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内容详情

深度:为什么日本央行行长继任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的简单介绍

2023-03-07 15 adminn8
深度:为什么日本央行行长继任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的简单介绍

站点名称:深度:为什么日本央行行长继任面临更严峻的挑战?的简单介绍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相关标签: # 深度:为什么日本央行行长继任面临更严峻的挑战?

官方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网 5118

进入网站

站点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深度:为什么日本央行行长继任面临更严峻的挑战?,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日元走低是暂时性还是长期的?

昨日,日本央行推出超美联储QE3的宽松计划。日本央行宣布,维持隔夜利率在0~0.1%不变,但上调通胀目标至2%,且作出“无限量”购买资产的承诺,将从2014年开始每月买入13万亿日元(约合1400亿美元)金融资产。

专家表示,如此大规模的“放水”势必推高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新兴国家面临的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大增。

本报讯 昨日,日本央行宣布,维持隔夜利率在0~0.1%不变,但上调通胀目标至2%,且作出“无限量”购买资产的承诺,将从2014年开始每月买入13万亿日元(约合1400亿美元)金融资产。

承诺“无限量”购买资产

具体决议内容显示,日本央行公布利率决定维持基准利率在0~0.1%。此外,日本央行将从2014年开始每月买入13万亿日元金融资产。其中,将从2014年开始每月买入大约10万亿日元短期债券,将从2014年开始每月买入大约2万亿日元国债。

以当前日元汇价计算,2014年起每月13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规模相当于1400亿美元,规模远大于美联储QE3的总和850亿美元/月。有投行分析认为,这意味着日本央行将在2013年延续此前的宽松政策方向。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国际投资室主任张明认为,日本央行要在2014年才开始无限量宽松,这个“比较奇怪,或许是给一年的时间,想引导市场的预期”。

此前市场曾传言日本央行或取消0.1%的准备金存款利率下限,但这并未兑现。渣打银行经济师Betty表示,将通胀目标从1%提高2%表明了日本央行有更大的决心去宽松,但目前离这一目标尚远,日本央行还有什么作为有待观察。

日本央行预计2014年的通胀仅为0.9%,这意味要实现2%的通胀目标,其承诺的无限量购买资产计划要持续一段时间。

行长换届 政策存变数

Betty指出,由于日本央行行长白川方明将在4月份卸任,未来谁来接管央行如何推进量宽政策也存在一定变数。此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已不断放言,继任央行行长人选的必要条件是认同“安倍经济学”,其核心要素即不断宽松货币政策,驱动物价上涨以克服通缩。

星展银行财资市场部高级副总裁王良享认为,日本国债占GDP比重达200%,政府“宽财政”空间有限,未来货币量宽及推“弱日元”政策将是常态。

影响一:

日元走低是长期趋势

日本央行的货币政策决议公布后,美元兑日元快速拉升至90,短暂数分钟之后又掉头回落,截至昨日22时30分在88.83附近波动。分析师表示,美元兑日元的走低,一方面是不少获利回吐卖盘入场打压汇价,另一方面,日本央行无限量宽松要等一年后开始执行,令投资者有观望心理。

日本央行和政府对于实行2%的通胀目标,未来还有没有进一步的新招,将成影响日元走势的关键。当然,考虑到未来购债何时终止,其主动权依然牢牢掌握在日本央行甚至日本政府手中,因此,日元中长期走软,没有太大悬念。

王良享表示,去年11月至今,日元跌幅虽已超过10%,但大部分跌幅只反映了环球风险承担能力回升。

影响二:

将推高资产价格

张明表示,日本通缩已经持续十年,量化宽松政策也是一直都有,此次宽松能不能推高通胀效果值得怀疑。日本经济面临的问题是实体经济增长乏力,强推通胀未必可行。此外,推高通胀会降低国债的实际收益,投资者或不再青睐购买国债。

王良享则认为,日本通缩虽然严重,但消费者信心不弱,日本的问题是政策延续及执行力的不确定性。

目前,欧美国家已采取了货币量化宽松政策,而日本如此大规模的量宽势必推高能源和大宗商品价格。张明指出,毫无疑问,日本如此大规模的放水肯定会推高能源、大宗商品的价格,将使进口依赖比较大的国家,比如中国,输入性通胀的压力大增。

影响三:

或引发货币贬值大战

对日本政府采取量宽使日元贬值以刺激出口的做法,各界都担忧这会引发新的汇率战争。张明认为,新兴市场国家未来也会采取相关措施,要么是加强资产账户管制控制热钱流入,要么也推出量宽政策,而后者或引发货币战争。

各国央行官员也表达了同样的担忧。周一,德国央行行长、欧洲央行管理委员会委员魏德曼在谈到日本央行面临来自日本政府的压力时指出,让央行承担更多的责任并迫使央行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可能引发一轮竞争性货币贬值。

目前日本央行所持的立场面临着什么风险?

