一步海关将进一步做好新冠疫情防控,特别是XBB等变异株的监测工作,同时依法实施常规卫生检疫,落实多病同防,坚决筑牢口岸检疫防线。
中外人员往来管理防控新措施出台 来华取消向驻外使领馆申报健康码环节
今天(1月13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介绍,新的中外人员往来管理防控措施出台以后,有以下几项变化:
第一项变化,来华手续简便了。取消向驻外使领馆申报健康码环节,在登机前48小时核酸完成以后,可以填报到海关健康申明卡当中,如果是阴性就可以来华,如果是阳性,在转阴以后才能来华。另外,在签证的便利化方面也采取了新措施,恢复了定居、访问、过境、商务、团聚以及探亲和私人事务方面签证的审发,以便利外籍人士来华。
第二项变化,航班更多了。取消对航班的数量、航线以及客座率的限制,现在国际航班正在稳步增长。在公路、水路方面,外交部也在逐步有序地开放更多口岸。
第三项变化,取消入境集中隔离。来华人员入境时不再需要进行集中隔离,只要健康申报正常,海关的常规检疫没有问题,就可以直接放行进入社会面,如果申报异常或者有发热等症状,海关就会进行核酸或抗原检测,如果检测是阳性,就会要求居家或者居所隔离,或者就医。
外交部领事司:中国目前没有发现新变种病毒或显著突变
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针对当前的疫情,一些国家指责中国信息不透明,跟世卫组织的沟通不及时,甚至可能出现新的变异毒株影响其他国家,这一问题要如何看待?
外交部领事司司长吴玺回应称,疫情以来,中方一直本着公开、透明的态度,分享相关的数据,包括中国国内近期新冠病毒感染的病毒基因的数据,中方也始终与世界卫生组织保持着密切的合作,我们跟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60余次技术方面的交流。也就是在最近一个多月的时间里,我们就与世界卫生组织开展了5次相关的技术交流。
吴玺介绍,根据世界卫生组织1月4日发布的消息称,中国国家卫健委提供的病毒基因数据显示,当前中国主流毒株与其他国家提交的中国感染旅客病毒基因是一致的,也就是说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发现,在中国目前没有出现新的变种病毒或者是显著的突变。
世卫组织欧洲区主任近日也表示,中国一直在向国际社会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等信息,根据世界卫生组织掌握的信息,中国的疫情不会对欧洲产生影响。大家肯定还记得,前几天有一些新闻报道,就是新加坡的卫生部长1月9日在国会发表声明称,目前没有在中国入境的人员身上发现新的变异病毒,中国入境新加坡被检测出来阳性人员的数量只占新加坡总体输入很小的一部分,大概是5%,所以来自中国的输入到新加坡是远远低于来自其他国家和地区的。
吴玺表示,由此可见,个别国家对我们的指责、对我们的妄加揣测是完全没有道理的,也是不科学的,没有依据的。
部分国家对中国旅客入境限制如何应对?国家移民局回应
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实施优化措施之后,我们关注到居民的出境需求显著增长,出入境的窗口申报证件的人数增长较快,如何更好地服务保障内地居民办理出入境证件的需求?我们关注到一些国家对于中国入境的旅客采取了防疫的限制措施,对中国公民的出境有何建议?
国家移民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表示,移民管理优化政策措施实施以后,内地居民可以旅游、访友等事由申办护照,以及赴香港护照旅游签注,1月8日以来,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人数135.1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了129.4%。其中普通护照的申请是35.3万人,较政策实施前增长了89.8%。往来港澳台的证件签注申请了99.8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了147.6%。
为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后的出入境证件申请量的增长,各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的部署要求,及时采取发布办证指南,加强流量监测,实行网上预约和错峰分流,增开办照窗口,延长办公时间,优化手续流程,加强服务引导等措施,全力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的服务。全国3200多个公安出入境窗口目前秩序井然。
我们预测春节将至,内地居民赴境外旅游探亲等需求会进一步增长,申办出入境证件的人数近期将会继续稳步上升,国家移民管理局将动态调整管理服务措施,为申请人顺利出行提供必要的便利。
刘海涛表示,近期,部分国家对我国入境旅客采取了防疫管理出入境的限制措施,包括要求提供行前的核酸检测阴性证明,阳性人员实行入境后的集中隔离,限制入境等。我们提醒广大的出入境人员提前了解相关国家的入境政策,合理选择安排出行的国别、时间,防止造成出行的不便,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国家移民管理局实施“三个加强”措施 全力保障通关顺畅
今天(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春节假期临近,预计口岸将迎来人员出入境的高峰。国家移民管理局已部署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实施“三个加强”措施,全力保障通关顺畅。
一是加强通关查验组织保障。备足警力、开足通道,优化勤务组织,强化动线管理,提高查验效率,确保人员、车辆顺畅通关,中国公民出入境通关排队不超过30分钟。
二是加强引导提示。落实节假日客流高峰“两公布一提示”制度,即及时公布预测春节假期口岸出入境客流高峰情况,公布口岸应对客流高峰准备措施,提示旅客通关注意事项,为广大群众出行提供参考。
三是加强通关流量监测。协调民航、交通运输等部门,及时掌握国际航班、水港班轮、陆路客货运调整情况,实时监测出入境流量变化,做好应对预案。
在此,国家移民管理局提醒广大出入境旅客,关注国家移民管理机构政府网站、政务新媒体平台相关“两公布一提示”信息,出行前仔细检查出入境证件签证是否有效,提前了解前往国家和地区的入境和防疫管理政策,合理安排行程,注意人身安全健康自我保护。
国家移民管理局:1月8日以来 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证件人数共135.1万
今天(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移民管理优化政策措施实施后,内地居民可以旅游、访友等事由申办普通护照以及申请赴香港商务、旅游签注。
1月8日以来,内地居民申办出入境证件人数共135.1万,较政策实施前增长129.4%。其中普通护照申请35.3万人,较政策实施前增长89.8%;往来港澳台证件签注申请99.8万人,较政策实施前增长147.6%。
