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内容详情

蔚来车主最惨的“一天”||深度(蔚来汽车 车主)

2023-05-17 10 adminn8
蔚来车主最惨的“一天”||深度(蔚来汽车 车主)

站点名称:蔚来车主最惨的“一天”||深度(蔚来汽车 车主)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相关标签: # 蔚来车主最惨的“一天”||深度

官方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网 5118

进入网站

站点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蔚来车主最惨的“一天”||深度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蔚来汽车 车主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蔚来车主之死背后,自动驾驶以“命”营销?

文 王欣

编辑 冒诗阳

“大佬”反思自动驾驶?

8月14日,七夕李岩伍当天,蔚来为所有车主送上定制的破窗锤,蔚来APP上则有很多车主发帖感谢。然而,温馨的时刻没有维持太久, 一则讣告将蔚来 汽车 推上了舆论风口。

“2021年8月12日下午2时,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意统天下餐饮管理公司创始人、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林文钦(昵称“萌剑客”),驾驶蔚来ES8 汽车 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不幸逝世。”一个名为“美一好”的个人公众号发布讣告称。

根据事故发生的图片来看,哪或林文钦驾驶的ES8在高速公路的某施工路段,撞上了静止的工程车辆,车辆侧翻,“雪糕桶”四散,林文钦遇难。

虽然蔚来 汽车 团队反应迅速,第一时间对遇难者深切哀悼、并对NOP作出解释“并非自动驾驶”,但“蔚来车主NOP发生事故”很快冲上热搜,一时间,车主心碎,人人惶恐,整个智能 汽车 行业氛围凝重。

网友纷纷指称,宣传时自动驾驶,出事后又称辅助驾驶,到底该听谁的?

当竞争对手蔚来陷入窘境时,8月16日,理想 汽车 创始人兼CEO李想在朋友圈发文,呼吁媒体和行业机构统一自动驾驶的中文名词的标准,避免夸张的宣传造成用户使用的误解。

李想表示,最大化的控制期望值,避免自动和辅助出现在同一个状态下,辅助驾驶就是人的责任,出现自动两个字就是车的责任。“在推广上克制,在技术上投入,对用户、行业、企业都长期有利。”

但值得注意的是,就在不久前,理想 汽车 刚刚公布了自己的自动驾驶计划,将在2025年实现L4,即李想说的自动驾驶。

不只是李想,刚刚通过投资哪吒 汽车 入场“新造车”的360公司创始人、董事长兼CEO周鸿祎前排围观发言:“人工智能不是营销话术,没有那么神奇,自动驾驶、无人驾驶还有很多路要走,很多坑要填,不能为了营销误导用户。”言下之意,也在暗指蔚来 汽车 过度营销自动驾驶,造成车主将“命”交给驾辅系统。

此外,在新浪微博的“辅助驾驶普及但是事故频发”话题下,威马 汽车 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沈晖也刷起存在感,他在提出“三点个人意见”的同时,不忘强调自家“L4级别无人驾驶功能”的稳健。

就在全行业就自动驾驶安全性和话术展开讨论时,北京时间8月16日晚间,大洋彼岸传出消息,美国正以“与停放的紧急车辆相撞”为由,对特斯拉自动驾驶 汽车 展开正式调查。

对此,中国 汽车 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付于武告诉AI 财经 社:“现在还没有一个企业敢说自己的 汽车 完全达到了L3有条件的自动驾驶,它们还是停留在数值假设的阶段,更多的宣传还是在于装了多少雷达、多少摄像头和传感器,算力和大数据储备了多少等等, 汽车 是安全第一的载体,无论是智能网联还是自动驾驶,还远远达不到高度市场化、量产商业化程度。”

蔚来 汽车 NOP:“千万别真当自动驾驶来使用”

据林文钦好友郑先生提供的数据显示,林文钦最近一次驾驶里程为85公里,总时长113分钟,平均车速为45.1公里每小时,最高时速为114.6公里每小时。NIO Pilot自动辅助驾驶功能下行驶里程为72公里,使用总时长为48分钟,领航辅助里程为68公里,时间为44分钟,在整个行驶过程中,只出现一次急加速现象,并没有急减速现象。

“我们在交警办公室里面枣局,他们有通过电话联系蔚来总部工程师,确认了事故车辆当时是处于NOP(Navigate on Pilot,自动驾驶辅助功能)状态下,目前交警得到的信息是,车辆发生事故时,没有制动痕迹,也没有转向痕迹,我们就觉得车辆本身存在重大风险。”郑先生称。

