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内容详情

华商基金孙伟:关注两大领域:医药和消费的简单介绍

2023-05-17 10 adminn8
华商基金孙伟:关注两大领域:医药和消费的简单介绍

站点名称:华商基金孙伟:关注两大领域:医药和消费的简单介绍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相关标签: # 华商基金孙伟:关注两大领域:医药和消费

官方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网 5118

进入网站

站点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华商基金孙伟:关注两大领域:医药和消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的区别

1、研究方向不同

理论经济学,顾名思义比较侧重于经济理论问题的研究。应用经济学,是比较侧重于实际应用的学科。

2、学科不同

理论经济学中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值得推荐,其他几个二级学科实际上属于冷门,报考人数很少。应用经济学中金融学和国际贸易学是极其热门的学科,财政学、产业经济学、数量经济学、统计学也广受关凳答注。

3、作用不同

理论经济学主要是为各个经济学科提供基础理论,这门专业是经济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发掘经济运行和发展的规律。应用经济学则主要是应用理论经济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国民经济各个部门、各个专业领域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的规律性等。

扩展资料:

应用经济学发展前景

应用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未来的职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和经济规划领域,不过也可能进入职业教育规划、地区和组织规划领域,会计和财政领域,统计部门,或者执行其他的管理职能。

除了大型工商业企业外,国民经济学毕业生通常也可以进入国家和国际性的政府机构和协会工作。当然进入银行及联邦和各州政府机构工作也不无可能。

应用经济学专业毕业的学生枣辩慧未来的职业主要集中在经济政治和经济规划领域,不过也可能进入职业教育规划、地区和组织规划领域,会计和财政领域,统计部门,灶团或者执行其他的管理职能。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理论经济学

百度百科—应用经济学

2022两会中有哪些提案让你觉得最接地气?

每年的这个时候的两会都是非常让人关注的,因为两会的提案很多都是跟老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我认为最接地气的天有春节假期延长、加重对买卖妇女儿童犯罪分子的量刑标准、免费医疗,最后一个就是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富人多交税。

第一个就是休假的问题。

春节假期不够休这肯定是很多人的痛点!但是其实不是这样的,因为我总是感觉所有的假期都是不够休的,都应该延长才对!

但是这也就只能去想一想,对于我们上班族来说,只能跟着国家的法定节假日去休息,所以现在有人大代表提出延长春节假期,我肯定是第一个同意的,相信不仅仅是我一个人,在座的各位肯定也都是举双手同意的,因为这个提议太接地气了,太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了!而且假期延长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消费,这样还能刺激经济增加,这肯定是一举多得。

第二个就是关于拐卖妇女儿童的问题。

现在这种情况有不少,而且他们还很猖狂,孩子对于每个父母来说都是最重要的,都是心头肉,别说丢了,就是磕磕碰碰都会心疼,所以这个提案对于每个家庭来说都是直接说到了心坎里,这种情况必须要严重处理!

第三个是免费医疗。

现在很多人的都好都是有啥千万别有病,不是说有病难受,而是去看病难受,真的是花钱如流水,一个小病好几百,以前一瓶点滴几十块钱,现在要好几百,真的是治好的感冒发烧的病,结果又来个穷病!所以作为一个文明大国,作为一个实力强国,我也认为不能让一个人因为贫困看不起病,也不能让一个家亩知庭因疾病而返贫,这是所有人的希望,更是一种大国的担当!

看过我不是药神之后就让我特别感动,因为看不起病的人实在太多了,什么时候这些人能够得到更好的治疗,什模贺么时候这些人的家庭能回归到正常家庭生活,我真的不希望因为一场疾病让家庭失去的奋斗的希望,所以这个提议真的太接地气了,也肯定是最受欢迎的提议了。

第四个是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

这个提案对很多收入中等的人来说肯定是非常好的,因为一般的阶层工资到手其实并不是很多,然后如果过了起征点,还需要交税,并不是不应该交税,而是这个钱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确实影响挺大的,所以适当提高起征点肯定会让更多家庭稍微富裕一些,对于富人来说,我只能从穷人的角度来说一下,确实应该多交一些,因为你们赚太多钱了!

两会的热点肯定还会持续,因为有太多关乎我们老百姓未来的内容,很多都可能决定我们未来的生活,希望旦耐派两会代表们能提出更多接地气的提案,让老百姓的生活更加的富裕。

钠离子电池:快速升温,从幕后到台前,坐拥资源和成本两大优势

1.1 锂钠同族,物化性质有类似之处

锂、钠、钾同属于元素周期表ⅠA 族碱金属元素,在物理和化学性质方面有相似之处,理论上都可以作为二次电池的金属离子载体。

锂的离子半径更小、标准电势更高、比容量远远高于钠和钾,因此在二次电池方面得到了更早以及更广泛的应用。

但锂资源的全球储量有限,随着新能源 汽车 的发展对电池的需求大幅上升,资源端的瓶颈逐渐显现,由此带来的锂盐供需的周期性波动对电池企业和主机厂的经营造成负面影响,因此行业内部加快了对资源储备更加丰富、成本更低的电池体系的研究和量产进程,钠作为锂的替代品的角色出现,在电池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

1.2 综合性能优于铅酸电池,能量密度是短板

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工作原理类似。与其他二次电池相似,钠离子电池也遵循脱嵌式的工作原理,在充电过程中,钠离子从正极脱出并嵌入负极,嵌入负极的钠离子越多,充电容量越高;放电时过程相反,回到正极的钠离子越多,放电容量越汪让高。

能量密度弱于锂电,强于铅酸。

在能量密度方面,钠离子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为100-160Wh/kg,这一水平远高于铅酸电池的30-50Wh/kg,与磷酸铁锂电池的120-200Wh/kg相比也有重叠的范围。顷陵巧

而当前量产的三元电池的电芯能量密度普遍在200Wh/kg以上,高镍体系甚至超过 250Wh/kg,对于钠电池的领先优势比较显著。

在循环寿命方面,钠电池在3000次以上,这一水平也同样远远超出铅酸电池的300次左右。

因此,仅从能量密度和循环寿命考虑,钠电池有望首先替代铅酸和磷酸铁锂电池主打的启停、低速电动车、储能等市场,但较难应用于电动 汽车 和消费电子等领域,在这两大领域锂电仍将是主流选择。

安全性高,高低温性能优异。

钠离子电池的内阻比锂电池高,在短路的情况下瞬时发热量少,温升较低,热失控温度高于锂电池,具备更高的安全性。因此针对过 充过 放、短路、针刺、挤压等测试,钠电池能够做到不起火、不爆炸。

