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欧洲经济增长面临考验(经济视角),以及欧洲各国经济增长率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欧盟经济复苏面临三大挑战
欧盟委员会近日将欧盟今年的经济增长预测大幅调高至1.8%,接近今年5月预测值的两倍。尽管欧盟经济复苏势头明显好于原先预期,但前景仍充满着不确定性。面对金融市场依然脆弱、私人消费反弹乏力和出口形势渐趋严峻这三大风险,欧盟经济可谓内忧外患并存。
金融动荡风险犹存
今年上半年,一场发端于希腊的主权债务危机冲击欧元区多国,导致欧洲金融市场再度陷入剧烈动荡。以今年5月为“分水岭”,得益于欧盟当月推出的近万亿欧元救助机制,欧洲债务危机走过了最糟糕的时刻。
自5月以来,大部分欧盟国家的国债利差有所缩小,企业债券的利差也开始收窄,但都还远高于今年初欧债危机刚刚爆发时的水平。
这表明投资者对于主权债务风险的担忧虽有所减轻,但并没有显著消除,欧债危机还远没有画上句号,希腊和西班牙等国的债务问题随时都有可能成为危及欧盟金融稳定的“毒瘤”。
7月下旬,欧盟首次公布了欧洲银行业压力测试结果。结果显示,在接受“体检”的91家欧洲银行中,仅7家未能过关,其余84家均可以经受住经济二次探底和主权债务危机升级的双重打击。这一结果本相当乐观,但一直遭到外界质疑,尤其是被认为低估了主权债务风险。
经历了金融危机和债务危机的轮番冲击,欧洲金融业元气大伤。日前全球股市暴跌,幕后原因就是欧洲银行业的健康再度引起担忧。据美国《华尔街日报》披露,欧盟7月所做的银行压力测试低估了一些欧洲银行所持有的不良债权,这意味着欧洲银行业并没有压力测试所反映的那么健康。
在经济预测报告中,欧盟委员会也承认,欧洲金融形势再度吃紧的可能性尚不能排除。
银行面临融资考验
欧盟委员会认为,随着欧债危机暂时得到缓解,市场担忧的焦点正从欧洲金融机构倒与不倒转移到融资难的问题上。当前,欧洲股市依然低迷,而欧洲金融机构即将迎来一轮融资高峰,能否顺利筹到钱将是一次严峻考验。
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估计,欧元区银行今年到期债务总额约为8770亿欧元,明后两年分别为7710亿欧元和7140亿欧元,需要再融资偿还。与此同时,根据12日刚刚出炉的《巴塞尔协议III》,欧洲银行未来几年还需要进一步充实资本,以满足更加严格的资本金比率要求。
融资难不仅会影响到银行业的稳定,而且也会限制银行放贷的能力,波及实体经济部门。
欧盟官方数据显示,最近几个月,欧洲金融机构向家庭发放的贷款增长缓慢,向非金融企业提供的贷款则持续下滑。欧洲中央银行的最新调查也显示,欧洲金融机构正在收紧向企业提供信贷,部分是担心欧债危机。
如果欧洲银行业走不出困境,惜贷局面得不到缓解,那么将对欧洲实体经济产生较大冲击,因为欧洲企业向来严重依赖从银行融资。
据欧洲央行估计,欧元区非金融企业70%的融资依靠银行贷款,而美国企业80%的融资是直接通过资本市场。
内需外需两面夹击
从内部来看,除了金融形势不容乐观,反弹乏力的私人消费则是欧盟经济当前的另一大隐忧。
今年前两个季度,欧盟经济复苏主要靠出口拉动,而私人消费和投资则增长乏力甚至下降。
身为欧盟第一大经济体,德国是欧盟所有成员国中经济复苏势头最为强劲的一个,这更得归功于出口。根据德国政府14日最新公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德国出口同比猛增了17.1%,其中对非欧盟国家的出口更是增长了26.2%。
欧盟国家内需不足一方面是因为失业率居高不下抑制了民众消费,另一方面也跟不少成员国推行财政紧缩计划有关。
然而,内需不足,经济复苏过度依赖出口却给欧盟经济下半年的增长蒙上了阴影。鉴于全球经济复苏步伐今年下半年将会放缓,贸易增长也会随之减速,欧盟的出口形势会渐趋严峻,进而拖累经济增长。
据欧盟委员会估计,今年第三季度和第四季度,欧盟经济复苏势头会有所减弱,环比增速将由第二季度的1%下降为0.5%和0.3%。
但欧盟委员会负责经济和货币事务的委员奥利·雷恩认为,虽然欧盟经济依然充满着不确定性,但有利和不利因素大体相当,欧盟经济并无二次探底之虞且复苏势头明显。
1、内部因素是欧央行将逐步退出量化宽松政策。自2014年欧央行推出量宽以来,欧元区的通胀率已经达到1.2%—1.3%,正在向2%的目标水平接近。
欧央行通过量宽改善了欧元区的流动性,推动了经济复苏。尤其是欧央行购买欧洲南部国家的债券,减轻了这些国家的压力,为它们进行结构改革赢得了时间。但随着欧央行准备逐步退出量宽,给欧洲南部部分国家的发展带来了不确定性,特别是意大利和西班牙。大潮退后,谁是“裸泳者”,目前仍要打个问号。
2、外部因素则是美国内向化的贸易政策。美国总统特朗普就任后对美国贸易政策进行了大幅度调整,不仅退出了一系列贸易协定谈判,同时还高举单边主义大旗,对主要贸易伙伴施压。