8月16日,林文钦车祸案代理律师称,蔚来 汽车 技术人员未经交警同意,存在私自接触涉案车辆进行操作的情况。昨日(8月15日)交警已传唤该技术人员做笔录,“若车辆数据被篡改或毁灭,将涉嫌刑事犯罪。”

业界所谓的NOP,指的是一种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可以使车辆在高精地图覆盖范围内的大部分高速公路及城市高架路段内,按照导航规划的路径实现自动汇入主路、在主路巡航行驶并智能选择最优车道、根据导航规划自动切换至下一条高速/高架、自动驶离主路等操作。

但在蔚来NOP的使用手册中明确提到,“领航辅助”无法响应静态障碍物(如路障、三角警示牌等),如前方存在事故或施工区域,请立即接管车辆以控制方向和速度。

不过,ES8辅助驾驶系统采用“毫米波雷达+摄像头”的组合,与激光雷达相比,被业内认为在技术上对静态的道路障碍物的检测和分析能力并不充足,误判率较高。

对于组合方案,李想很早就表达了这一系统的局限性。

他认为,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的组合像青蛙的眼睛,对于动态物体判断还好,对于非标准的静态物体几乎无能。“视觉在这个层面的进展几乎停滞,哪怕是动态,车辆以外的识别率也低于80%,千万别真当自动驾驶来使用。”

长期从事自动驾驶技术研究的蔚来车主那小川告诉AI 财经 社,“毫米波雷达是雷达,它是电磁波,所以它对金属的敏感度非常高,当毫米波雷达发现一个静态物体,会在系统后台默认这是静态物体,就直接屏蔽掉,这个时候就需要看摄像头有没有识别出来,如果万一摄像头也失效了,特别是对于一些不规则的物体,都可能识别不出来,那么接下来,车辆肯定会撞上去。”

就在此次林先生遇难15天前,一辆蔚来EC6在上海浦东新区临港大道上撞击石墩后自燃,驾驶人不幸遇难。今年5月,在北京建国门内大街,一辆蔚来ES8将道路中央隔离带撞毁,车辆前部损毁严重,所幸无人伤亡。

2016年1月20日,京港澳高速河北邯郸段发生一起追尾事故,一辆特斯拉 Model S 直接撞上一辆正在作业的道路清扫车,Model S司机高先生不幸身亡。经调查,最终特斯拉承认车辆在案发时处于自动驾驶状态。此事之后,特斯拉的宣传标语也悄悄地从“自动驾驶”改为“自动辅助驾驶”。

“这次蔚来事故的原因跟特斯拉之前的事故几乎一模一样,对于静止物体的识别,毫米波雷达和摄像头存在极高的误检率。这个问题不管特斯拉、蔚来、小鹏还是理想,它们都解决不了。”那小川说,自动驾驶辅助功能当然可以用,但是各大车厂缺乏对自动辅助驾驶功能的说明。

就在不久前,华为自动驾驶产品部部长苏箐用“杀人”字眼吐槽特斯拉自动驾驶系统,但由于“杀人”两字过于惊悚,苏箐被华为免去职务。但这番议论,也让行业警惕和反思自动驾驶的安全问题。

自动驾驶“仓促”商业化背后,行业内卷严重

由于过早地被纳入到公众视野,自动驾驶技术缺乏清晰的概念界定和引导,造成了大众对自动驾驶的过分信赖。

“之前新能源 汽车 都被吹的太猛了,某些观念在人们脑海里根深蒂固之后就不好纠正,所以还是要适度宣传。”一位熟悉自动驾驶的业内人士告诉AI 财经 社,自动驾驶风口太大,不排除存在很多车企为了竞争过分宣传的现象。

AI 财经 社梳理发现,当前不少车企在智能 汽车 的宣传上可以回避技术限制和风险,反之采用很多暧昧概念,除了蔚来的“NOP”、小鹏的“NGP”等,还有车企创造出“L2.5级别自动驾驶”概念。然而,业内普遍认为,鉴于自动驾驶生态建设的复杂性和长期性,真实的自动驾驶将可能长期停留在L2阶段,即部分自动驾驶,主要起辅助功能,驾驶员仍需手握方向盘、集中精力主导车辆。

然而,从车企到自动驾驶企业,目前都在极力推动自动驾驶的商业化。根据百度财报,截至2021年6月,百度ACE智能交通签署千万订单的覆盖城市增加至20个,是去年同期的4倍;此外,百度Robotaxi还乐观预计,最快在2025年即可实现盈利。

此外,车企中,无论是特斯拉还是小鹏、蔚来、北汽极狐等,都在将自动驾驶能力作为产品的核心卖点。

知名车评节目《38号不止会评车》曾对比了小鹏NCP、蔚来 汽车 NOP、特斯拉NOA等最新版本的同一原理的领航辅助功能,结论是三款车型“洋相频出,一个都没法用”。对此,一位车评人表示,在当前的水平下,一切打着自动驾驶擦边球的功能,都不是真正的自动驾驶。

