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市场趋势转向的知识,其中也会对美联储宣布加息,其带来的影响可能有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美联储加息75个基点预期升温,股民该如何应对?美国解决债务问题无非三种办法:
1、通过大量印刷废纸,来逃避一部分债务。
打个比方,小明和你拿了一袋粮食,约好了下个月给你一两银子,但到了下个月,小明把银子分成了两份,再把其中一份加了白铜,然后送你,他是不是就逃避了半两银子的债务?
2、收回市场的流动性,再想尽办法,把去杠杆的压力转移给别的国家。
像小明这样的逃债行为多起来,粮食就需要更多的银子才能买到,这时候就得想办法控制债务,不然市场会混乱,比如很多人买不起粮食,很多被赖掉债务的人,就会变得贫穷,丧失消费能力,那市场的活力就降低了。
3、通过美元霸权,修改贸易规则,获取更高的利润,打压竞争对手。
当裁判下场踢球,裁判随时能决定谁进球,还能随时修改踢球的规则,这时候谁能踢得过裁判呢?美国的债务负担重了,就会开始下场踢球,大打贸易战,博取超额的收益率。
收缩流动性是啥?
一般有两种方式,加息和缩表。
加息,就是提高贷款利息啊,就是告诉你:现在借款的代价变大了啊,可别再随意借钱啦,借钱投资划不来,还是乖乖歇着吧。
所以加息以后,人们没兴趣借贷了,杠杆少了,进金融的钱就变少了,金融市场就降温了。
降息没有改变货币的总量,只是回收钱,以及控制债务叠加的速度,但缩表会改变货币的数量。
缩表直接缩的资产负债表。比如通过抛售债券等方式,卖出自己的资产,来回收美元。因为负债实际上就是美元,所以减少了负债,那么美元也减少了,流动性也就变少了。
但降温是有代价的啊,就像小明把10两银子当成100两用,如果有一天,小明被要求去把剩下90两还清,这时候小明能咋办?宣布破产呗。
大量像小明一样的人破产,被称为债务出清,会造成很多大影响,比如小明的员工没地方工作了,小明消费的商家少了收入……
为了防止这样的情况出现,美联储会想办法把危机嫁接出去,比如80s的拉美危机、90s的亚洲金融危机、2003年全球金融危机。
那这次金融危机,又多次加息,风险又会转接给谁呢?
美联储三年来再度开启加息周期,近期市场却出乎意料地大幅上涨。加息通常挤兑股市资金,只是因为资金预期靴子落地吗?
业内人士分析,面对40年的最高通胀,短短一年可能还有7次加息,加息之路才刚刚开启。此次美联储的加息周期将是史诗级的,市场影响不容乐观。
史诗级加息周期开启
3月议息会议上,美联储自2018年12月以来首次宣布加息,加息25个基点。
这次加息的背景是,新冠疫情爆发后,美联储在2020年3月紧急降息,一次性降至0-0.25%,利率又回到2008年底的零利率时代。
加息实际指提高联邦基金利率,该利率是美国银行和银行之间互相借钱时的利率。本次提高0.25%后,该利率目标区间提高至0.25%—0.5%。
如果这一利率升高,银行在给企业或个人放贷时的利率也水涨船高,此举可以减少货币供给量,降低通胀,但同时会给经济降温。
多数联储官员预测2022年将加息7次,较12月预期加息3次大幅提升,年底基准利率或升至2%。会后鲍威尔表示将于5月开启缩表,与上次会议表述一致。如果一年7次加息节奏,相较于上一轮3年9次的节奏,这将是一次史诗级的加息周期,成为美联储在沃尔克时期后,最猛烈的一轮加息周期。
为何市场不跌反涨?
