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分子心宣布完成超1亿元Pre-A轮融资,联想创投跟进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 原有的大型CDMO企业争相分拆业务,成立子公司,重点布局基因与细胞治疗以及核酸产品业务。资本也积极支持CDMO公司拓展新领域业务。
• 去年以来,多家与核酸技术相关的新锐CDMO公司诞生并获得融资机会。
• CDMO公司在不断优化CMC能力,以提高其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国内正掀起核酸药物研发热潮。据公开信息测算,国内核酸药物在研管线已过百项,产品涵盖类型广泛,包括小核酸药物、mRNA疫苗、CRISPER基因编辑、环状RNA 等,但多数产品尚处研发早期,获批开展临床研究品种仅10余个。
未来势必有更多项目向临床阶段推进,而CMC是过程中的一道重要关卡,它们将会如何迈过?
核酸CDMO蓬勃生长
解决CMC问题,通常有3条路径:自建生产基地、找大公司合作以及委托CDMO生产。3种方案国外均有核酸制药公司尝试:BioNtech寻找辉瑞合作;Moderna选择部分自主生产,亦与Lonza、Aldevron等CDMO开展合作;默克制药斥资7.8亿美元收购CDMO公司Exelead,加速mRNA赛道布局。
无论何种选择,其目的都在于跨越药物从研发到商业化的“死亡之谷”,需要企业从提高科研成果转化成功率、增加赛道竞争优势以及加速产品工艺开发进程等多个角度进行权衡,找出其中的最优解。
而当下国内核酸药物研发者,以新近成立的小型生物技术公司为主,成熟制药企业此前在该领域绝大多数未有涉足。这种情况下,药物如何生产为更优解,答案或与国外有所不同。
回看 历史 ,10年前国内首次生物医药创业潮兴起,参与者也做过类似选择,彼时国内制药工业基础更加薄弱。最终少数企业实现自建生产基地,与此同时,一批CDMO公司迅速发展壮大,承担了大量创新产品的CMC开发及产品生产任务,国内MAH制度亦是在那时推出并逐渐落地执行。
这一阶段被认为是CDMO公司发展的春天。目前A股及港股上市的数家CDMO公司,如凯莱英、药明康德、康龙化成、金斯瑞以及博腾制药等,其国内业务多在过去10年高速增长,过程中这些头部公司也逐渐占据CDMO市场的主要份额。
而随着核酸药物研发风起云涌,最近CDMO市场格局又出现许多新变化。
首先,今年3月一家新的CDMO公司和元生物登陆科创板,其主营业务为基因及细胞治疗技术服务。该公司2013年成立,直至2019年经营均处于大幅亏损状态。而2020年风口一来,公司CDMO服务收入飞升,其业绩迅速扭亏为盈,2021年公司继续盈利,实现收入2.5亿元、净利润5000万元。
同时,原有的大型CDMO企业争相分拆业务,成立子公司,重点布局基因与细胞治疗以及核酸产品业务。如凯莱英分拆的凯莱英生物,金斯瑞新成立的子公司蓬勃生物以及博腾制药分拆的博腾生物等,均主要瞄准这一业务方向。
资本也积极支持CDMO公司拓展新领域业务。
此前,高瓴资本曾在二级市场减持凯莱英股票,但今年3月又宣布与其子公司牵手,增资凯莱英生物25亿;高瓴去年还以2.75亿美元的价格将金斯瑞蓬勃生物20.68%股权收入囊中;另外,博腾生物亦在去年完成4亿元人民币A轮融资,获得国投招商、高瓴创投等多家知名机构联合注资。
去年以来,还有多家与核酸技术相关的新锐CDMO公司诞生并获得融资机会。今年4月,楷拓生物宣布完成数千万美元A轮融资,这是该公司继2021年下半年完成天使轮融资后的又一轮新融资。楷拓生物2021年6月成立于苏州BioBAY,目标是提供以质粒和mRNA平台为主要优势的核酸技术全产业链CDMO服务。