“如果一定要使用自动驾驶,请务必时刻保持比人工驾驶更加专注的精力,时刻准备接管和修正车辆系统的错误判定和执行,把安全牢牢握在自己手里。”上述车评人表示,“ 汽车 厂家夸大事实宣传这些功能的目的,是为了强行拔高用户对于车辆的智能化印象,为自己的销量和股价负责。”

需要厘清的是,现阶段的自动驾驶系统根本不是代替人,而是辅助人来驾驶。

“总而言之,‘自动驾驶代替人’这件事目前的技术根本达不到,关于车厂技术局限性也涉及到竞争问题,所以如果蔚来一味地宣传自己NOP局限性,也会让人家误以为蔚来很差。”那小川向AI 财经 社表示,“其实整个智能 汽车 领域内卷十分严重,这个事情需要整个行业或者政府来监管强制要求,不然车厂肯定没动力主动去宣传自身系统的局限性。”

此外,政策层面的引导仍在建立中。在今年7月举行的2021人工智能大会上,上海市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副主任张建明表示,“相应的标准体系也还没有建立完善,包括产品准入、安全评价、测试认证等一套体系没建立起来,政策法规仍然有挑战。”

例如,有些用户就对特斯拉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的理解存在偏差。在2020年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马斯克曾对未来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或是完全自动驾驶信心十足,彼时他还曾高调地表示,“我觉得我们已经非常接近L5级自动驾驶了。我有信心,我们将在今年完成开发L5级别的基本功能”。

在事故频发之后,2020年12月28日,特斯拉终于在加州车辆管理局的一封致信中承认,Autopilot和FSD功能都不是自动驾驶系统,“我们发现这仅是一个梦想”。

信中称,Autopilot是一个可选的驾驶员辅助功能套件,属于SAE的L2级自动驾驶,功能包括交通感知巡航控制和自动转向。FSD,被认为是“全自动驾驶”,是另一个可选功能套件,基于Autopilot打造,也属于SAE的L2级自动驾驶,都需要驾驶员保持主动监督。

尽管2017年奥迪A8是最早宣布推出搭载L3级别自动驾驶系统,但该车型也被质疑根本没有真正应用过这一功能。2020年至今,多家车企纷纷表示已拥有L3级自动驾驶技术储备,本田、宝马也宣布量产L3级别自动驾驶 汽车 ;自主品牌中,长安、广汽等车企纷纷发布了具备L3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

可事实却是,在全球智能驾驶行业中,没有一款量产车能真正达到L3。

“L2到L3有一个大的鸿沟,而小鹏 汽车 目前能做到L2.75级自动驾驶。”小鹏 汽车 汽车 副总裁、互联网中心负责人纪宇曾表示,实现L5级别自动驾驶之前,先需要解决人车混流的问题,这是最大难题。

“当前各个企业为了突出智能化的标签,突出智能驾驶功能,在公司层面宣传自己的先进 科技 ,到销售层面大家也都在给自己加戏。因此,我们现在所有能买到的量产车都是L2及以下的辅助驾驶,为了创业故事连贯性,车企才都去讲自动驾驶,但从技术层面来讲,目前的车辆都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资深 汽车 工程师朱玉龙表示。

“自动驾驶是我们终极追求的目标,但是我们现在还是处于以辅助驾驶为主的阶段,自动驾驶只能是在特殊的场景通过闭环来实现。”付于武向AI 财经 社表示,“在城市全场景的工况下,我们轻易不要谈自动驾驶,多谈一些智能驾驶,行业少炒作自动驾驶的概念,这样才能对产业的发展有利,对广大的消费者有利,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程靓对本文亦有贡献)

用户倒戈、车主投诉,蔚来汽车有点“腰疼”

作者 | 黎明

编辑 | 阿伦

一向以“用户企业”自居的蔚来 汽车 ,突然就成了用户集中投诉的对象。

7月以来,网上对蔚来的用户投诉量激增。在 汽车 消费者投诉平台车质网上,仅在过去的20多天里,针对蔚来的投诉就有49条,平均一天两条。

有意思的是,其中有48条,都指向了同一个问题——座椅设计缺陷。这些花费好几十万买了蔚来的人,在开了一段时间后发现有点不对劲:

腰疼。

“坐垫前高后低,倾斜角度过大,头枕过于前凸,造成坐姿如煮熟虾状弯曲,压力全部传导在腰部,造成腰部不适甚至腰椎受损……”有车主吐槽。

光吐槽还不够。以擅长“自发搞事情”出名的蔚来车主们,在蔚来APP里拉起了群聊,群名就叫“座椅发声总群”。群封面LOGO非常形象,据说是一位蔚来车主在某宝上特意定制的,耗资30元。