这次加息在很多方面都像靴子落地,但时间轴放长一点看,市场已经提前消化了次此加息预期。本轮加息前一年期美债收益率累计上升1.3%,比过去8轮加息周期都高,美债已经完全提前计价了5次加息预期。
市场从1月开始获悉美联储加息意图,并进行了一轮提前调整。这次转变有不少惊吓意味,市场很快吸收了不利影响:道指在今年头两个月已经回撤近7%,受加息影响更大的纳指同期下跌12%。
另一方面,俄乌等地缘政治因素影响下,鲍威尔也在此次议息会议上不断释放乐观信号,意图降低加息会导致经济陷入滞胀的担忧。他认为美国经济陷入衰退的可能性很低,这与美联储在大幅收紧政策下,对失业率的乐观预期一致。美联储正逐步转向更加“常态”的金融条件,建立有助于维持经济增长的金融环境。
各种外部条件影响下,市场对于美联储首次加息幅度有所降低。2月,市场预期本次加息高达50个基点,甚至议息会议前会有临时加息。现实是,美联储并没有贸然提高50个基点,此次25个基点的变动与目前市场预期一致。美联储预期经济能够承受加息的乐观表态,叠加中国提振金融市场的承诺和俄乌和谈等消息,都刺激了短期的市场情绪。
正是多种外部因素背景下,从加息前2天到此后1天,标准普尔500指数上涨近6% ,创下2020年以来的最大涨幅。
未来加息节奏如何?
除了首次加息情况外,本次议息会议的另一大核心是未来紧缩的节奏,超出了部分市场人士的预期。
从美联储的表态来看,今年加息共七次,明年再加息四次,使美联储基金利率在2022年底达到1.9%,在2023年底达到2.8%。现在最鹰派预期假设利率将保持在2.8%水平到2024年,高于美联储预计的2.4%长期中性利率。
之所以选择如此鹰派的节奏,需要分析美联储现在的重心所在。从其核心职能来看,美联储一是控通胀,二是保就业,显然,美联储把重心转至如何控制40年来最高的通胀水平。
2月10日,美国劳工部发布的数据显示,未经季调的美国2022年1月CPI同比上涨7.5%,创40年以来的新高,连续第二个月突破7%,这一通胀远超2%的温和水平,给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了显著不利影响。
另一方面,在就业前景上,现在考虑的不是失业而是供应不足。鲍威尔指出,目前劳动力市场的供需极度失衡,职位空缺远超失业人数,供需差距达到 历史 性水平。由美联储引领的财政紧缩政策预计可减少劳动力需求过剩及相关的薪酬增长,不会对当前的就业状况和失业率造成影响。
周期下靴子难言落地
富达国际宏观及策略资产配置全球主管Salman Ahmed表示:美联储加息25个基点正如预期,然而主要的变化在于点阵图的重大转变,当前的点阵图中值显示,预计2022年将加息7次。
不过,Ahmed认为,美联储在今年最终将加息3或4次,但伴随十分鹰派主张的紧缩政策将会影响经济增长。俄乌冲突上升导致了滞涨的担忧,央行在本轮周期内仍将继续退出宽松政策,因此进一步为资产市场带来了不利因素。从资产配置角度来看,仍对股票和信贷市场持谨慎态度。
中信建投则指出,首次加息和缩表指引符合预期,但在通胀实际回落前,联储紧缩步伐不会放慢,不排除更快节奏、更大幅度撤出宽松;同时,由于本次紧缩的被动成分较多,就业未必如联储预期的那样会持续强劲,市场的压制也很难系统性解除。目前仅仅是首次加息落地,鉴于通胀的不确定性,难言靴子已经落地。
此外,从经济增长基本面来看,尽管联储一再强调就业市场能够承受加息的负担,但为了稳定未来的通胀预期、降低眼下的通胀数据,都不可避免的要牺牲一定需求端的势头,经济和市场下行和波动难以避免,联储点阵图大幅调低今年美国经济的预测,从4%降至2.8%且未调高2023年预测,就是一大信号。
历史 加息周期对市场影响
从1970年来美国的8轮加息周期看,加息幅度在175至1530个基点,加息持续时间在11个月至51个月不等,表现差异较大,对美股等各类资产的影响也不尽相同。
国盛宏观分析指出,美股在首次加息后1-3个月大多下跌,但3个月后大多重新上涨;早期的加息周期开始后,美债收益率大多上行,但最近两轮加息开始后,由于市场预期较为充分,美债收益率均表现为下行。黄金价格在首次加息后短期内大多表现为上涨,但持续时间不稳定;中长期大多重新开始下跌。
高盛首席美股策略师科斯京也表示,在美联储最近几个加息周期中,首次加息后的三个月内,标普大盘会平均下跌6%。不过,首次加息后的六个月内回报率会转正至5%。