据日本信用协会(Japan Credit Association)提供的一份报告显示,2015年,日本信用卡、借记卡和电子货币市场的交易量不到20%。由于现金被广泛使用,人们几乎没有动力去改变这一现状。

“数字货币流行最大的障碍是,其他人没有觉得现金不便,所以他们不会去下载一款数字货币应用。”53岁的Kawai称,“到目前为止,现金供应一直处于需求当中,我们的任务就是让它能够继续使用”,即使它增加了银行的成本。

日本央行部门负责人Yuko Kawai表示,随着人口的进一步减少,这一情况可能会发生变化,因为人们对银行分支机构和自动取款机的需求将会减少,而年轻一代则习惯于使用无现金支付方式,比如他们乐于使用在线支付或使用亚马逊礼品卡进行支付。

Kawai还谈及了当下十分火爆的比特币市场。她称,即便比特币技术有了发展,但这种数字货币也很难成为一种结算方式。Kawai表示,比特币已经成为一种用于投机交易的商品。Kawai的这一观点,被认为是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Haruhiko Kuroda)去年讲话的补充。黑田东彦在去年曾表示,日本央行没有推出数字货币的任何具体计划,在短时间内改变这种状况也不大可能。

Kawai认为,目前日本央行所持这一立场面临着一大风险,即:由于自己未能充分使用数字货币,可能会使那些利用科技金融技术的其他国家取得领先。如果日本不能为外国游客提供便利的服务,他们在日本的支出可能会下降,“如果我们保持现状,外国人在日本的消费支出就会下降。” Kawai说。

日本央行决议前瞻:聚焦五大悬念,汇市或迎大动荡

北京时间7月31日11:00,日本央行将公布利率决议,并发表经济展望报告。本次利率决议备受市场瞩目,因为市场普遍猜测日本央行可能以更为鹰派的方式调整其超宽松政策,这从上周及本周高涨的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中就可见一斑。

长期以来,日银一直是主流央行中大胆尝试宽松货币政策的先导者,奉行量化、质化、负利率三个维度的宽松货币政策。而这与机动的财政政策以及结构性经济改革搭配成为安倍经济学的三根箭,然而目前市场有传言称日本央行可能调整收益率曲线控制及购买ETF的结构问题,那么安倍经济学是否真的会就此改变?这究竟是不是意味着日本央妈开始掉头转向,还是为了能够更有效的持续宽松做铺垫?对于日元又会带来何种影响?本文将做阐述。 本周日银决议的五大看点

☆日银会否改变控制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为0附近的目标?☆

也许会,但可能性极低,即使调整并不意味着紧缩,可能只是让货币政策变得更加灵活。为了刺激通胀,日银实行了大量的巨额购债操作,从市场上大量扫货日本国债,因此打压日本10年期国债利率为到0附近(债券价格和收益率成反比),但这也导致市场上流通的国债变得稀缺,而不知不觉中日本已经把市场上41%的国债都揽入囊中。

日本央妈做了那么多,可是日本通胀依然疲软,6月消费物价指数上升至0.7%但还是低于0.8%的预期,而剔除了食品和能源价格波动的因素后,日本通胀仅上升0.2%,远低于2%的设定目标。

目前日本央妈多少有一些无奈,再这么买下去可能会面临无债可买以及永远无法货币政策正常化的窘境,而且日企的扩张性欲望丝毫未被激发、居民的储蓄率依旧在高位。

但矛盾的是,由于日银利率决议取决于通胀目标的实现进度且在贸易政策不确定因素下,停止向市场释放流动性无异于“经济上的自杀”。

因此最有可能的办法是采取微调的操作,包括可以缩短购入国债的期限,对于收益率曲线采取更灵活的操作措施,而不是一味地使收益率曲线趋平打压到0的地板线位置。长期利率更自然的上升,可以缓解多年的近零利率给银行带来的痛苦。

另外,还有一个证据表明日本央妈断不可能彻底放手,在上周一,上周五,本周一,日银分别在0.11%、0.10、0.10%这三个位置进行不限量固定利率购债操作。

日本官员称执行该项操作旨在达到10年期日债收益率为0的目标, 一周多的时间连续三次出手是该手段推出以来首次,这并不寻常。

注意细节的投资者还可以发现, 固定利率购入债券的数值是降低的 ,相比于上周一的0.11%本周一和上周五的两次都是在0.10%就出手干预,日本央行想借此传递的信息是, 第一坚决遏制和打压10年期国债利率的上行趋势, 如果等到0.12%再出手那么市场可能会解读为日银允许长端利率攀升。