欧盟是美国最大的商品贸易伙伴,2017年欧美贸易总额高达6320亿欧元,其中美方逆差1197亿欧元。对此,特朗普深为不满,以国家安全为由发起对欧盟的钢铝产品加征关税。此举在欧盟引起了愤怒。
3、欧盟对美贸易顺差主要聚焦在三个领域:农业、化工和汽车。这三个领域也是欧盟的出口强项。2017年欧盟对美贸易中,农产品顺差82亿欧元,化工产品顺差278亿欧元,机械交通工具类产品顺差达552亿欧元,其中交通工具顺差361亿欧元。
4、农业领域美国和欧盟都有巨额补贴,双方势均力敌。化工领域欧美双方利益交融。汽车则成为双方主要的关注点。德国因汽车产品首当其冲,奔驰、宝马和大众在美国均投资设厂,所生产的汽车构成了美国向中国出口的主要产品。
扩展资料:
贸易是欧盟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商品和服务贸易出口占GDP的比重从2005年不足40%提高到2017年的50%。
美国对欧盟发起的贸易制裁显然将给欧盟经济增长前景带来不确定性。这也是为什么欧盟在近日发布的预测报告中把美国列为经济增长不确定的主要动因之一。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欧盟为了应对来自华尔街的危机传导效应,出台了大规模的财政刺激,进而导致一些欧盟成员国财政不可持续,欧债危机爆发,欧洲因此失去了近十年的发展机遇。
参考资料来源:大众网-欧洲经济增长面临不确定性
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近日在《2020年度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中指出,欧元区经济总体保持复苏势头,但受外部环境和地缘政治等因素影响,反映宏观经济基本面的各项数据增速明显放缓,欧元区经济正面临低增长和低通胀并存的不利局面。
市场研究机构:欧元区PMI连续11个月下滑,表明地区经济面临动力严重不足的困境
欧委会去年12月底发布的《欧元区经济分析》报告预计,欧元区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速将从2018年的1.9%下降至2019年的1.1%,并在未来3年维持这一低速增长态势。除立陶宛外,欧盟其他成员国均出现经济增速放缓的态势。此外,欧元区核心通胀率持续保持低位,预计2019至2020年将继续保持在1.5%以下。世界知名市场研究机构IHS Markit认为,“去年12月欧元区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仅为45.9,欧元区PMI连续11个月下滑,表明地区经济面临动力严重不足的困境。”
数据显示,欧元区主要经济体去年表现欠佳。欧委会去年11月发布的报告显示,作为“欧洲经济火车头”的德国陷入技术性衰退期,2019年经济增速预计仅为0.4%,制造业连续6个季度出现萎缩;另一主要经济体意大利的境遇更为艰难,2019年经济增速仅为0.1%,几乎陷入停滞,并且没有短期复苏的迹象,公共债务水平和失业率也将在未来3年内处于高位;受国内结构性改革措施红利的影响,2019年法国的经济表现相对稳定,但经济增速也从此前的1.7%下滑至1.3%,并且面临财政赤字和公共债务水平进一步增加的压力。
分析认为,经济增速放缓可能会成为欧元区长期面临的态势。如果欧元区经济长期陷入低增长和低通胀的局面,制造业领域的危机将进一步向服务业等领域蔓延,进而影响消费、投资等方面,造成经济的恶性循环。与此同时,长期的低利率也将对欧元区金融系统健康程度带来负面影响。
经济学家:欧盟缺乏有效应对危机的政策工具,造成了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和蔓延
欧委会报告认为,欧元区经济发展陷入困境是由多重因素叠加造成的,其中既有生产效率下降、人口老龄化等长期因素,也有全球经济下行、科技产业发展放缓等周期性因素;既有全球贸易紧张形势、英国“脱欧”等不确定性所造成的供给侧方面的危机,也有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带来的结构性调整。
欧盟布鲁盖尔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玛利亚迪米尔茨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欧元区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经济模式,使其更易受到外部不稳定因素的影响。这是当前经济困局的最直接因素。此外,欧盟缺乏有效应对危机的政策工具,造成了危机的进一步深化和蔓延。在当前欧盟政策选择有限的境况下,如果未来外部环境持续恶化,比如欧美贸易摩擦升级,将对地区经济带来更为严重的影响。”