从最近一次加息周期看,2015年底,美联储开始一轮长达三年多的加息通道,连续加息九次。加息各年市场表现各异:2015年开启货币正常化首次加息,预期紧缩之下,标普500指数全年下跌1.8%。2016年,稳经济前提下,全年仅加息1次,标普500指数全年上涨8.5%。2017年,宽财政加紧货币共3次加息,标普500反而上涨19.4%。2018年紧货币叠加贸易战,全年加息4次,标普500大跌6.2%。
就过往经验而言,美国加息所带来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加息的步伐和幅度,其他宏观经济因素及其之间的互动也有着重要影响。目前,美国利率正常化未来的步伐仍然存在许多不确定因素,对美股和全球市场的影响也各异,市场走势并非仅仅加息这一信贷周期的变量在起作用。
本文源自中国基金报
会直接影响到世界格局,而且也会影响到国家之间的合作,也会影响各国之间的利益,会导致利益损失比较严重,会导致通货膨胀越来越严重。
9月20日,美联储9月货币政策会议拉开帷幕,会议结果将于北京时间9月22日凌晨出炉。
本次会议备受关注。一方面,刚刚公布的美国8月CPI数据超预期,导致市场对于本次美联储将激进加息的预期大幅升温,市场正严阵以待本次会议结果。另一方面,9月会议被视为一个关键节点,美联储或在本次会议上重新评估接下来的政策路径,本次会议公布的经济前景及利率方面的预测也将给市场提供美联储是否发生转向的观察窗口。
美联储只是减码购债,而并不是停止购债,缩减后的购买规模依旧比较大。缩债短期内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有限,不会造成大宗商品价格太大波动。而且,由于市场充分预期到了美联储的举措,大宗商品价格前期已经有所反映,后续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扩展资料
缩债是什么?
缩债指的是美国的Taper政策,是指美联储缩小购买债券的规模以及缩小美联储资产负债表的动作,与量化货币(QE)相反,Taper是经济危机后美联储执行货币政策的重要环节,目的是缩小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
缩债的影响
随着美联储缩债落地,后续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将对市场形成一定扰动。
对A股:此次美联储宣布缩债不加息在市场预期之内。由于美联储政策可预期性强,只要不发生突发性的重大变化,对A股市场影响不会很明显。
对大宗商品:
美联储只是减码购债,而并不是停止购债,缩减后的购买规模依旧比较大。缩债短期内对大宗商品市场的影响有限,不会造成大宗商品价格太大波动。而且,由于市场充分预期到了美联储的举措,大宗商品价格前期已经有所反映,后续影响基本可以忽略不计。
同时,美联储还未加息,暂时不会对大宗商品市场构成明显影响,短期不会改变原油、黄金等大宗商品的运行趋势。
社会经济发展越来越快,全球的经济也有非常大的变化,美国缩债的意思是放缓购买债务的规模以及速度,我们都知道,疫情对于全球来说都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在疫情发生以来美联储也是为了更好的保证经济不崩盘,所以才会采取这种货币政策的,我们也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去关注这件事情的发展,同时我们需要注意的是,在生活中一定要看好自己的钱袋子才行,只有这样才可以让我们的生活不受影响。
市场表现很强劲,直接触底反弹了,但不知道这种情况能持续多久。
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市场趋势转向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美联储宣布加息,其带来的影响可能有、美联储加息预期升温,市场趋势转向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