第二更希望保持灵活性的意愿,换言之日银将容忍更高的市场波动性,譬如允许10年期日本国债收益率从零双向波动20个基点。

☆日银的80万亿每年的购债规模会不会改变?☆

可能仍旧保持名存实亡的格局 ,对日元最好的情况就是调整具体购买目标的措词。自2016年9月实施“收益率曲线控制”(YCC)以来,日银就在购债规模上“悄悄减码”。到今年3月为止的一年,日本央行仅购置了不到50万亿日元的债券,远低于日本央行承诺的每年80万亿日元的购债规模。

但是我们发现日本长端债券收益率仍是不可救药的趋平了,换言之现在隐形减码可能也不是市场关心的重点, 市场已经对货币政策正常化失去耐心和信心 并且认为,日银已经不大可能通过使收益率曲线变得更加陡峭来为进一步紧缩政策铺平道路。 ☆日银资产购买策略会否变动?☆

日经新闻报道,日本央行有很大可能在不改变总规模的情况下,调整股市ETF配置权重。据悉,日银将在本周的议息会议上,重新评估目前的资产购买规模分配,以避免对个股影响过度,具体将 考虑削减对挂钩日经平均指数的ETF,增加对锚定东证指数的ETF产品的购买。

在每年6万亿日元的资产购买中,日银购买约1.5万亿日元的日经225指数相关ETF,东证指数(TOPIX)相关的ETF则购入4万亿日元左右。但由于日经平均指数涵盖的范围不如TOPIX广泛,日银对日经平均指数的购买,会带来更大的影响。

相比于日经平均指数,如果日银对东证指数采取了类似的ETF购买策略,效果会是目前的7倍。因为购买股票ETF和国债不同,国债可以到期赎回而ETF则只能在未来抛售。

鉴于日本央妈已经成为了40%企业的前10大股东,而像日经225指数离历史新高不足10%, 降低购买成本追求效益最大化是它们的首要考量目标 ,毕竟全国企业资产国有化恐怕不是他们中意的结局。

☆日银的经济展望报告☆

日银的经济展望报告每季度一次,上一次是在今年4月底, 当时日银删除了“预计2019年达成2%通胀目标”的措辞 ,随后日本央行行长黑田东彦解释称,专注于通胀实现的时间点不利于与市场的沟通,引发时点与政策相关联的误解。

不过这仍无法打消市场的顾虑认为达到通胀目标要比日银预期的更久。 日银在6月利率决议中也下调了CPI评估,预计CPI区间在0.5%至1.0% 。

据外媒消息称,日本央行本月货币会议可能承认, 通胀率可能在未来长达三年的时间里都无法达到目标值 ,这或将代表着该行过去数年提振通胀的努力宣告失败。同时, 他们可能将2018、2019和2020财年的所有通胀预期全线下调。

不过上一次日银上调了2018财年和2019财年GDP预测,并新增了2020财年GDP预测GDP为0.8%。总体而言,通胀可能仍旧是比较悲观,GDP若在美国贸易政策风险上下调那么对日元可能是双向打击。 日银对日元的态度

日元现在处于一个比较矛盾和尴尬的地方,一方面迫于美国方面的极限施压,(欧盟有操纵汇率之嫌),安倍曾声称:日银的宽松政策并不旨在让日元贬值。但是另一方面在美联储缩表,欧央行行将缩表之际,日元作为传统的套利货币,向全世界弥补两大央行缩表所造成的流动性窟窿。

否则三大央行同时收紧货币政策,日本在全球的套利货币反转,流回日本,那么全球金融泡沫恐怕都会有崩盘的危险。而且日本股市的繁荣,也是安倍经济学推动的,所以说日银不太可能对日元的主基调(主要是货币政策上措词的调整)进行过多评价。

换言之,目前日元的走强更像是市场上的情绪所为,因为日银通常被认为是最后一个开启加息大潮的主流央行, 那只要略有鹰派的言论都会被放大处理,因为他紧缩的空间是很大的,只不过需要择时进行 ,日元近期走强的趋势和逻辑都是经不起推敲的。

投行前瞻

☆摩根士丹利:日本央行不会改变货币政策方向,长端债券利率走高只是昙花一现;