即便腰疼得龇牙咧嘴,还依然坚持驾驶的蔚来老司机,发出了无奈的感叹:

腰与车,不可兼得。

来自车主的声音很强烈,蔚来终于重视起来。秉持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精神,蔚来做了一轮问卷调研,覆盖的用户接近3万人,还做了细致的数据枣拆分析,最后得出结论:

属实。

蔚来公布的数据显示,在问卷里明确表示对座椅不满意的用户,占到了约20%。

但是,蔚来官方打死也不承认这是设计缺陷。他们说,这是用户有“舒适性体验改善需求”。同时蔚来强调:长期目标,要做中国座椅最念岩慧舒服的车企。

不知道那些喊腰疼的蔚来车主,对于这个宏伟的目标,是否有异议。

有着25年驾龄的老司机EFREM,是个驾驶仔答爱好者。他自称可以连续开车40天,开遍全国30个省,每天只睡3个小时。他晒出自己的吉尼斯世界纪录证书,说只是“有点”累。

他同时是个腰椎间盘突出患者,1999年的病根,打羽毛球的运动伤。但这不妨碍他单人单车连续不间断开23个小时,因为“对这个病有着比较深的理解,平日里很注重良好坐姿”,运动健身登山甚至搬砖的时候,一直保护得很好。

而打破这一切,只是因为一个很简单的动作——买了一辆蔚来ES6。

今年4月,他和亲戚朋友聚会,第一次所谓长时间开蔚来,连续几天每天四五个小时在车上。按照以往经验,这都不是事儿。可这次,他到家停好车,发现有点怪异:

“竟然没法下车。”

费了老大劲,从车库一瘸一拐走回家,“如同一位垂暮老人”,进门直接“绝对卧床”,他发现坏事了:

腰椎间盘突出急性发作。

很反常。他琢磨来琢磨去,又跟几位深受座椅折磨的车友聊了聊,几天沟通下来,基本确认了罪魁祸首:

“这个座椅有着极大的隐患。”

座椅群就此诞生。没错,他就是“蔚你折腰”座椅发声群的群主。

在自驾游、物品交易、潮流分享、喝咖啡等兴趣爱好之外,蔚来车主第一次因为一个莫名其妙的共同点而聚在一起:

开车开到腰疼。

而这个群也以惊人的速度膨胀,一下成为蔚来APP中规模最大的社群之一。成立至今,座椅群的人数已达到上限2000人。二群也已经成立,目前有629人。另外还有个座椅代表开会群。

这并非个例。在车质网上,有关蔚来座椅的第一条投诉,出现在今年4月,到了7月,座椅投诉集中爆发,以每天好几条的速度更新。

就连蔚来很有特色、标榜“飞机头等舱”的女王副驾,也被车主吐槽:“躺着腰部悬空,坐着腿不能着地,腰靠不到后背,座椅还硬邦邦的。”

一些车主选择买斜面增高垫放座椅上,以此来调节坐姿。“我现在每次路过停路边的蔚来都会往里看一眼,买了座垫的比例相当高,说明座椅不舒服是个普遍问题而绝非个例。”有车主说。

深燃梳理蔚来车主投诉发现,座椅问题主要集中在以下几点:

一是前排座椅坐垫前高后低,即坐垫倾斜角度过大,坐垫后部凹陷严重。这导致车主坐下来时,必须得按照座椅的形状,强制“提臀”。进而导致臀部压力大,大腿前端有压迫感。

有车主说出了自己的感受:大腿外侧受压迫血流不畅,顶腿,座椅无法下沉,离地高度高于其他任何座椅。膝盖没有收放空间,小腿只能垂直地面,左脚无法放到休息踏板。

二是座椅靠背没有肩部支撑,上段凹进去弧度过大,而头枕又过于前凸,容易顶住头部。按照这个设计,车主坐下来弯曲着身体,压力全部传导在腰部,很多车主出现腰部不适甚至腰椎受损。按照一位车主的比喻:

坐姿就像一只煮熟的龙虾。

三是头枕硬,感觉顶头。本来腰部就缺乏支撑,头枕前凸还很硬,颈部及向下部位悬空。车主坐下来脑袋想往后靠都靠不动。

一位蔚来车主评价:“前段翘太高,屁股陷在里面,背椅靠了腰就靠不了背,这个反人类的设计真是无语了,不管你怎么调节都没有一个舒服的角度。”

一个自认为“身体素质比大多数的人要好”,且没有任何外伤和隐疾的车主,最近五年参加杭州马拉松,每次都轻松跑40多公里。但是,他表示“无法正常驾驶蔚来的车”,因为:

“每次开车像受刑!”