另一方面,钠离子电池可以在-40 到80 的温度区间正常工作,-20 的环境下容量保持率接近90%,高低温性能优于其他二次电池。

倍率性能好,快充具备优势。

依赖于开放式3D结构,钠离子电池具有较好的倍率性能,能够适应响应型储能和规模供电,是钠电在储能领域应用的又一大优势。

在快充能力方面,钠离子电池的充电时间只需要10分钟左右,相比较而言,目前量产的三元锂电池即使是在直流快充的加持下,将电量从20%充至80%通常需要30分钟的时间雀键,磷酸铁锂需要45分钟左右。

2.1 资源端:克服锂电瓶颈

锂电池面临资源瓶颈,钠资源相对丰富。锂的地壳资源丰度仅为0.0065%。

根据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报告,随着锂矿资源勘探力度增加,2020年全球锂矿储量提高到 2100万吨锂金属当量(折合碳酸锂1.12亿吨),同比增长23.5%;若按照每辆电动车使用50kg碳酸锂测算且不考虑碳酸锂的其他下游市场,当前锂储量仅能够满足20亿辆车的需求,因此存在资源端的瓶颈。

分区域看,全球主要锂矿资源国锂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澳大利亚和中国增加较多,其中澳大利亚锂储量由2019年的280万吨提高到470万吨锂金属当量,而2020年中国锂储量则大幅提升50%至150万吨锂金属当量。

总体来看,智利和澳大利亚仍为全球前两大锂资源拥有国,2020年分别约占全球锂资源储量的43.8%和22.4%。

与之相比,钠资源的地壳丰度为2.74%,是锂资源的440倍,同时分布广泛,提炼简单,钠离子电池在资源端具有较强的优势。

锂价上涨带来企业成本端的扰动。

从短期来看,由于2021年开始锂的需求增长,而上游锂矿供给有所收缩以及去库存,锂矿以及锂盐价格在2020年见底,2021年上半年价格回升幅度较大;从长期来看,锂资源存在产能瓶颈引发市场对于锂价中枢上移的预期。

对于企业来说,长期稳定的原材料价格对于自身的正常经营意义重大,锂价的持续上涨可能加速企业寻找性价比更高的替代品的进程。

中国锂资源对外依存度较高。

中国锂矿主要分布在青海、西藏、新疆、四川、江西、湖南等省区,形态包括锂辉石、锂云母和盐湖卤水。

受制于提锂技术、地理环境、交通条件等客观因素,长期以来中国锂资源开发较慢,主要依赖进口;近年来随着下游需求增长以及技术进步,中国锂资源开发进度有所加速。

在不考虑库存下,2020年中国锂行业对外资源依赖度超70%,维持较高水平。

发展钠离子电池具备战略意义。

中国大力发展新能源 汽车 的目的除了降低碳排放、解决环境问题之外,减少对传统化石燃料的进口依赖也是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若不能有效解决资源瓶颈问题,发展电动车的意义就会打一定折扣。

除了锂资源外,锂电池其他环节如钴和镍也面临进口依赖以及价格大幅波动的难题,因此发展钠离子电池具备国家层面的战略意义。

2020年,美国能源部明确将钠离子电池作为储能电池的发展体系;欧盟储能计划“电池 2030”项目将钠离子电池列在非锂离子电池体系的首位,欧盟“地平线2020研究和创新计划”更是将钠离子材料作为制造用于非 汽车 应用耐久电池的核心组件重点发展项目;国内两部委《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坚持储能技术多元化,加快飞轮储能、钠离子电池等技术开展规模化试验示范。

钠离子电池已经受到越来越多国家的关注和支持。

2.2 材料端:凸显成本优势

正极材料

正极材料使用钠离子活性材料,选择呈现多样化。

正极材料是决定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的关键因素,目前研究和有量产潜力的材料包括过渡金属氧化物体系、聚阴离子(磷酸盐或硫酸盐)体系、普鲁士蓝(铁氰化物)体系三大类。

过渡金属氧化物为当前正极材料主流选择。

层状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2(M 为过渡金属元素)具有较高比容量以及其与锂电池的正极材料在合成以及电池制造方面的许多相似性,是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潜力得到商业化生产的主流材料之一。

然而,层状结构过渡金属氧化物在充放电过程中易发生结构相变,在长循环和大电流充放电中容量衰减严重,使其具有较低的可逆容量及较差的循环寿命。

常见的改善手段主要有体相掺杂、正极材料表面包覆等。

中科海钠采用了P2型铜基层状氧化物(P2-Na0.9Cu0.22Fe0.3Mn0.48O2),显著提升正极材料的容量水平,并且电池能量密度达到145Wh/kg;

钠创新能源采用的O3型铁酸钠基三元氧化物(O3-NaFe0.33Ni0.33Mn0.33O2)具有较高的克容量(超过130mAh/g)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

英国Faradion公司采用镍基层状氧化物材料,电池能量密度超过140Wh/kg。

磷酸钒钠是研究的主流方向之一。

聚阴离子型化合物 , Na[() ] (M 为可变价态的金属离子如Fe、V等,X为P、S等元素),具有较高电压、较高理论比容量、结构稳定等优点,但电子电导率低,限制了电池的比容量和倍率性能。

目前业界研究最多材料的主要包括磷酸铁钠、磷酸钒钠、硫酸铁钠等,并通过碳包覆以及参入氟元素提升导电性以及容量。

钠创新能源将磷酸钒钠作为重点研发的钠电池正极材料之一,中科院大连物化所已实现三氟磷酸钒钠的高效合成和应用。

普鲁士蓝材料具有更高的理论容量。

普鲁士蓝类材料,Na[()6] (为 Fe、Mn、Ni 等元素)具有开框架结构 , 有利于钠离子的快速迁移;理论上能够实现两电子反应,因此具有高的理论容量。

但在制备过程中存在结构水含量难以控制等问题,并且容易发生相变以及与电解质产生副反应导致循环性能变差。

辽宁星空钠电致力于 Na1.92FeFe(CN)6的产业化研究,理论容量高达170mAh/g; 宁德时代采用普鲁士白(Nan[Fe()6])材料,创新性地对材料体相结构进行电荷重排,解决了普鲁士白在循环过程中容量快速衰减这一核心难题。

钠离子电池在材料端拥有显著的成本优势。

由于碳酸钠价格远低于碳酸锂,并且钠离子电池正极材料通常使用铜、铁等大宗金属材料,因此正极材料成本低于锂电池。

根据中科海钠官网数据,使用NaCuFeMnO/软碳体系的钠电池的正极材料成本仅为磷酸铁锂/石墨体系的锂电池正极材料成本的40%,而电池总的材料成本较后者降低 30%-40%。