摩根士丹利认为,由于日本通胀仍然远低于2%的目标,因此日本央行并不会改变货币政策方针。因此,就算近期有美债大举被抛售导致收益率曲线变陡,也将只是“昙花一现”。

摩根大通日本市场研究部负责人TohruSasaki认为,日本央行可能将允许10年期收益率涨至0.1%以上;日本央行的意图目前尚不清楚,这可能不意味着紧缩,可能只是让货币政策变得更加灵活。TohruSasaki预计,美元兑日元可能会继续下探至108-109附近。

☆野村证券:日本央行7月决议料难暗示正常化货币政策;

①野村证券指出,近期媒体报道称日本央行考虑在7月决议上调降2018财年和2019财年通胀预期,以对疲软的薪资增长和通胀做出回应,若如此,将为2018财年来第二次下调,此前于4月进行了一次调降;

②假如市场参与者们认为日本央行货币政策立场变得更为鹰派,那么日元极有可能再度升值,如年初一样;假如日元走强,那么当前低于1%的日本核心通胀极有可能承受更大下行压力,从而进一步压缩日本出口商们的盈利空间,进而可能导致经济复苏放缓,出于这个原因考虑,日本央行将难以在7月货币政策会议上暗示将迈向正常化货币政策。

☆法国兴业银行:日本央行将不会如预期般立即对QQE项目做出调整;

法国兴业银行称,日本央行将不会如预期般立即对QQE项目做出调整;近期日本10年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大幅波动,7月31日日本央行利率决议受到市场的格外关注;

但法兴经济学家并不预计日本央行将会对QQE(质化量化宽松)项目做出即时调整,因为通胀仍处于相对较低的位置,而且也存在日本央行下调通胀预期的可能性;

日本央行可能会增加部分收益率曲线控制的灵活性,这将有望消除低收益率与收益率趋平带来的副作用。

市场反应前瞻:

①情景一:日本央行维持现行政策不变,包括日本央行利率-0.1%,10年长期日债收益率目标在0,对于经济和通胀没有过多下调,也没有强调通胀可能在未来三个财年达不到预期。

如果此次利率决议是上述情况,那就是过于鸽派不符合市场预期,美元兑日元可能出现修复性上涨行情,因为之前所有的预期都发生了偏转,不仅没有紧缩货币政策想法,甚至也没有调整的意思,短线美元兑日元将面临上行风险。

②情景二(基本情境):日本央行维持QQE、YCC政策不变(主要不上调10年期国债目标收益率)但是:a.改变ETF的购买结构;b.调整80万亿日元的日本国债年度购买量目标的措词;c.日本央行下达指示,考虑在9月份进行政策的可持续性调整,以此让市场为未来的变化做好准备;d.承认通胀三个财年内无法达到预期,但保持经济增长预期或提高预期;以上情况四选一。

在上述情况下,决议料被市场解读较为鹰派,但仍未出乎多数交易者意料,料短线会提振日元使得美元兑日元下挫,短线可能重回110.5这一前期低点,不过也需谨防市场的预期消化,因为这些选项都在市场的预计范围内。

所以美元兑日元探底回升可能是绝佳布局良机,详情请看《美日六连跌》笔者曾在上周四喊介入美日短多当时只有110.65。

③情景三:日本央行维持货币政策不变但:a.日本央行可能会上调目标收益率,此举会导致日元出现最大幅度的上涨;b.取消或者调降80万亿日元的日本国债年度购买量目标;c.调高通胀和经济预期。这三种情况发生,就是黑天鹅事件,是笔者认为最小概率的事情,如果真的是这样日元恐出现暴涨,可能最终看向108.8位置附近。

技术分析:

美元兑日元如果从周线级别看,很明显三周前就突破了15年6月初起三年多的下降趋势线的压制,上周只是借利空消息回踩。

目前均线虽黏合未呈现明显的多头排列,不过13日均线上传55日均线金叉,为多头讯号,只要不跌漏13日均线支撑,回调都是买点,MACD指标呈现鸭子张嘴的形态,意为加速上涨。

值得留意的是,从104.56开始有一根上升趋势线,本周初的位置略有跌漏,所以如果日银如笔者所料偏鸽派,当心美元兑日元的上行风险,最终本周收盘该货币对可能必须站回111.20以上,周线可能会出现下影线,时间对多方有利。日线级别看下方55日均线110.59支撑强劲,回踩皆是不错的买点,目前在0.236的黄金比例分割位置(104.56-113.17)有短线阻力,这也是本交易日迟迟难以越过的难关。

一旦越过上方先看112整数关卡,为7月19日长下影线的最低点以及7月20日长阴的半分位位置附近。

(美元兑日元日线图)

关于深度:为什么日本央行行长继任面临更严峻的挑战?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