如此评价让人震惊。蔚来是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和另外两家新势力小鹏、理想,并称“蔚小理”。相比另外两个小老弟,蔚来的车最鲜明的一个特点是:

贵。

让人纳闷的是,自称豪华品牌、售价35万元起的用户企业蔚来,怎么就做不好一把椅子呢?那些拥护蔚来出了名的“蔚家军”,咋的就突然“倒戈”了?

车主的呼声越来越高,终于惊动了蔚来老板。

4月,蔚来 汽车 董事长李斌加入了蔚来APP中的“座椅发声总群”,表示已经组织了座椅体验的专项会议,成立了座椅体验改进工作的专门小组。方案和试验还在进行中,请大家耐心等待。

等待期间,忠实的蔚来车主们,没有弃车而去。他们一边忍受着腰疼,一边在投诉网站和蔚来APP中疯狂投诉。还有一些等不了的车主,干脆自己上了:

把座椅改装。

比如前排主驾座椅,不是前高后低角度太大嘛,解决方法很直接——在座椅底部加增高垫。

有车主得意地晒出图片,在一把座椅底盘的滑轨后部,硬生生塞进去一块圆柱状的增高垫块,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原本跟地面贴合的座椅,悬空了,座椅的倾斜角度被改变。

这可比买块坐垫放椅子上管用多了。蔚来车主们,从此深刻认识到了很久以前听到的一个道理:

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

座椅发声群还在壮大。这些乐于改装的车主,在蔚来APP里成立了一个座椅发声分群,比如ES8改装群,群人数已经达到139人。

哪里有需求,哪里就有市场。在淘宝上,竟然有商家开卖座椅增高垫,山寨味浓厚的封面图上,特意大红字提醒:“适用蔚来”、“专车专用配件”。

在这些车主热火朝天地改装时,还有一部分车主,接到了一个“秘密任务”:

填问卷。

4月份以来,蔚来悄悄做了一项调研,回收并分析了近3万份座椅舒适性体验调研问卷,想搞清楚到底问题出在哪。

用数据说话。不愧是搞互联网的。

然而,数据似乎对蔚来不是很友好:

ES8车型:“不满意”占比10%,”非常不满意“占比3%;

ES6车型:“不满意”占比15%,”非常不满意“占比6%;

EC6车型:“不满意”占比14%,”非常不满意“占比5%。

蔚来目前有ES8、ES6、EC6三款车型。合计下来,这三款车型的车主“不满意比例”,分别为13%、21%、19%。这相当于每10个蔚来车主中,就有两个对座椅不满意。

这正好跟车主的投诉情况对上号了。过去对蔚来座椅问题的投诉,主要是集中在ES6和EC6这两款车型上。蔚来还公开了车主反映的座椅问题top5,跟上文提到的吻合。换言之:

座椅确实有问题。

蔚来的态度还算诚恳。5月23日,蔚来官方组织了一场线上的车主与高层的沟通会,30位车主参加,3个小时,详细汇报了座椅问题的工作进展。7月18日,蔚来又在合肥搞了一场方案沟通会,公布了详细的解决方案。

一切都在有条不紊地推进,然后,在7月沟通会的后半段,蔚来高管在演示的PPT上:

拉出了一张费用清单。

要调整座椅可以,加钱。按照蔚来的方案,调整主驾座盆角度,200块;调整主驾座垫,200块;调整头枕,再加200块。各项费用算下来,ES8车型的前后排座椅全部调整,收费2600;ES6和EC6收费3000。

蔚来耗时几个月做出来的方案,看起来各方面因素都考虑到了,甚至时间线都拉出来了——7月31日接受预定,8与10日开始升级服务。

但还是有车主不满意“蔚来 汽车 座椅设计缺陷凭什么要我们消费者买单?理想都免费更换座椅了,特斯拉也召回了20几万辆,蔚来呢?”

的确,蔚来呢?凭啥?

蔚来很强硬:这不是设计缺陷。按照蔚来官方解释:“有些用户有更多舒适性需求,需制定个性化方案”。

所以在过去的几次沟通会上,蔚来对外的口径一直都是“体验提升”、“舒适体验个性化”等词汇。

“车里面最重要的是舒适,我们的确考虑不够,我自己体验觉得还行,就没有把这个事情当成重要的事情。”李斌这样说。

问题是,没考虑舒适问题,那蔚来考虑啥了?

