站点名称:北交所IPO方案密集出炉,多家公司底价高于现价!这只允许新股降低底价的简单介绍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相关标签: # 北交所IPO方案密集出炉 # 多家公司底价高于现价!这只允许新股降低底价
官方网址:
进入网站站点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北交所IPO方案密集出炉,多家公司底价高于现价!这只允许新股降低底价,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多家计划在北交所上市的新三板公司正在加速推动进展,部分处于上市审核阶段的公司于近日密集下调发行底价。
7月7日 ,“魔芋第一股”一致魔芋和海能技术两家公司同时调低北交所发行底价。
一致魔芋的发行底价由原来的23元/股调低至16元/股。按照公司2021年业绩,对应发行前的市盈率从22.5倍降到15.7倍。发行股份数量从不超过1941万股降低至1688万股。如果算上超额配售则是从不超过2232.15万股降至1941.2万股。
海能技术发行底价由12元/股调整至10.88元/股。按照该公司2021年业绩计算,对应发行前的市盈率从16倍降到14.7倍。发行股数从不超过2300万股降低至不超过1000万股。
此前,一致魔芋和海能技术两家公司均被监管问及制定发行底价的依据和合理性。
针对一致魔芋,北交所要求公司说明发行底价的确定依据、合理性、与停牌前交易价格的关系、对于发行前后市盈率,结合企业投资价值、股份限售情况,综合分析说明现有发行规模、定价、稳价措施和超橡铅枯额配售选择权等事项是否对本次公开发行并在北交所上市存在不利影响。
对于海能技术,北交所要求说明发行激握底价的确定依据、合理性以及与报告期内定向发行股票价格、前期二级市梁洞场交易价格的关系,所对应的本次发行前后的市盈率水平;补充披露稳定股价的实施条件、程序、方式,说明现有股价稳定预案能否切实有效发挥稳定作用;综合分析说明现有发行规模、发行底价、稳价措施等事项对本次公开发行并上市是否存在不利影响。
此外,近期宣布调整北交所公开发行方案的还有朗鸿 科技 、众诚 科技 等。朗鸿 科技 将发行底价由18.10元/股调整为17.00元/股;众诚 科技 的发行底价则由11.00元/股调整为7.00元/股。
那么,这些公司为何纷纷调低发行底价?
申万宏源证券新三板首席分析师刘靖告诉界面新闻:“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市场总体比这些公司确定底价时下跌了不少;二是公司业绩可能受宏观经济和疫情影响。为确保发行成功,给打新打资者更好的收益预期,相应调低了底价。未来定价还是需要遵从市场,根据市场情况变化。”
渤海证券新三板做市业务负责人张可亮认为:“北交所发行底价的设置本身没有太多意义,有部分公司在申报的时候,对自身业绩可能过于乐观,未能预见到因疫情等主客观因素导致业绩不及预期。或者未能正确判断二级市场波动和走势,申报之初确定的发行底价经过半年左右的审核期,已经不适应当前的行情,这或是调整发行底价的主要原因。”
他表示,未来一段时间申报的企业,发行底价的设置将会更加谨慎。
有业内人士认为,北交所新股发行定价不能低于发行底价,因此发行底价的确定很关键。企业在上会前调整发行方案,可以节省过会后的上市进程时间。
相关数据显示,北交所新股方面,“16倍不破发”的规律似乎仍未打破。
例如,6月20日,泰德股份上市,发行市盈率为18.89倍,上市首日出现盘中破发情形,第二个交易日收盘破发。6月24日,发行市盈率16.48倍的优机股份上市,股价未破发。
截至目前,北交所申报热潮依旧。截至7月11日,北交所公开发行申报和受理达到高峰,排队公司数量增至136家。近两周(6月27日至7月10日)共有59家公司更新发行审核状态,相较于前两周(25家公司更新发行审核状态)明显提速。
数据显示,目前北交所项目审核平均用时(自受理至核准/注册)为143天。企业质量好、中介机构勤勉责任的项目审核会更加高效。业内人士预计,有了量的基础,北交所指数也将择机发布,为投资者提供更多交易选择和指引。
相关统计数据显示,近几念迟年的新股发行,和以往相比,有大幅度的增长。这个确实是事实,但凡炒股的人,都会发现打新是常有的事情。频率高的时候,一周发行10多个新股,天天有新股可打。
尽管新股常发行,可以打个不亦乐乎,不过结果令人哀叹——几乎中不到新股。这种情况,在小股民身上尤为明显。不管是身边,还是网上,都是这个情况——小股民苦求中一签而不得!