另一家同样2021年刚成立的CDMO公司欧利生物,也于今年5月宣布完成数千万元Pre-A轮融资,该公司介绍中表示,将专注提供核酸药物的一站式CDMO服务。
从上述举动看,CDMO已嗅到核酸药物带来的新发展机会,准备大干一场。而研发企业也有意愿与CDMO开展合作,部分核酸药物领域的领先公司及关键产品,已在联手CDMO共同推进产品商业化进程。
瑞博生物是国内小核酸药物研发方面,获得临床研究批件最多的公司,且有产品进展到Ⅲ期临床阶段。去年瑞博生物与凯莱英牵手,计划在天津建设小核酸原料药公斤级商业化生产基地。另外,金斯瑞蓬勃生物也与艾博生物及沃森生物,就mRNA疫苗项目ABO-028M的BLA申报及商业化生产达成合作,ABO-028M是国内研发进展最快的mRNA新冠疫苗。此外,还有博腾生物也与恺佧生物达成mRNA药物研发、生产战略合作等。
去年刚成立的楷拓生物同样表示,其也有多个合作项目正在推进。“公司成立后的发展速度远超预期,楷拓现在接洽的项目涉及DNA疫苗、mRNA疫苗、细胞治疗、基因编辑、病毒载体基因治疗等多个方向。”楷拓生物总经理任科云博士说。
核酸药物同样绕不开GMP
细究CDMO核酸领域业务增加的关键原因,离不开药品注册申报对GMP的要求。
任何药物在上市前均需完成临床研究及注册申报,期间监管部门会对产品的均一性及质量的可控性提出要求,核酸药物也不例外。《新型冠状病毒预防用mRNA疫苗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试行)》中即提出,临床样品应在符合GMP的条件下生产,同时提到要对工艺稳定性及批间一致性进行分析评价。
“质粒的状态和质量,会影响质粒转染细胞的效率,进而影响核酸药物的治疗效果,有时治疗中出现的一些额外毒副作用也与质粒的质量较差有关”,因此任科云提到,法规对用于治疗产品制备的质粒生产有严格要求。
“生产中要对质粒浓度、质粒线性化酶浓度、孵育时间、温度等严格控制,还需要提供构建和制备转录模板质粒的详细信息和步骤、鉴定及确证方法等。另外法规还有一些细节方面的要求,如不能使用含有动物源的培养基,不能含有抗生素等。总之,要保证生产出来的产品高纯度,高质量、高度均一,另外还要保证批间稳定性。”任科云说。
很显然GMP的要求与实验室是截然不同的,因此研发人员也容易对产品质量的认知产生一些偏差。
2020年,FDA发布了针对于先进疗法的CMC指南,目的在于规范细胞与基因治疗药品的CMC问题,结果当年就有14个药品由于CMC问题被推迟上市,导致投资人亏损超60亿元。EP Vantage在对2017~2018年5月期间所有公开的FDA完整回应函(CRL)分析也发现,其中不少CRL剑指生产质量问题,同时研究表明小型制药公司更容易收到CRL。国内也有新闻报道一些细胞与基因治疗产品,因为CMC问题,临床研究申请即被监管部门拒绝。
“不论IND还是NDA申报,速度都非常重要,但对产品工艺和质量的把控,需要很长时间的累积。尤其一些特殊产品,如序列较长的核酸药物等,如何为这样的序列匹配载体,并选择能够稳定表达的菌种,都需要相应的实践经验。”任科云结合自己过往在核酸药物方面研发的经验,认为创新公司短期内完成这样的工艺开发及优化存在较大难度。
另外,他提到小试工艺确定以后,还要进一步考虑中试及放大过程的工艺要求。“CDMO公司在这方面有更多经验积累,能做到快速将产品推向IND的同时,进一步帮助产品顺利推进到临床后期,甚至可以为后续商业化生产提供一站式服务。”
有业内人士观点指出,不少获得突破性疗法认定的产品,在NDA申请时收到FDA对CMC方面的担忧,原因可能在于产品研发加速,相关企业缺乏足够时间完善CMC研究,这也提示研发公司要早做准备。
追求CMC技术革新