有一种观点认为, 蔚来在早期做产品定义的时候犯傻,硬要做运动取向 ,包括刹车、电机、轮胎以及座椅。过于追求性能带来的后果之一,就是对舒适性考虑不够。尴尬的是,后来蔚来发现,其实买蔚来车型的人,压根不care性能。反倒是一个不舒适的座椅,把用户惹毛了。

蔚来的座椅设计,的确偏运动取向。李斌也承认了这一点:“ES6和EC6的座椅是运动取向设计,舒适体验照顾到的用户比例确实相对要低一些。”

事实上,蔚来的第一款 汽车 产品EP9,是一辆电动超级跑车,主打的就是性能标签,参加各种锦标赛拿各种大奖。这是跟师傅特斯拉学的。

但蔚来只学成了一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还把自己带偏了。

一位蔚来车主的点评丝毫不留情面:“前排说它是运动座椅吧,包裹性约等于没有,与高性能无法匹配。说它是家用吧,座椅又偏硬,腰部支撑功能非常鸡肋,调不出一个合适的支撑,头枕窄而硬且无法前后调节。”接着她做了一个对比,“完全比不上G30的低配运动座椅。ES6只能被G30按在地上摩擦。”

座椅比不上宝马G30,态度也比不上理想。

去年,理想也出现过一次部分车主对理想ONE座椅不满,问题是座椅过硬。理想采取的措施是:先认错——理想创始人李想公开表示“舒适性未达到理想 汽车 的标准”;然后是——免费更换。

但到了蔚来这里,更换座椅是“舒适性体验改善”,而且,要收费。

5月的时候,有车友代表发言询问过蔚来,是否会进行座椅召回,秦力洪反馈:“大面积的座椅召回不可能”。

汽车 座椅跟普通座椅的不同之处在于, 不仅有舒适性问题,还涉及到安全性问题 。

在整车安全性上,座椅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一辆 汽车 在正式销售之前,需要经过严格的安全验证。以座椅为例,就涉及鞭打性能测试、乘员保护测试,还有各种零件与整车级别测试。如果后期对座椅进行零部件更改,尤其是涉及到骨架,切换的时间会很长。

如果要触发 汽车 召回,一般是在制造工艺、生产过程管控等方面存在明显的缺陷。比如一汽大众就在前两年召回过200辆进口奥迪A8L,原因是座椅参数不正确和工艺误差。奔驰也因座椅问题召回部分进口C级/E级轿车。通用还因座椅加热故障,召回过进口凯迪拉克CTS。

蔚来车主的尴尬之处在于,每个人身高体型不同, 坐久了腰疼,座椅问题不太好定性 。

作为中国造车新势力的代表,蔚来在过去一年可谓是风光无限。新车销量在新势力中排名第一。股价翻了十几倍,市值比滴滴还高出一个理想。完成这个成绩不容易,蔚来需要不停地卖车,越多越好。

有车主分析,2019年蔚来比较惨,座椅舒适问题无法得到更多的重视,2020年蔚来卖的太好了,用户基数带动了整个用户团体对座椅不满意的带入感,而座椅问题最集中的ES6和EC6车型,又是在去年开始放量,座椅问题就滞后到2021年爆发了。

在真正服务好用户这件事情上,蔚来要做的还有很多,至少从一把舒适的座椅开始。

*题图来源于视觉中国。

卖一台车亏60多万,蔚来的2019真不好过

在2019年的尾声,有一首歌一夜爆红,虽不是什么巨星歌手的作品,却承载着蔚来对未来的憧憬,是属于所有蔚来车主的主题曲。蔚来用像是自黑的方式,在《电动车主的自我修养》中唱出了旁人的冷眼和车主的心声,毫不忌讳地将“补电要拖辆油车”、“长安街上趴窝”等名场面写进歌词,敢于直视过错,很有勇气也充满乐观精神。

但乐观的态度不能掩盖业绩不佳的事实,李斌被戏称为“2019最惨的人”,不是毫无依据。蔚来在去年第三季度的总营收为18.4亿元,而净亏损高达25.2亿元,股价最低甚至跌至1.19美元,虽然比去年同期净亏损的97.57亿元要好不少,但毛利率长期在负数徘徊,同时前三季度累积亏损84.3亿元,总共交付了1.23万台车,算下来卖一辆等于净亏60多万元。这些信号都表明,蔚来在过去一年不是以一个良好的状态来经营。

有人可能会问,经营不善是不是跟补贴退坡有关?个人觉得这不是主因,蔚来的定位和定价都是偏向高处走的,面向的主要用户不是要解决出行刚需的大众群体,换言之对价格不是太敏感。蔚来真正能吸引的,是那些愿意尝新、想有全新用车体验的人群,通常家里不会只有一辆车,买蔚来纯粹是被新势力的创新理念和服务所打动,这些正好是多数传统车企难以提供的,即便价格在补贴前后有浮动,相信蔚来的买家不会太看重。