分析认为,当前欧元区经济发展主要面临以下三方面阻碍:
一是欧洲单一市场尚不完善。欧洲存款保险制度建立进展缓慢,阻碍了银行联盟的进一步发展,而资本市场联盟仍存在碎片化的问题。市场的不完整造成包括货币政策在内的政策效果无法有效传递,对经济的刺激作用未能完全发挥。
二是外部不确定性增加导致投资动力不足。据预测,受内外不确定因素的影响,欧元区总投资额增速将从目前的4.3%锐减到2021年的1.9%,其中公共投资额较低,占GDP比例不足0.5%。未来,投资动力不足将进一步导致生产效率和经济增长潜力下滑。
三是欧盟成员国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欧债危机爆发至今,成员国在欧盟的政策引导下纷纷进行结构性改革,但受民粹主义情绪等因素的影响,除金融系统和劳动力市场等几个领域外,社会保障、税收制度、服务和电信行业等方面的改革进展缓慢。
欧委会主席:当前欧盟经济工作的重点应从“应对危机”转入“寻求可持续发展”
面对欧元区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局,欧洲央行2019年曾打出一套“组合拳”,包括新一轮定向长期再融资计划,推出了包括降息在内的扩张性货币政策,重启了每月规模为200亿欧元的新资产购买计划。然而有分析认为,当前欧洲经济所面临的挑战主要是由于外部环境恶化、全球经济结构调整所引起的供给侧危机,单纯的货币政策对经济的促进作用正在递减,欧盟需要采取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和更大幅度的结构性政策,确保宏观经济更加稳定。
冯德莱恩明确表示,当前欧盟经济工作的重点应从“应对危机”转入“寻求可持续发展”。欧盟和成员国必须对经济的结构性变化和新的发展模式作出有效回应,短期内通过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聚焦于公共投资和结构性改革,提振经济;中长期则需要通过提高生产效率、提升劳动能力等措施解决面临的问题。
《欧元区经济分析》报告指出,2019至2021年欧元区财政政策将总体保持中性偏积极的态势,将加大公共投资的力度。2019年12月欧委会推出了《欧洲绿色协议》,将未来投资的重点放在循环经济、可再生能源、节能建筑以及低排放交通等领域,预计每年将新增2600亿欧元的投资。与此同时,欧盟也鼓励成员国采取更积极的财政政策,鼓励包括对教育、环境、科技等领域的高质量投资。
在金融领域,欧盟将进一步深化经货联盟,拉动投资并有效提升欧元的国际地位,完善资本市场联盟,增加企业的融资渠道以及市场对危机的敏感度。欧盟还计划推动结构性改革,促进成员国加大在研发领域的投入,从而提升生产效率。
迪米尔茨表示:“欧盟一系列促进经济的政策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关键在于成员国间是否能达成共识。面对当前的经济困局,无论在贸易领域还是投资领域,欧盟都需要形成统一的声音。危机为我们改革的动力,我们必须抓住它。”
欧洲因为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矛盾导致经济困难
欧洲国家因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遭到了巨大的打击,国力都损失惨重,于是欧洲各个国家组建欧盟,将所有国家组建成了一个经济贸易体,共同使用欧元进行贸易,所以导致欧洲各国的经济十分发达;但是后来乌克兰和俄罗斯爆发了矛盾,因为乌克兰想要加入北约组织,这是俄罗斯所不能容忍的,所以俄罗斯对乌克兰提出了交涉,但是最终未果之后俄罗斯决定采取了特别军事行动,而这一场特别军事行动也让整个欧洲国家陷入,导致经济出现问题。
欧洲的能源以及各个原材料受到制裁
欧盟各个国家之所以之前能够有着极强的经济实力,但是这是因为欧盟各个国家进口廉价的能源和物资,比如俄罗斯的天然气,木材铁矿等等,在经过国内的工业进行加工,生产出一些价格更高的产品,比如生产出汽车,皮包和衣服等等商品进行出口,所以导致欧洲各个国家的经济十分发达;但是如今欧盟各个国家和俄罗斯爆发了矛盾,俄罗斯提高了物资和能源的价格,让欧洲国家不能够谋取暴利,最终导致欧洲各国的经济下滑,欧元的价值也和美元的价值达到了历史最低的1:1。
欧元未来的价值会继续降低
如今欧元的价值已经降到了和美元同价,整个欧盟国家都出现了严重的经济问题;但是未来欧元的价值会再一次降低,因为俄罗斯不会停止对欧洲各国的能源和物资限制,欧洲各个国家的进口能源价格会更加高,也就导致商品出口赚取的利益会更低;不过乌克兰和俄罗斯的矛盾如果能够进行解决,那么很有可能就会解决欧洲经济问题。
关于欧洲经济增长面临考验(经济视角)和欧洲各国经济增长率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