CDMO公司也在不断优化CMC能力,以提高其自身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金斯瑞蓬勃生物正迅速扩大产能规模。去年12月,公司占地6400平方米的质粒商业化GMP生产车间投产,今年1月新的34000平方米质粒病毒商业化GMP车间又已奠基,其提到该车间将按照FDA、EMA和NMPA的cGMP要求设计和建设。
楷拓生物通过装置研发,实现可产业放大的质粒连续裂解工艺,并通过优化稀释倍数、裂解比例、裂解时间、中和时间等关键参数,可使连续裂解工艺的裂解效率稳定在90%以上,宿主DNA(HCD)在粗纯后控制在0.5%的水平。在mRNA合成方面,楷拓生物已建立易放大的高加帽率mRNA工艺平台,其可有效减少双链RNA等具有强烈非特异免疫源性的杂质,同时提高mRNA的完整度,且实现物料成本大幅降低至优化前的1/5。另外楷拓还在着手攻克LNP递送技术的专利壁垒,并逐步 探索 环形RNA等新一代产品的生产工艺开发。
不过当下核酸药物领域的CDMO仍处于群雄并争状态,各家公司尚未在业内形成稳定的技术口碑,未来随着行业继续发展,它们的特点可能会逐步显现。
而两方面案例的出现,将会进一步确立它们的行业地位:一方面是产品成功在国际上完成临床研究申报,国内核酸药物研发公司的创始人不少手握国际前沿技术,应当会将全球申报作为产品的关键开发策略考虑;另一方面是成功支持产品完成Ⅲ期研究乃至商业化生产,Ⅲ期研究之后的阶段对GMP工艺的一致性、稳定性和质量控制等的要求会愈发严苛,也给CDMO的技术提出了更强的考验。
应该说国内核酸药物CDMO企业都还在自我证明的道路上。
总第1636期
小米旗下新国货会员制电商平台有品有鱼宣布将于2022年3月17日终止运营,届时用户将无法访问有品有鱼App及小程序。官方表示,将为在有效期内的有鱼会员免费赠送“小米有品UP会员”,以便用户能继续享受小米有品提供的会员服务;关于用户账户内的个人虚拟资产,官方将提供相关的解决方案。
拼多多启动“2022多多新国潮”行动
日前,拼多多宣布正式启动“2022多多新国潮”行动,同时联合美的、上海家化、立白、君乐宝、格兰仕、顾家家居、鸿星尔克、谭木匠、艾莱依、薇诺娜等百余家国产品牌共同上线首季“新国潮消费季”。在首季消费季期间,拼多多将至少投入10亿级别的流量资源对新国潮品牌进行专项扶持,百亿补贴也将对入围的品牌、商品进行全覆盖。
得物回应直播产品抽样不合格:系商品标识标注不合规
根据品牌方提供的信息,商品本身的产品理化指标和安全性方面符合国家标准。得物后续会加强对商品标识的巡查和抽检。一旦发现问题,会及时对有问题的品牌进行处理。据了解,此前,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电商直播平台销售商品进行抽检。抽查结果显示,得物平台抽样不合格率为50%。
奈雪的茶2021年线上订单占比超7成线上订单数同比增64%
奈雪的茶日前发布的《2021年大数据报告》显示,2021年,奈雪共推出105款新品,平均3.5天推新一次。过去一年中,奈雪线上点单占比超7成,线上订单数相比2020年增加64%。截至2021年12月31日,奈雪的茶会员数超4300万,较上年年末增长44%。其中奈雪最受欢迎的饮茶吃包组合是霸气芝士草莓和草莓魔法棒,一年中有41.3万份订单,成为消费者最喜欢的搭配。
蛋壳公寓关联公司被强制执行1712万元
天眼查信息显示,2022年以来,蛋壳公寓关联公司青梧桐有限责任公司新增多条被执行人信息,执行标的分别为1086309元、7782080元、8251999元,执行法院均为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关联案件为相关买卖合同纠纷。截至目前,该公司被执行总额已超1969万元。