问题还是出在产品上,蔚来车主吐槽最多的不是车机经常死机,也不是电子元件频繁故障 ,而是续航表现,不但走不远,车载电脑信息的真实性也不高,很影响体验和口碑。好消息是,新款的ES8终于改善了这个痛点,不仅增加了100kWh的版本,最大续航可达580km,同时70kWh和84kWh车型的续航也有提升,不过代价就是电机总功率下降了80kW,用性能换续航,也总算是弥补了旧款最大的短板。

解决了续航问题,蔚来真的就槽点全无,甚至能跟特斯拉硬刚?别忘了还有充电效率,同样是制约电动车出行范围的关键因素。蔚来最新推出的超充能支持105kW,才刚刚开始运营,对于100kWh的大容量来说有点不够高效,同时为了加快布局,要跟小鹏汽车抱团取暖,互相蚂如共享对方的充电桩。反观业界大佬特斯拉,已经引入250kW的V3超充,准备大量铺货,更不用说之前建好的2200多个超充桩,从数量和质量上,蔚来要追上特斯拉还为时尚早。

过度营销、近乎无止境地烧钱,也是蔚来难以止损的原因。我不是说蔚来没有重心放在技术研发上,而是有点向宣传营销过于倾斜,提供给客户的体验是高大上,但投入了太高的成本。很行神简单的一个例子,建在北京的NIO HOUSE店面,光是年租金就要8000万,而且基本无盈利可言,更不用说花1000万请来乐队助威发布会,投入和回本根本不成正比;还有类似像“保时捷工厂不如江淮工厂”等惊天语录,车主们当然自嗨了,但是否有点过度宣传了?

以往蔚来不缺投资人,但面对股价不断下跌,连续大幅亏损,闷带启销量始终未能有重大突破,在去年上半年有91家机构对蔚来减持了股份。蔚来也深知资金链的重要性,由A轮到D轮的融资没少搞,还是缺了一个长期稳定的投资方,要知道新势力造车的烧钱速度是快得惊人,蔚来又无法自给自足式盈利,裁员、削减开支成了2019年的家常便饭。

一直以来,很多人愿意拿蔚来跟特斯拉去比较,以至于特斯拉在国产后,蔚来视其为最强大的对手之一,两者在品牌调性、理念创新上确实有相通之处,也一样是造车新势力,但落到经济收益上,两个品牌还是有不少差距。特斯拉在去年第三季度开始,已经盈利,跟model 3大量交付有关,最重要是策略的制定和实施更高效,时间的考验,对于新势力来说比传统车企更为严峻,一不留神就马上被淘汰,蔚来的盈利之路,还要经过多少道坎?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90后蔚来ES8车主启用自动辅助驾驶,发生重大交通事故,现场惨烈

最近几天,网络被一起90后的林先生驾驶蔚来ES8在高速上行驶途中不幸离世的消息刷屏了。据悉,这是一位有着励志故事的90后纯竖嫌创始人,他是上善若水投资管理公司创始人、意统天下餐饮管理公司创始人、美一好品牌管理公司创始人(昵称“萌剑客”)。

据知情人透露:林先生是驾驶蔚来ES8 汽车 时启用自动驾驶功能(NOP领航状态)后,在沈海高速涵江段发生交通事故,而不幸逝世的。根据网友传来的车祸现场照片来看,这辆蔚来ES8是追尾了高速上的其它车辆,碰撞后导致林先生驾驶的蔚来ES8主驾的侧A柱和车顶,完全被撕碎,整个驾驶舱也被撞了个稀碎,现场完全可以用惨烈二字来形容。

事发后,各方声音也不断出现,蔚来 汽车 品牌部相关人士回应:Navigate on Pilot(NOP)领航辅助不是自动驾驶,后续有调查结果会向外界同步信息。而蔚来ES8事故车主的朋友,同时也是蔚来ES8的车主表示,林先生是自己介绍买蔚来ES8的客户,他也在参与处理此事,并且表示,自己对蔚来事后处理不专业的表现感到不满意,并且恳请蔚来不要套路他们。

并且他还通过自媒体发声,并@了秦力洪 李斌等人。

对此,蔚来 汽车 的秦力洪表示:因为车辆严重损毁,现场技术人员能做的有限。他们已经安排专业团做手队奔赴福建,在调查结论出来之前,不会发布具体的事故结论。而就这两天,有报道称蔚来技术人员未经交警同意,私自接触涉案车辆进行操作的情况。而蔚来 汽车 则称:公司没有认可删改数据的行为,只是为确保高速碰撞后的事故车电池安全,服务人员在事故车停车场进行了断电作业,而该操作本身不会造成数据丢失。