负极材料

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主要包括碳基材料(硬碳、软碳)、合金类(Sn、Sb等)、过渡金属氧化物(钛基材料)和磷酸盐材料等。

钠离子半径大于锂离子,难以嵌入石墨类材料,因此锂电池传统的石墨负极并不适用于钠电池。

合金类普遍体积变化较大,循环性能较差,而金属氧化物和磷酸盐材料容量普遍较低。 无定形碳为钠电池主流材料。

在已报道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中,无定型碳材料以其相对较低的储钠电位,较高的储钠容量和良好的循环稳定性等优点而成为最具应用前景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

无定型碳材料的前驱体可分为软碳和硬碳前驱体,前者价格低廉,在高温下可以完全石墨化,导电性能优良;后者价格较高(10-20万元/吨),在高温下不能完全石墨化,但其碳化后得到的碳材料储钠比容量和首周效率相对较高。

以亚烟煤、烟煤、无烟煤为代表的煤基材料具有资源丰富、廉价易得、产碳率高的特点,采用煤基前驱体制备出的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储钠容量约220mAh/g,首周效率可达80%,是目前最具性价比的钠离子电池碳基负极材料;但该类材料存在微粉多、振实密度低、形状不规则等特性,在电芯生产过程中不利于加工。

中科海钠以亚烟煤、褐煤、烟煤、无烟煤等煤基材料为主体,沥青、石油焦、针状焦等软碳前驱体为辅材,提出一种能够改善煤基钠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加工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方法,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能够得到微粉含量低、振实密度高的电池负极材料。

宁德时代开发了具有独特孔隙结构的硬碳材料,其具有易脱嵌、优循环的特性;比容量高达350mAh/g,与动力类石墨水平相当。

电极集流体皆为铝箔,成本更低。

在石墨基锂离子电池中,锂可以与铝反应形成合金,因此铝不能用作负极的集流体,只能用铜替代。

钠离子电池的正负极集流体都为铝箔,价格更低;根据中科海钠官网数据,使用 NaCuFeMnO/软碳体系的钠电池的集流体(铝-铝)成本仅为磷酸铁锂/石墨体系的锂电池集流体(铝-铜)成本的20%-30%。

集流体是除正极外,材料成本与锂电池差异最大的环节。

电解液

和锂离子电池相似,钠离子电池电解质主要分为液体电解质、固液复合电解质和固体电解质三大类。

一般情况下 , 液体电解质的离子电导率高于固体电解质。

在溶剂层面,酯类和醚类电解液是最常用的两种有机电解液,其中酯类电解液是锂离子电池体系的主要选择,因为其可以有效地在石墨负极表面进行钝化且高电压稳定性优于醚类电解液。

对于钠离子电池:

首先,目前主流的研发机构依然沿用了酯类溶剂,如PC、EC、DMC、EMC等,针对不 同的正负极和功能配方有所不同,且 PC 的用量占比高于锂电池;

其次,由于在醚类电解液中钠离子和醚类溶剂分子可以高度可逆地发生共插层反应,且有效地在负极材料表面构建稳定的电极/电解液界面,所以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最后,水系电解液也是新的研究领域之一,以水为电解液溶剂替代传统有机溶剂,更加环保安全且成本低。

在电解质层面,锂盐将换成钠盐,如高氯酸钠(NaClO4)、六氟磷酸钠(NaPF6)等。

在添加剂层面,传统通用添加剂体系没有发生明显变化,如FEC在钠离子电池中依然被广泛应用。

其他

隔膜方面,钠离子电池和锂电池技术类似,对孔隙率的要求或有一定差异。

外形封装方面,钠离子电池也包括圆柱、软包和方形三种路线。

根据各家官网显示,中科海钠主要为圆柱和软包路线,钠创新能源则三种技术路线都有。

设备工艺方面,与锂电池区别不大,有利于钠电池沿用现成设备和工艺快速投入商业化生产。

规模化生产后成本有望低于0.3元/Wh。

当前由于产业链缺乏配套、缺乏规模效应,钠离子电池的实际生产成本在1元/以上;政策的支持和龙头企业大力推广有望加速产业化进程,若达到当前锂电池的市场体量,成本有望降至0.2-0.3元/Wh,与锂电池相比具备优势。

3.1 钠离子电池重回舞台,研究热度升温

钠离子电池的研究始于1970年左右,最初与锂离子电池都是电池领域科学家研究的重点方向。

20世纪80年代,锂离子的正极材料研究首先取得突破,以钴酸锂为代表,和由石墨构成的负极材料组合,让锂电池获得了极佳的性能;让两者真正分野的是索尼在1991年成功将锂电池商用化并首先应用于消费电子领域。

锂电池商用化的顺利进行反向抑制了钠离子电池技术路线的发展,当时商用的锂离子电池循环寿命能达到钠离子电池的10倍左右,两种电池的产品性能表现相去甚远,锂离子电池获取了科学家和资本、产业的绝对关注。

2010年之后,由于大规模储能市场的场景逐渐清晰以及产业界对未来锂资源可能面临供给瓶颈的担忧,钠离子电池重新进入人们的视野。

之后十年时间,全球顶尖的国家实验室和大学先后大力开展钠离子电池的研发,部分企业也开始跟进。

包括国际代表Faradion公司、国内代表机构中科海钠和钠创新能源以及锂电池代表企业宁德时代等。

Faradion英国牛津大学主导的Faradion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全球首家从事钠离子电池研究的公司,15年开发出电池系统,材料为层状金属氧化物和硬碳体系。

之后多个国家也成立了相关机构和公司,例如法国科学院从15年开始开发磷酸钒钠电池,夏普北美研究院几乎同时开发长循环寿命的钠电池。

中科海钠

中科海钠成立于2017年,是国内首家专注于钠离子电池研发的公司,公司团队主要来自于中科院物理化学研究所。

2017年底,中科海钠研制出48V/10Ah钠离子电池组应用于电动自行车;2018年9月,公司推出首辆钠离子电池低速电动车;

2019年3月,公司自主研发的30kW/100kWh钠离子电池储能电站在江苏省溧阳市成功示范运行;2020年9月,公司钠离子电池产品实现量产,产能可达30万只/月;

2021年3月,公司完成亿元级 A 轮融资,用于搭建年产能2000吨的钠离子电池正、负极材料生产线;2021年6月,公司全球首套1MWh钠离子电池储能系统在山西太原正式投入运营。