Meta旗下虚拟现实公司Oculus遭反垄断调查
据悉,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FTC)和多个州调查了Meta公司(原Facebook)旗下虚拟现实头戴技术设备商Oculus的竞争行为。作为调查的一部分,FTC和以纽约为首的几个州最近几个月对制作Oculus应用程序的外部开发者进行了调查。(财联社)
叮咚买菜:2021年预制菜全线产品销量同比增长300%
日前,生鲜供应链企业叮咚买菜发布了《2021年度消费趋势报告》。数据显示,2021年,叮咚买菜预制菜全线产品销量同比去年增长300%,包含预制菜的订单在整体订单的渗透率已经超过40%。另外,在购买预制菜的用户中,超过70%的用户年龄在35岁以下。时间上,工作日和周末的预制菜订单占比分别为66%和34%。据了解,叮咚买菜的预制菜系列目前共有超1000个SKU,去年一年预制菜系列全国区域销量超1亿份。
统计局: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0884亿元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全国网上零售额130884亿元,比上年增长14.1%。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08042亿元,增长12.0%,占 社会 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24.5%;在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中,吃类、穿类和用类商品分别增长17.8%、8.3%和12.5%。
私域SaaS“星云有客”连续完成两轮融资 筹资4000万元
私域SaaS“星云有客”宣布连续完成天使轮及Pre-A轮合计4000万元融资,其中天使轮由初心资本领投,联想创投跟投,Pre-A轮由云曦一号和联想创投领投,初心资本跟投。
据了解,星云有客为国内私域一体化智能营销解决方案提供商,于2021年9月正式上线。星云有客可通过连接各个主流电商平台上的数据,用大数据的算法将用户公域信息整理成用户标签,方便企业构建统一的会员体系。(36氪)
即饮饮料品牌有饮NOD完成Pre-A轮融资
即饮饮料品牌有饮NOD完成Pre-A轮融资,投资方为璞瑞基金Proterra Investment(领投)、临沂宏鹰。据了解,有饮NOD是一家即饮饮料品牌,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No Ordinary不平凡”的即饮饮料。有饮NOD首先推出了“好味水”系列产品。该系列0糖风味水主打天然成分,以天然的甜叶菊提取物(甜菊糖苷)作为甜味的主要来源,同时添加真实果汁,还原真实的橙花与橙、日向夏橘、热带芒果三种口味。
融资情况: 2020年1月6日,进口海鲜零售供应链公司食务链完成了数千万元人民币的B轮融资,投资方是由顺丰、申通、圆通、中通和韵达五家龙头快递企业共同成立的蜂网投资领投。
事件概要: 食务链主攻方向是进口海鲜B2B,建立了自有品牌寰球渔市,打造出冻虾单品,快速杀入了c端市场。目前食务链搭建起的全球40+国家的生鲜直供网络,拥有100+的海鲜品类,平台年交易规模超20亿。
食务链本轮融资将主要用在三个方面: 继续深耕于供应链上游;全面优化供应链,提高成本的优势;加大品牌的投入,扩大企业的规模及影响力。
点评: 中国生鲜的进口量每年大致保持40%的增长速度,但海外生鲜供应链上下游两端的价格敏感度很高,供应链企业成本控制能力十分的关键。在借助蜂网的投资强大物流基因下,食务链物流水平未来将要得到快速的提高。