对于此次事故,可谓众说纷纭,有人喊话蔚来 汽车 :“宣传的时候照着上限吹,出事的时候按照下限来。”有人现身说法:“只有写代码的人才知道自动驾驶水有多深。”还有人二话不说,直接搞了个总结:“总的来说,自动驾驶就是不靠谱。”而这也是近日来第二起蔚来的道路安全事故,一时间,蔚来被推上风口浪尖,并成功登上热搜。

而此次事件后,也有人发声,并从专业角度和技术方面普及了辅助驾驶 自动驾驶/无人驾驶的区别。还有行业大V称:呼吁全行业取消“自动驾驶”、甚至“自动辅助驾驶”称谓,统一叫“辅助驾驶”。因为从当前的大环境下来看,不管是车主、网友还是到行业大V,大部分都已默认L2级别的“自动辅助驾驶”为“自动驾驶”,这也从侧面说明很多品牌对新技术的宣传存在客观偏差,导致消费层面和体验层面的人群有很大误解。

我们需要理性承认的是,目前市面上所能买到的量产车,无论宣传页上的表述是 L2 级自动驾驶,还是 L2.5/L2+ 自动驾驶,严格意义上都算是辅助驾驶,与自动驾驶/无人驾驶压根不是一回事儿。但笔者通过访问网友和不少周边人士,他们觉得现在具备自动驾驶和无人驾驶的车辆不少,都在路上跑着,尤其是一些造车新势力的产品。

在辅助驾驶不成熟的形势下,盲目追求「自动驾驶」体验非常危险。美国 汽车 协会研究表明,在真实世界中行驶 4000 英里的过程中,配备辅助系统的车辆平均每 8 英里就会遇到某种类型的问题。我们可以简单理解为:这些辅助驾驶系统并不是 100% 安全可靠。

尤其是近几年,随着辅助驾驶系统搭载率的快速提升,在辅助驾驶系统开启时发生交通事故的情况屡见不鲜,包括我们今天提到的蔚来事故、还有之前更多的所谓自动驾驶领跑品牌特斯拉,不管是在国内还是在海外市场,特斯拉因所谓纤物“自动驾驶”导致的交通事故甚至是重大交通事故更是屡见不鲜。

虽然这些年 汽车 新技术尤其是智能化和驾驶技术在不断发展和进步,但随之而来的也出现了一系列交通事故,这也是新技术发展过程中人类付出的沉重代价。而在这些事故中,我们应该认清形势,尤其是如何使用辅助驾驶功能,并且世界上不存在绝对安全的车,车只是工具,但却需要人来介入和把控,而不是把自己百分百交给车辆和机器。

蔚来车主驾驶ES8遭遇车祸身亡,涉事公司对此有何回应?

涉事公司的回应具体就是:经相关方的要求,在林先生家属到委托下蔚来对现场进行了两次的数据提取,并交给了警方和司法机关。蔚来一直配合这相关部门的调查工作也按照程序提交了所需要的资料,公司内的任何数据都没有进行过删除和修改也没有被警方传唤任何员工。设施公司也为了表达对逝者的尊重,表示在最终调查结果出来之前将不会再次发表与此次事桐销故相关的信息。这就是该公司的全部回应了,还希望大家珍惜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在行驶过程中更加的注意安全。那我今天在这里就和大家探讨一下,如何预防交通事故吧。

一:定期的检查车辆。

定期的对车辆进行安全排查可以很大程度的保证我们驾驶途中的安全。对洞或车辆的刹车及轮胎的检查要更为仔细,及时排除隐患,因为汽车的很多配件都是损耗品,需要定期更换的,这里强调一点汽车纳轮伍脚垫也是有很大的安全隐患,所以在选择汽车脚垫时也要格外的注意,因为如果不合适的酒店,很可能会出现卡住油门或者刹车的危险,洗车的时候也需要检查各项功能,效果正常,以免带来不好的后果。

二:遵守交通规则。

交通规则是必须遵守的,因为这种很大程度上保证我们的安全,不可强行闯红灯或者逆行等等违规行为,有好多事故都是因为这些违规行为而导致的。还有切记就是酒后不能开车,也不能疲劳驾驶,如果喝酒的话建议去找代驾,如果是疲劳驾驶的话,建议好好休息之后再进行开车。

以上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所有我解答了,希望大家可以在驾驶途中遵守规则,对自己也对他人生命负起责任。

关于蔚来车主最惨的“一天”||深度和蔚来汽车 车主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