在材料体系方面,正负极材料分别选用成本低廉的钠铜铁锰氧化物和无烟煤基软碳,电芯能量密度已接近 150 Wh/kg, 循环寿命达4000次以上,产品主要包括钠电池以及负极、电解液等配套材料。

钠创新能源

钠创新能源诞生于2018年,由上海电化学能源器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上海紫剑化工 科技 有限公司和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成立,技术团队主要来自于上海交通大学。

2019年4月,正极材料中试线建成并满负荷运行;2020年10月,公司二期生产规划基地建设;2021年7月,公司与爱玛电动车联合发布电动两轮车用钠离子电池系统。

在材料体系方面,公司在铁酸钠基三元氧化物方面研究较为深入,产品主要包括钠电池以及铁基三元前驱体、三元材料、钠电电解液等。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从2015年开始研发钠离子电池,研发队伍迅速扩大;2020年6月,公司宣布成立21C创新实验室,中短期主要方向为锂金属电池、固态锂电池和钠离子电池;

2021年7月,公司推出第一代钠离子电池,采用普鲁士白/硬碳体系,单体能量密度高达 160Wh/kg;常温下充电15分钟,电量可达80%以上;

在-20 C低温环境中,也拥有90%以上的放电保持率;系统集成效率可达80%以上,热稳定性远超国家强标的安全要求;

公司表示下一代钠离子电池能量密度研发目标是200Wh/kg以上。

在系统创新方面,公司开发了 AB 电池系统解决方案,即钠离子电池与锂离子电池两种电池按一定比例进行混搭,集成到同一个电池系统里,通过BMS精准算法进行不同电池体系的均衡控制。

AB电池系统解决方案既弥补了钠离子电池在现阶段的能量密度短板,也发挥出了它高功率、低温性能好的优势;以此系统结构创新为基础,可为锂钠电池系统拓展更多应用场景。公司已启动相应的产业化布局,计划2023年形成基本产业链。

3.2 剑指储能和低速车市场,潜在市场空间大

预计2025年钠离子电池潜在市场空间超200GWh。

根据上文分析,钠离子电池有望率先在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成本敏感性较强的储能、低速交通工具以及部分低续航乘用车领域实现替代和应用。

暂不考虑电池系统层面的改进(如锂钠混搭)对应用场景的拓展,2020年全球储能、两轮车和A00车型装机量分别为14/28/4.6GWh,预计到2025年三种场景下的电池装机量分别为180/39/31GWh,对应2025年钠离子电池潜在市场空间为250GWh。

钠离子电池作为二次电池重要的技术路线之一,在当前对上游资源紧缺度和制造成本的关注度逐步升温的情况下,凭借资源端和成本端的优势重新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

但由于钠离子电池本身能量密度较低且提升空间有限,因此在行业内更多地扮演新能源细分领域替代者的角色,有望率先在对能量密度要求不高、成本敏感性较强的储能、低速交通工具以及部分低续航乘用车领域实现替代和应用,对中高端乘用车市场影响十分有限。

在龙头企业的推动下,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进程有望加速。

行业公司:

1)布局钠离子电池相关技术的传统电池和电池材料企业。

尽管技术路线有差异,但传统的锂电龙头企业在资金和研发方面优势明显,对各种技术路线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钠离子电池相关技术也多有布局。

宁德时代、鹏辉能源,公司在钠电领域皆保持长期的研发投入,后者预计21年年底电池量产;杉杉股份、璞泰来、新宙邦,关注欣旺达、容百 科技 、翔丰华,上述公司在钠电池或材料领域皆有专利或研发布局。

2)投资钠离子电池企业的公司。

华阳股份,公司间接持有中科海钠1.66%的股权;浙江医药,公司持有钠创新能源40%的股权。

3)产业链重塑带来的机会。

钠离子电池的起量将带动正负极、电解液锂盐技术路线的变更,新的优秀供应商将脱颖而出。

华阳股份,公司与中科海钠既有股权关系,又有业务合作,生产的无烟煤是海钠煤基负极的重要原料之一,并且与后者合资建设正负极材料项目;中盐化工、南风化工,公司具备上游钠盐储备。

1)钠离子电池技术进步或成本下降不及预期的风险:

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还处于初期阶段,若技术进步或者成本改善的节奏慢于预期,将影响产业化进程,导致其失去竞争优势。

2)企业推广力度不及预期的风险:

当前由于规模较小、产业链缺乏配套,钠电池生产成本较高,其规模化生产离不开龙头企业的大力推广;若未来企业的态度软化,将影响钠电池产业化进程。

3)储能、低速车市场发展不及预期的风险:

钠离子电池主要应用于储能和低速车等领域,若下游市场发展速度低于预期,将影响钠电池的潜在市场空间。

——————————————————

请您关注,了解每日最新的行业分析报告!

报告属于原作者,我们不做任何投资建议!

作者:平安证券 朱栋 皮秀 陈建文 王霖 王子越

报告原名:《电力设备行业深度报告:巨头入场摇旗“钠”喊,技术路线面临分化 》

服务型消费品牌仍然稀缺,从 8 大消费趋势寻找“新物种”

2021,将是从“不确定”向“确定”开始转变的一年。

因为,让我们惶恐了一年之久的几个最大的系统性不确定:疫情、中美关系、国际形势,最近几个月开始变得确定。2020经历风浪的我们,将在2021迎来利刃出鞘的时刻。

接下来,我们将用一系列文章来复盘2020的创投热点(涵盖大消费、宏观经济、生物医药、硬 科技 等方向),梳理我们看好的方向与赛道,以及我们从中看到的未来趋势。展望的意义不在于判定终局,而在于一直保持思考和前进的状态。

2021,再难应该也不会比2020更难了。我们一起,手握中国时代机遇这张入场券,发现价值,推动创新,行稳致远。

作者:峰瑞资本合伙人 杨骁

大消费领域,从来不缺新故事,2020年尤甚。

刚过去的2020年,即使消费市场进入存量博弈,我们依然见证了消费品牌的“新物局迟种爆炸”。2020年,也是服务业线上化的拐点之年,服务业迁移到线上的趋势愈发明显。与消费、服务业的火热相比,文娱行业的投资在2020年降到了冰点。但是,我们看到,用户的精神消费需求正在进入爆发期,新的技术手段,也让 娱乐 方式越来越多样化。

整体而言,大消费领域2020格局变化背后,离不开技术、流量这两大核心变量。它们也同样是影响2021及未来几年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重点拆解消费品、文娱、服务业这三大方向的机会点,以下是初步结论:

/ 01 /

重塑消费品类的四个机会

整个2020年,消费领域都非常热。很多人都说,每个行业都有重做一次的机会。那么,2021年消费品类重塑的机会在哪里?我认为主要在四个方面:供应链与技术创新,新流量,线下品牌翻新和新消费场景带来的品牌机会。

第一,抓住供应链新技术产生国产品牌的新机会。

中国制造的供应链能力在质量上已经芦让得到了新一代消费者的认可,这一代生下来就在网上的消费者又对国货非常有认同,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文化自信。这两点加在一起就解决了一个品牌起步最重要的两个因素:质量自信和文化自信。

有了质量自信和文化自信作为基础,我们到哪里去寻找新的国产品牌?还是要看供应链新技术的普及,以及其与产业链的联动优化。

三顿半和信良记是我们多次提到的例子。不管是三顿半的冻干技术还是信良记的液氮低温速冻技术,都是原先在其他行业应用的技术,被普及到了新的行业和领域,在普及过程中又有了优化调整,从而带来这些新的行业的产品与体验升级,比如口味还原度更好、使用上更为便捷。

把原来存在的技术通过仔细琢磨、适配、升级,用到了新的产品和品类上,并实现工业化生产,这是消费品类重塑的较大一波机会。

接下来,我以化妆品、保健品、小家电这3个行业为例,看看供应链升级的机会如何发生?

化妆品行业使用的技术,早年完成了从简单提取到化学合成再到天然提取物的进阶,如今正在进行的技术升级则是转向生物技术应用。这种技术本身的升级,可能诞生新的品牌。

这类生物+消费的交叉学科项目,是我们峰瑞希望未来重点看的。因为,我们认为现在的创新几乎全是跨界的,突破性创新多发生在学科的交叉点上。

保健品和小家电的逻辑有些类似。

很多保健品现在有更好的功效,或是使用了新的成分,在技术升级的过程中还满足了消费者的 情感 需求。

如果说化妆品的供应链升级是自然升级,保健品和小家电的升级则更像是降维打击——原先使用场景严格受限的技术降到了更日常的地方。比如,原来是医药用的成分应用于保健品,原先在美容院使用的仪器开始家庭化。这都能让更多的人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更长久地享受到这些原先“更高级”的技术,从而带来新品牌的机会。陪腊局

比如,隐形眼镜作为风险类别较高的第三类医疗器械,在需求端、供给端、渠道端均呈现出从医疗用品到消费品化,从消费品化到快消品化的趋势。在这个赛道,峰瑞投资了隐形眼镜公司瞳学,瞳学旗下拥有可啦啦(kilala)、米塔塔(mitata)等多个品牌。自2020年5月起,瞳学超越海昌、博士伦,成为线上美瞳类目第一名,与此同时,目前它也是线上长周期抛和短周期抛类目的第 1 名。(点击链接《你的眼里有银河:一张图读懂「美瞳」的走俏 | 峰瑞研究所》,查看我们对美瞳市场的思考。)

总结一下,供应链升级带来的新品牌机会主要有三类:已有技术跨行业普及产生新的机会;行业本身供应链升级;技术降维应用。

第二,抓住流量变化,建立新品牌。

在上一波移动互联网爆发的年代,流量集中在少数几个互联网巨头手里。短视频平台、生活分享平台、直播平台的兴起,带来的是流量从大寡头向多个小寡头重新分配。这种趋势我们称之为“流量的分散与集中”。(点击链接《互联网注定会有下一个新平台吗?| 峰瑞研究所》,查看我们对流量变迁与新平台诞生的思考。)

如果流量过于分散,品牌不太好做;流量全都集中,品牌也不太好做。而现在的局面是,不同的流量平台互相竞争,竞争就必须开放,在开放的环境里,品牌才更有机会。

流量平台的分发逻辑,则给了品牌精准起步的机会。如今人工智能+大数据的推荐算法降低了品牌在最开始寻找目标客户时的获客成本。无论是用新媒体,还是用私域流量,品牌比以往都更容易接近它的目标用户,这对品牌“从 0 到 1 ”无疑是利好的,你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找到你的用户并完成产品的快速迭代。

此外,内容平台的崛起,也给了消费品牌新的发展契机。哪怕你没有很多预算,也有机会因为一个爆款内容就火了,这在整个生态系统中是非常重要的改变。

这就是平台红利。凡是内容化的平台,刚开始时内容基本都会偏 娱乐 ,慢慢地就会过渡到知识性内容,这就非常有利于品牌的塑造。换句话说,解释性内容适合品牌塑造。一是可以讲品牌故事,二是能够解释产品中那些相对复杂的、需要理解的东西。比如,一个保健品为什么好用?挑选红酒有什么门道?

峰瑞2020年投资的回形针就很擅长通过视频表达来讲复杂的原理。比如,新冠病毒是如何发生和传播的,三顿半用到咖啡里的冻干技术是怎么回事,人工智能的底层逻辑是什么。

如果消费品牌自己输出内容的时候,能够像回形针一样,用合适的展示和解释方式,把原来那些难以描述,或者消费者难以分辨优劣势的产品说清楚。比如为什么好?哪里好?和其他同类产品如何区分?这是很大的机会。

除了用视频去 360 度展示产品,有些品类还能引入一些互动销售的玩法,比如说直播。现在几乎每个品牌都在开直播,既能带货又能做客服。文玩就是个很适合用直播来展示的品类,它是非标品,主播可以一边展示文玩,一边讲解,一边解答消费者的疑问,这类商品比其他的品类更需要直播。

总结一下,得益于短视频平台、生活分享平台和直播平台的崛起与发展,传播、决策、导购等环节的效率被大幅提升。而在这一波效率升级的浪潮中,存在新品牌成长的时间窗,尤其在某些垂直品类里。

第三,线下品牌翻新。

从线上成长起来的品牌辐射到线下,已经成为线上新品牌的必然选择。从消费者的角度,新品牌铺线下能给消费者带来“即时满足感”,尤其是即饮、即食类。苏打水、冰淇淋等都属于这一类。

以钟薛高的冰淇淋为例,你当然可以线上下单囤货,但是现在你在附近的便利店、超市也能买到,消费决策的流程就会更短一些,也就更容易转化购买。这其中也衍生出一些其他的机会,比如品牌前置仓。

“线上看到,线下能即时买到”这件事,对新品牌的价值自不必说,对线下商家来说也很有吸引力。

一方面,线上网红产品把整类产品价格带起来,能提升线下渠道商的毛利。还举雪糕的例子,原先线下渠道卖得最贵的可能就是梦龙,一根只卖几块钱,现在钟薛高一下子把单价拉到 15 块左右,对线下的商家来说,伴随着价格带上升,毛利就更高了。