融资情况: 2020年1月9日,社区生鲜团购电商平台十荟团表示已完成新一轮的融资,这次融资的金额是8830万美元,投资是阿里巴巴、渶策资本、愉悦资本、启明创投、真格基金以及华创资本。
事件概要: 此前十荟团和“你我您”合并,被称为社区团购合并的第一案,合并之后的十荟团的月销售额为5亿元,覆盖了超过50个城市。这次融资,十荟团将会用于增大供应链与技术方面投入,深化产业链的建设,在下沉市场上加速布局。
点评: 本轮融资的亮点在于阿里,电商基因和社交基因的相互融合,未来的十荟团必会势如猛虎。而阿里在生鲜领域的布局大开大合,以资本将银泰、苏宁、三江购物、百联集团、联华超市、新华都和高鑫零售等收入麾下;用盒马鲜和菜划算亲下战场,阿里对于生鲜行业是势在必得。
融资情况: 2020年1月9日,社区生鲜团购电商平台十荟团表示已完成新一轮的融资,这次融资的金额是8830万美元,投资是阿里巴巴、渶策资本、愉悦资本、启明创投、真格基金以及华创资本。
事件概要: 此前十荟团和“你我您”合并,被称为社区团购合并的第一案,合并之后的十荟团的月销售额为5亿元,覆盖了超过50个城市。这次融资,十荟团将会用于增大供应链与技术方面投入,深化产业链的建设,在下沉市场上加速布局。
点评: 本轮融资的亮点在于阿里,电商基因和社交基因的相互融合,未来的十荟团必会势如猛虎。而阿里在生鲜领域的布局大开大合,以资本将银泰、苏宁、三江购物、百联集团、联华超市、新华都和高鑫零售等收入麾下;用盒马鲜和菜划算亲下战场,阿里对于生鲜行业是势在必得。
融资情况: 2020年2月25日,主打冻品b2b配送的冻品到家,完成了3500万元的A3轮融资,本轮是梅花创投领投,不惑创投和魔量资本跟投。
事件概要: 冻品到家是专门为b端餐饮商家提供冻品食材的一站式服务,活跃的用户超过了 8000 家,下单用户的次月复购率稳定在85% 以上,2019年全年的营收超过了5亿元,本轮融资冻品到家将会主要用于加强对于上游工厂的整合赋能与市场扩张。
点评: 资方对于冻品市场非常的看好,冻品到家的全年盈利也是投资方的信心来源之一。冻品到家未来的主要方向是加快扩张的速度,抢在趋势的前面。
融资情况: 2020年3月9日,望家欢表示完成了6亿元人民币嗯B轮融资,资金已全部到账,本轮投资是美团点评战略领投,股东隐山资本继续跟投。
事件概要: 望家欢作为团餐食材配送赛道第一名,在规模、管理以及供应链等方面有着巨大的先发优势。在全国拥有着20万亩种植和养殖基地,并且获得了全国200余家食品品牌的总代理权。
点评: 美团此次投资望家欢是我国团餐供应链行业近年来最大的单笔融资。美团自己打造的美团买菜和快驴也加速布局了团餐配送。重资产重金的投入之下,团餐配送也将迎来大洗牌。望家欢带着巨大的资源和资金优势,将迅速形成全国性布局。
融资情况: 2020年3月24日,唯捷城配宣布完成了1亿元的B+轮融资,华润润湘联与基金战略领投,现有股东猎鹰资本继续跟投。
事件概要: 唯捷城配是一家B2B仓配物流的头部企业,针对社区生鲜渠道,唯捷城配实现了多温层、多城市和全渠道的仓配一体服务。唯捷城配与观麦一样一直以第三方的身份,持续为行业提供更多价值。新一轮的融资唯捷城配将会用于全国仓配网络的拓展完善与智能运营平台的持续升级。
点评: 华润润湘联与基金一直在积极布局供应链与物流等细分领域的龙头企业,已经投资蜀海供应链。这次融资除了给唯捷城配带来更加先进的管理体系以及更丰富的产业资源外,更重要的是未来唯捷超强城配能力与华润商超多年零售经验的结合。
融资情况: 2020年3月25日,冻品一站式服务平台“新冻网”完成了数千万元的pre-A轮融资,是由九合创投独家投资。