为积极应对政策调整后的出入境证件申请量增长,各地公安机关出入境管理机构按照国家移民管理局部署要求,及时采取发布办证指南、加强流量监测、实行网上预约和错峰分流、增开办证窗口、延长办公时间、优化手续流程、加强服务引导等措施,全力提供出入境证件办理服务,全国3200余个公安出入境窗口秩序井然。
国家移民管理局预测,春节将至,内地居民赴境外旅游探亲等需求还将有所增长,申办出入境证件人数近期将继续稳步上升。国家移民管理局将动态调整管理服务措施,为申请人顺利出行提供必要便利。
国家移民管理局:1月8日以来出入境人员数量呈稳步增长、有序恢复态势
今天(1月13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移民管理局边防检查管理司司长刘海涛介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乙类乙管”总体方案对优化中外人员往来作出了安排,国家移民管理局也对此研究制定了优化移民管理政策措施。从1月8日实施以来监测情况看,出入境人员数量呈稳步增长、有序恢复态势。
一是总量明显上升。1月8日至12日,全国移民管理机构日均检查出入境人员49万人次,较“乙类乙管”政策措施实施前上升48.9%,是2019年同期的26.2%。
二是海陆空同步恢复。海港、陆路、空港口岸日均出入境人员分别为2.1万、42.4万、4.5万,较实施前各上升13%、53.3%、33.2%,为2019年同期的36.4%、30.1%、11%。空港口岸上海浦东国际机场客流最多,日均1.1万人次,陆路口岸深圳福田增幅最大,日均2.1万人次。
三是入境数量略高于出境。日均入境25万人次,较实施前上升54.7%,日均出境24万人次,较实施前上升43.3%。
实施“乙类乙管”以来,出入境人员及交通工具卫生检疫等措施进一步优化
今天(1月13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实施“乙类乙管”以来,出入境人员及交通工具卫生检疫、进口货物口岸疫情防控、边境口岸恢复开通等措施进一步优化。
要严格按照疫情防控相关要求,从业人员加强自身防护,乘客落实个人防护措施;要密切关注国际国内变异株流行趋势,实时掌握病毒变异情况。
国家卫健委:愿意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疫情挑战
1月13日下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主题为“介绍优化中外人员往来管理措施有关情况”。外交部、海关总署、国家移民局、民航局相关司局负责同志及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出席。
有媒体记者提问,中方多次和世界卫生组织和国家进行相关的技术交流,并且向驻华的外交官、工商界和外媒介绍了我们国家的抗疫措施,但是还是看到一些报道贬低中国的抗疫情况,请问怎么评论?
国家卫生健康委新闻发言人、宣传司副司长米锋表示,三年来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不仅很好地保护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国际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我们刚刚遭遇疫情的时候,面对致病率较强的原始株,坚持的是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的策略,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我们积极分享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确定病原体,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为国际社会疫情防控、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米锋介绍,我们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以及十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医疗救治的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抗疫医疗专家组,毫无保留分享中国的抗疫经验。
米锋介绍,我们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率先支持疫苗研发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我们发挥中医药的作用,举办了百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的活动,也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部分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我们也愿意继续同国际社会一道,共同应对疫情挑战,更好地保护各国人民的身体健康。
国家卫健委:三年来 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为国际抗疫作出重要贡献
今天(1月13日)15时,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国家卫健委新闻发言人米锋介绍:三年来,中国抗击新冠疫情,不仅很好地保护了中国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也为国际抗疫作出了重要贡献。
在刚刚遭遇疫情时,面对致病力较强的原始株,中方坚持“内防扩散、外防输出”策略,采取强有力的社会公共卫生干预措施,为国际社会抗击疫情争取了宝贵时间。
积极分享疫情信息。第一时间向世界卫生组织报告疫情,第一时间确定病原体,第一时间向世界分享病毒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公布诊疗方案和防控方案,为国际社会疫情防控、疫苗和检测试剂研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积极开展抗疫国际合作,向153个国家和15个国际组织提供数千亿件抗疫物资。与全球180多个国家和地区、10多个国际组织共同举办疫情防控、病例救治等技术交流活动300余场,向34个国家派出37支抗疫医疗专家组,毫无保留分享中国抗疫经验。
最早承诺将新冠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率先支持疫苗研发知识产权豁免,最早同发展中国家开展疫苗生产合作,已向12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供应超过22亿剂新冠疫苗。
发挥中医药作用,举办了百余场抗疫专家视频交流和直播活动,向150多个国家和地区介绍中医药诊疗方案,向部分有需求的国家和地区提供中医药产品。
中方愿意继续同国际社会团结合作,共同应对疫情挑战,更好地保护各国人民生命健康。
关于法国取消对来自中国的入境旅客进行核酸检测的限制,外交部做出回应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