另一方面,新鲜品牌能带来货架红利。引入用户喜欢的线上品牌,对商家来说可以起到引流作用。这样的线下翻新机会,对线上已经有一定知名度的新品牌来说,也是新的增长引擎。

第四,新消费场景。

这里说到的新消费场景,指的不是货,而是新的消费业态。当下,我们已经看到的趋势是,很多体验展示型产品在新的消费场景里发展得如鱼得水。

比如说峰瑞投资的饰品品牌 ACC超级饰 ,线下店面的布置很有讲究。镜面和灯光的组合,色彩和光线的魔力,让消费者在店里选饰品的时候,有种整体 blingbling 的感觉,很容易上头。所以,饰品是在线下门店里卖得更好,我们把这个叫做新消费场景。

ACC超级饰的武汉、广州门店,顾客在挑选饰品。

品类不一样,新的消费场景也不一样。比如“三坑”(汉服、JK、Lolita)体验馆就是一种新业态,可以试穿,可以拍照。再比如低度酒,在线上就只是卖货,在线下就不一样了。前段时间,我们去看了一家酒馆,整个场景非常适合低度的茶和酒的消费。此外,VR 体验馆、密室等等,也都是新的消费场景。

我们觉得这些新消费场景里也蕴藏着一些机会,但前提是要处理好线上线下的联动逻辑,还要处理好开连锁店的标准化问题。

/ 02 /

文娱行业的三个机会点

任何一个占统治地位的社交、通讯工具发展到了上限后,就会有新的挑战者出来。Instagram和Snapchat之于Facebook,微信之于QQ,都是如此。

新社交平台崛起的原因之一,是代际差异的存在。每一代人在不同的社交和通讯工具中,有不同的偏好和选择。每一代人生活方式的不同,也会导致他们可能喜欢不同的品牌。

新社交平台的核心,在于内容生产方式的差异。举个例子,微博拼的是写段子的能力,抖音拼的是做视频的能力,知乎拼的是回答问题的能力……不同的平台,激发不同的内容创作方式。

从段子到视频,从弹幕到对话体小说,这些完全不同的内容创作方式和内容平台,是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当前一代平台的流量已经接近上限,就一定会有新的形式出现,以服务新一代的消费者。具体是什么样的新形式?什么样的新形式能够起来?我们没有确切的答案,但这是我们可以去关注的方向。

这是我们看到的一类机会:流量变化与新人群带来的机会。

接下来,我们再看,是什么力量在驱动它?

我认为主要是新技术驱动计算平台升级,会带来新的 娱乐 方式。这是第二类机会。

一个例子是以虚拟主播、虚拟偶像为代表的虚拟形象。2020年,各种真人明星翻车、塌房事件,给了虚拟形象一个绝佳的窗口期。虚拟形象背后最核心的两个技术是动作捕捉和建模,当下,我们处在动作捕捉技术变革的拐点——动捕的手机化。

从前,光学动捕和惯性动捕,都非常贵,可能一套下来就是几十万到几百万,同时还需要有一个非常大的场地空间来支持光学动捕的拍摄,这些成本对大多数初创公司来说都是极高的,甚至难以承受。

但是,随着苹果这样的大公司进场,以及 AI 算法的迭代,通过普通手机摄像头就可以实现动捕成为可能。所以,我们判断针对未来会有相对应的合理成本的技术解决方案,来降低动捕的成本和门槛,来促进虚拟偶像的内容供给增加。

峰瑞已投企业虚拟影业正在这个方向 探索 。公司通过使用传统的3D CG技术和动作捕捉技术,并利用抖音和B站等新人群聚集的新媒体,来生产新形态的内容。

再举个例子,新的传感器,带来新维度的数据,催生新的 娱乐 体验。回顾手机 游戏 的发展过程,能便于我们理解这个逻辑。

按键式手机的时代, 游戏 体验相对简陋,当 iPhone 一代横空出世以后,就诞生了《愤怒的小鸟》这样的爆款。因为可以触摸的手机屏幕,极大地增强了 游戏 的体验。我们只要滑动手指,就可以在手机上玩 游戏 了。从那以后,大家突然意识到手机除了作为通讯工具,还能用来 娱乐 。

这个 娱乐 工具的特性是便携,你我随时都带着它,随时都要用,我们花在它上的时间可以碎片化。便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 游戏 行业飞速发展,如今市场规模超千亿美金。

现在,苹果手机又增加一个新的传感器——Tof摄像头,它会不会产生新的 娱乐 或其他机会?

新技术带来新 娱乐 方式的例子还有无线蓝牙耳机及其他可穿戴设备的普及。

我们的第三个观察是:现在回过头来看,很多交互方式会先从 娱乐 入手,应用在人最本质的需求上,再慢慢延展到大众商业上。

举个例子,直播在中国最早是从PC时代的真人互动视频聊天室开始的,后来发展到映客、YY 这样的秀场直播, 再到最近两年火起来的电商直播,直播用十多年的时间,从一个 娱乐 工具变成做生意的方式。

顺着这个逻辑,我们也可以去思考,哪些 娱乐 方式还没有运用到商业里,或许就能找到新的创业机会。

/ 03 /

服务业升级,为什么开始有机会了?

开头提到,2020年可能是服务业线上化的新起点。

在我们看来,服务业升级的前提条件是从业者的素质升级。现在,线下服务业的主力军是 70 后,和之前的从业者比,他们能够更熟练地使用智能手机和网络,而且他们也有更好的阅读和沟通能力。这让他们能够成为服务业线上化的关键组成部分。

其次,当下发达丰富的数字化工具,有助于提升服务行业的标准度。这些工具能够让已经有一定数字化基础的劳动者在前端完成数据的采集,中后台再去做标准化入库,整个服务流程的 SOP 就更好做了。

此外,不管是小程序、公众号,这些服务的线上入口,能够帮品牌和消费者搭建起更长期的连接。原先你要让消费者使用你的服务,要么贴小广告,就是发名片,消费者大概率把名片塞在写字桌的玻璃板下面,或是粘在冰箱上,需要用的时候看到了就能找到你,想不起来就算了。后来,很多服务品牌做了自己独立的App,然而让人为了一个服务下载一个app的成本也很高。通过小程序、公众号等轻应用提供服务,对新兴品牌来说,更能在早期黏住用户,顺利起步。

我们现在去观察市场,服务型的品牌仍然稀缺,更多的还是渠道型的品牌,比如 58 同城。我们认为,服务型的品牌模式尽管很重但有大机会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流量巨头没有办法直接垄断。