事件概要: 新冻网定位是冻品食材一站式的服务平台,品牌商在新冻网APP开设了旗舰店,新冻网平台提供仓库代储、冷链代配、线上运营以及线下拓客,通过四项核心服务完成了一站式交付闭环。本轮融资将会主要用于人才梯队建设、成立新仓以及信息化改造等。核心解决次终端采购的成本高、耗时长和获客难的问题,以及品牌商供大于求、商品同质化严重推广难、多年不能下沉渠道的问题。
点评: 冷冻食材是一个超过万亿的巨大市场,高毛利、高客单价、高附加值、高产品标准化、损耗少。但是冻品SKU数量庞大而且标准不一,上下游都十分的分散,信息不对称,销售成本高达了10%,物流与仓储的成本高、价格的波动大。中小型终端客户对于品牌无粘性和认知度低。冻网行业的经验丰富,资本的加码将会帮助其解决固有的痛点,得到更快升级与扩张。
融资情况: 2020年4月1日,农业运营商利农集团官宣完成了数千万美元的融资,投资方是海纳亚洲创投基金。
事件概要: 利农集团是知名的水培果蔬种植企业,迄今为止经已拥有了20个种植基地。利农集团通过自营产地+后置仓的P2C模式大幅提高了生鲜产品的质量和流通效率,利农一直为永辉、朴朴超市、沃尔玛以及大润发等头部的零售渠道提供服务。资金将会继续用于水培种植基地与产地后置仓的建设,完善其在珠三角与长三角的业务布局。
点评: 水培蔬菜受到资本青睐原因有三点:第一水培蔬菜的投入产比高,与国外投入对比,增加了实力;第二水培是高新农业,受到的关注度高,补贴的力度大,第三水培蔬菜为农业工业化做出了积极的探索。另外利农集团的P2C模式可以很好的弥补生鲜电商存在的质量和效率问题。
融资情况: 2020年5月11日,乐禾食品集团宣布完成了4亿元人民币的C轮融资,本轮融资是由美团龙珠资本和鼎晖投资联合领投。
事件概要: 作为中国领先的一站式食材的供应服务商,乐禾已经在食材配送、餐饮管理、净菜加工以及冷链物流等业务板块相当有竞争力。凭借着本次融资的资金,乐禾将会不断加大数字化经营、冷链基础设施改造以及人才等方面的投资,在两年之内在全国建立起300个标准的食品配送中心,通过自有的食材商流驱动市场化的冷链物流。
点评: 美团非常的看好团餐市场,近几年来团餐行业的整体营业收入增长将近30%,这里面暗藏巨大的食材配送机会,B/C两轮领投是对乐禾的行业地位与供应链资源的认可,在大资本加持之下,乐禾也将取得更高的毛利率空间。
融资情况: 2020年5月21日,预制菜研发和供应链平台找食材宣告获得了来自青松基金、零一创投的A轮、A+轮总计8000万人民币的投资。
事件概要: 找食材模式是“供应链+研发”,上游链接数千家预制菜加工厂,下游链接了b端餐饮,通过搭建了一套供应链+城市站的体系,实现预制菜在当日送达。成立仅仅一年,已经为500+供应商提供了服务,单月GMV超过了7000万元。这次A轮、A+轮融资将会主要用于销售网络的扩张、上游研发生态的建设、产品技术的补强和团队建设。2020年,找食材预计将会合作1000家预制菜加工厂,并且将服务范围覆盖到250个县城,目标的销售额过10亿。
点评: 受到今年疫情的影响,预制菜被更多的消费者所熟知,显然资本的反应速度也是很迅速。找食材成立一年就已经成绩斐然,团队实力也得到了认可。预制菜品的市场潜力非常大,目前相关企业也还比较少,可以说是机会很大。这里面暗藏巨大的食材配送机会,B/C两轮领投是对乐禾的行业地位与供应链资源的认可,在大资本加持之下,乐禾也将取得更高的毛利率空间。
生鲜市场虽然说前景很广,但是盈利难度也更大。无法挤进头部的玩家,很难获得资本的押注,在这条需要持续烧钱的路上就更加的艰难。一定坚持创新升级,为生鲜企业注入更加强大的数字化力量,助生鲜企业降本增效、跑赢盈利曲线。
关于分子心宣布完成超1亿元Pre-A轮融资,联想创投跟进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