比如说,外卖平台很大的一个竞争力,就是线下骑手的管理;打车平台一个很大的本事,是线下司机的管理;类似地,快递平台要做好线下快递员的管理。

不论是打车、外卖、快递,几乎所有“线上撮合、线下收尾”的商业模式,因其服务交付环节在线下,都不是纯线上闭环的流量巨头们能直接轻松复制的。

我们看好服务业升级的机会。在家装服务领域,峰瑞于2020年投资了益鸟 科技 。益鸟 科技 专注家装后市场,为用户提供墙面翻新、防水堵漏和局部改造等服务。益鸟 科技 的工人年轻化程度较高,最年长的工人都是70后。益鸟 科技 还建立了标准化系统和人才输出体系,能够为用户提供稳定、标准的服务。

我们倾向于认为,服务行业的创业者,如果能同时做好两件事:管好人,做好服务,就有机会。服务业升级确实辛苦,但和教育、金融、医疗等其他服务业一样,它做好了会非常厉害,它越好越大。

总结

1. 消费品重塑的新机会:

2. 文娱行业的新契机:

3. 服务业升级迎来拐点:

互动

哪些 娱乐 方式还没有运用到商业化里,有机会带来新的消费机会?

欢迎你在留言区分享见解。

招商证券怎么查自己总盈亏?

在行文之前,我想先声明,这不是一篇有攻击性的稿子。今年业绩最差,是一个客观的描述,而不是一个带有贬义的定语。

投资主动权益基金,如果没有做好一两年业绩不太好的心理准备,大约是不够合格的。

业绩不好,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市场的,也有自身的,很多时候也未必是做错了什么,所以本文不在于批评指责什么。纯粹是想在今年这样一个震荡又特殊的年份里,从微观层面去看看优秀的基金经理在逆境中,是如何思考和操作的。

一、支付宝金选是什么?

支付宝金选是支付宝理财智库和中国证券报联合挑选出的一份基金名单,被选中的基金在支付宝里会出现一个亮闪闪的金标,非常的霸气。支付宝金选分成三个区,安稳理财区、稳中进取区、金选好基区,分别对应3%左右收益的短债产品、固收+和偏权益类的基金。

金牛奖在我看来,有的时候还是圈内的自嗨。支付宝金选是很接地气的,会极大程度上的影响投资者的选择。全市场大几千只基金,能打上这个金标的,也就不到两百只,可以说,支付宝金选是基金界的最强王者了。

支付宝金选的评委名单是颇为强大的,我挑两个我熟悉地讲两句。

招商证券的任瞳团队在基金研究上做得很深,年初他们有一个调研200+基金经理的活动,产出了很多纪要。有兴趣的也可以去找一下他们的那个研报《中国公募权益基金经理风格核心池》,我觉得对框架式的掌握中国主动权益基金池有很大的帮助。

林国怀是兴全的fof基金经理,他的兴全安泰养老系列产品真是做得好。他把做fof比喻成足球场上的教练,任何一个时刻,都要求这只基金队伍中既有前锋,也有中场和后卫,还有守门员。林国怀产品的特征就是均衡、稳健,其实是适合普通老百姓理财的,如今的管理规模也突破300亿了,是管理规模最大的fof基金经理。

其他人也都是很厉害的,总之,这个评委席还是很强的。我听说支付宝的基金评价中心这两年招兵买马,已经颇具实力了。

虽然支付宝金选的评委团很好很强大,但这个名单有一个值得诟病的地方。就是按周来调整,对成分有调入调出,这就很容易造成追涨杀跌。作为一个三方推出的榜单,不可避免地带有强烈的销售导向,这是很大的问题。

给到最好宣传位置的支付宝金选产品,往往是最近业绩很好的权益类基金经理,然而在市场的风格轮动之下,基民很容易就买入后追高了。相对而言,支付宝金选中,那些固收+类产品,因为不需要考虑市场风格问题,往往推荐的质量更高。

二、今年业绩最差的支付宝金选基

截至本周五,今年全市场业绩最差的权益基金收益率在-25%左右。整理了目前支付宝金选基金中,业绩最差的十只产品(华安基金陈媛有两只,合乎耐闹并在一起了),业绩最差的是东方红产业升级,年内-15.45%。

这份名单里没包括今年被调出金选的基金,业绩不够好,还能被金选留下来,那都是有些说法的。

刘彦春、张坤、王宗合、胡昕炜四位消费天王悉数在场,易方达消费精选没被纳入支付宝金选,否则年内亏了12%的萧楠也会出现在这份榜单里。这充分说明了今年市场对消费的不友好,去年还是YYDS的赛道,今年就把大佬们逼得人仰马翻了岁罩,投资真的不容易。

其实整体来说,亩槐这份名单都偏消费,曲扬、陈媛、骆帅身上都有着鲜明的消费标签。曲扬年初还发了一只规模颇大的6个月持有期基金,如今年内亏了快20%,销售渠道可谓是怨声载道。

去年还风头正劲的杨瑨今年也失去了光彩,中概股+消费的组合今年属实是拉胯。汇添富会在基金经理业绩出彩的时候让发新基金,这其实给基金经理带来了很大的压力,杨瑨年初也是发了好几只大规模产品,好在新产品今年还行,盈亏边缘徘徊。

王延飞和韩东在这份星光璀璨的名单里,显得有些质朴,他们来自东方资管,这家基金公司一度在基民中颇有人缘。今天东方资管在褪去网红基金公司的色彩,对普通基民而言,王延飞不是一个熟悉的名字。

三、王延飞做了什么操作?

曾几何时,东方红是基金圈媒体的流量密码。陈光明、林鹏星光闪耀,公司的一举一动都是圈内人讨论的焦点。东方红引领的封闭期基金潮流,甚至可以说是公募这一轮狂澜的起点。

如今,一轮轮激烈的人事变动后,东方红的星光是有所黯淡的。王延飞在当下的东方红权益基金经理里,是很重磅的存在。

王延飞的在管规模达236亿,是东方红规模仅次于孙伟的主动权益基金经理。自2015年6月出任东方红产业优势以来,一年、三年、五年的金牛奖拿了个遍,不可谓不优秀。出任基金经理以来,年化收益率达12%,这个成绩是很拿得出手的。

作为东方红自己培养的基金经理,王延飞的投资很有东方红气质,价值、均衡、长期。王延飞的换手非常之低,持股周期也很长,自他出任基金经理以来,就一直坚定持有伊利股份,万科、美的、华域三只白马股也都持有了15个季度以上。王延飞的前十大持仓集中度长期在55%左右,是偏集中的,这与他对持仓置信度高的理念是统一的。

撇开15年的股灾,王延飞的历史最大回撤是2018年,最大回撤在30%左右。那时候大环境不好,王延飞拿满了一手大消费:伊利、美的、万科、青岛……纯纯扛过了2018年,等来了后面的大反弹。

总的来说,王延飞是一位经典的东方红基金经理,践行价值投资、配置均衡、言行一致。

然而,这一轮调整,王延飞已经在历史最大回撤边缘了,从高点下来已经动态回撤了26%了。王延飞这次还能像上次一样,熬过去么?

先复盘一下王延飞今年的具体操作,最后我会谈谈我个人的看法,未必严谨正确,只能说是一家之言,供参考。

王延飞确实是不太关注市场风格的,在去年四季度市场上那么多炙热概念的时候,他还是坚守了自己的底仓:伊利、美的、万科、海康和保利,这些都是他持有了数个季度的股票。所以比较能够反馈王延飞判断的持仓是:华鲁恒升、荣盛石化、巨人网络、百润、分众。

总体来说,依然是践行了在市场上寻找优秀的机会,那种年化15%左右的优秀机会。

今年一季度是个过山车的行情,茅指数冲刺回落,消费、医药开始低迷。在一季度底,王延飞清仓了保利,降低了对地产的头寸。剁掉了低迷的巨人网络,这笔交易显然是正确的,巨人后面又开启了新一轮的暴跌。

王延飞在一季度买入了洋河股份,需要说明的是,王延飞虽然总体上偏消费,但其实对白酒的配置一直比较低,历史上没有赚到过太多白酒的钱。

然后就是买入了智飞生物,这里需要了解的背景是,智飞生物是东方红这家基金公司在医药上配置最重的股票。王延飞自己曾在采访中,强调过医药是自己的短板,会去找机会补齐。在医药行业回调的背景下,买入公司最推荐的医药行业,算是一种开拓吧。

二季度报显示,王延飞大幅减持了华鲁恒升、荣盛石化、美的、万科。前两只股票属于大炼化中管理层比较优秀的公司,要说公司基本面发生了什么深刻的变化,倒好像没有。可能的原因要么是价格不合适,要么是认为周期品要见顶。后面两只股票其实属于王延飞的压舱石,果断地在股价大幅下跌后减持,应该是对地产长期萧条的预期。

相对应的,王延飞大幅增加了对分众传媒、洋河股份的持仓,这两只白马股股价阶段性的较为低迷,王延飞做了加仓处理。十大重仓里新出现了尚品宅配、鱼跃医疗、万孚生物,看起来是进一步加大了对医药板块的布局。王延飞还在期间有一份关于鱼跃医疗的调研纪要。

这里面操作的缘由在这里就不做胡乱猜测了,因为确实无据可查。三季度王延飞没有太多大幅度的操作,也按下不表。

总的来看,之所以今年业绩拉胯,王延飞的大盘成长风格确实逆风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做出的应对也似乎没有起到特别的作用,减仓的及时性和抄底的有效性,都不足。

然而,必须要说的是,王延飞历史上也不是一个以择时或者交易见长的基金经理。年内亏15%,也不是一个不能接受的结果,短期的业绩回撤,还不足以说明太多问题。

四、问题在哪儿?

王延飞太过东方红了,他的那些经典持仓:伊利、美的、华域、立讯……都有着浓烈的东方红烙印。

今年新配置的尚品宅配、万孚生物等公司,虽然也还没有太明显的业绩贡献,但在我看来,反而证明王延飞还在积极的去找新的投资方向,是好事。

圈内资深媒体小雅今年曾发文诘问东方红在宁德时代上太过强的一致性配置,质问是否合理暂且不论。不可否认的是,东方红这家基金公司内部有着非常强烈且一致的投研文化,这种投研价值观很多时候是好事。但过于强烈,会不会导致大家躺在趋同的氛围里,不思进取?

东方红这些年在医药投资上鲜有经典案例,对新经济、新产业的跟踪似乎也有不足,这是需要东方红去思考的地方。完全错过CXO和光伏,似乎有哪里不太对。

王延飞管理的东方红睿玺三年定开,天天基金的讨论区里骂声一片。当然,绝大部分时候天天基金的讨论区也都是噪声,没什么意义,涨的时候夸,跌的时候骂。但对东方红这样一家备受赞誉的基金公司而言,投资者的信任是至关重要的,谁教你们密集发行的都是长封闭期产品呢?

长封闭期是让投资者牺牲了流动性,换取更好的收益,如果不能在投资上有更好的回报,那显然是会失去人心的。

此外,太过密集的高管离职,也提醒东方红,21世纪最贵的是什么?人才!股权这东西,藏着藏着,就馊了。

今年炒股选什么行业?紧抱两大行业才有肉吃

2020年炒股并非这么容易,A股总体都是窄幅震荡行情为主,所以在今年炒股唯独选择两个高科技行业和大消费行业,资金和人气都扎堆这两个行业了。

高科技行业

高科技行业范围也是非常广的,主要包括5个技术行业,分别为:

1.电子信息技术

2.生物与新医药技术

3.航空航天技术

4.新材料技术

5.高技术服务业

在这5个高科技技术行业当中又涉及了很多领域,在A股市场里面牵扯有1000多家上市公司。

所以真正想要在这些高科技行业中选出优质的股票,可以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概念:

1.5G概念股

2.芯片概念股

3.半导体概念股

4.国产软件概念股

根据2020年A股行情来分析,在今年炒股重点关注高科技行业中的4大概念,一段4大概念股已经成为A股市场最大热点,持续性最强,最具有握戚赚钱效应,同样的下半年继续关注相关概念股机会。

大消费行业

大消息行业同样也是包括太广了,大消费总分析两个性质:

1.耐用性消费品

2.非耐用性消费品

当然这些大消费行业不管是耐用性还是非耐用性都是需要消费,都是需要自行掏腰包才能购买想要的商品。

比如大消费行业包括了食品饮料、医药服装、卫生棚氏、文具、以及大家日用品等等。

而2020年A股市场关注大消费中的医药和白酒,这两大行业已经成为A股市场的人气股,各大机构扎堆抱团的股票。

近本周来分析随着科技股进入调整以后,盘面都是靠医药和白酒股在支撑盘面,成为本周最稳定,最具有赚钱效应的股票,同样这两大概念接下来还会继续炒作的。

总结分析

通过上面分析得知,2020年在A股市段和陵场炒股重点关注大科技和大消费两个行业,这两大行业将会成为今年的主要热点题材,真正的牛股都是从这两个行业诞生。

关于华商基金孙伟:关注两大领域:医药和消费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