之所以是这种情况,分析起来,我们会发现,原因其实不复杂。下面,就和大家具体说一说相关的原因。如果认为说得不对,大家大可在文后评论区,提出自己的观点,大家共同探讨。
1.0 僧多粥少:新股虽多,但股民更多
所谓“僧多”指的是股民太多,所谓“粥少”指的是新股发行依然太少。近年,相对以往,新股发行的频率确实挺高的。譬如2020年,新上市的股票一共396个,以250个工作日来计算,日均上市1.58个新笑高缓股,频率不低。
尽管近年新股发行的频率高,但相对国内庞大的股民群体,这区区几百个新股,真的杯水车薪。最新数据显示,国内股民超过1.8亿。一年区区几百个新股,相对1.8亿股民而言,碰模真的啥都不是。
通过以上的数据对比,我们基本上可以知道,新股能中签的小股民,凤毛麟角。更为残酷的是,新股中签机制,对于小股民并不友好。这进一步限制了小股民新股中签的可能性。这个,将在下一个小点展开论述。
2.0 马太效应:大户中签机会多,小股民中签机会少
所谓马太效应,大家可以简单理解为“强者愈强,弱者愈弱”或者“富者愈富,贫者愈贫”。股市新股的中签机制,基本上遵循马太效应的原则来运行。这进一步制约了小股民中签的可能性。
我们知道,打新之前,必须开通账户和具备一定的市值。先说开通账户,主板好说,但凡成年人都可以开通。不过,科创板和创业板就不那么容易开通了,科创板要求50万资金,创业板要求10万资金。
科创板50万资金的要求,基本上淘汰了所有的小股民;创业板10万资金的要求,淘汰了大部分的小股民。这意味小股民,基本上没资格参与科创板和创业板。偏偏这几年,新股发行,以科创板和创业板的新股为主。这意味着,很多时候,小股民只能“望新股,而兴叹”。这大大降低了小股民中签的可能性。
小股民能参与打新的只有主板。不过这个参与,真的重在参与,千万别在意结果。结果是明显的——不中。大家都只知道,沪市主板1万市值1支签,深市主板5千市值1支签。市值越多,签就越多,直至顶格申购。股市的小股民,实力最弱,市值大多几万十来万,能获得的签不多,顶格的机会基本没有,中签几乎不可能。
大户的话,完全不同,他们的资金庞大,不但可以顶格申购,而且还可以同时动用多个账号顶格申购,大大提高了中签率。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也严重的影响了小股民中签。这个因素是网下申购。参与网下申购的一般都是机构和大户(要求千万级别的市值)。
新股上市,一般都会分出一部分股份,进行网下申购,以满足机构和大户的需求。网下申购分走的股份,一般都不低于20%。这,又进一步降低了小股民中签的可能性。至此,大家应该明白了吧——新股上市,其很多规则都遵循马太效应这一原则。这个原则,从跟不上决定了小股民几乎中不到新股。
3.0 新股必须打,万一中了呢——打新虐我千百遍,我待打新如初恋
尽管上面的内容,让人丧气。但我想说的是:作为小股民,新股必须打,万一中了呢,毕竟可能性还是有的。我一朋友,真正的小股民,仅有沪市1万市值,去年坚持不懈的打新,竟然中了钱,最终赚了2万多。
因此,作为小股民,只要有打新的机会,都不要放过。尽管很多时候,新股的中签只能用玄学来解析,但不管怎样,总有一份希望在。作为股民,可以一无所有,但真的不能没有希望。没有希望的人,是不会进入股市这个容易让人绝望的市场。
北京证券交易所在发行方式上,实行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向特定对象发行等多元的融资方式,引入授权发行、储架发行、自办发行等灵活的发行机制,进一步降低中小企业融资成本。
在定价机制上,坚持市场化导向,促进新老股东充分博弈,“以竞价为原则,以定价为例外”,对发行价格、规模等不做行政干预,强化投资者权益保护,进一步提高定价效率、规范发行秩序。
以上就是北交所新股发行的方式。
扩展资料:
那么北交所首批打新需要注陵乎意什么问题呢?
北交所首批精选层新股将在10月8日进行网上申购,北交所投资者网上打新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比例配售,申购越多,获配越多。
2.申购时间靠前的,"打新"成功率高,最少获配100股。
3.设置较大申购数量区间,无市值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新三板精选层"打新"缴款的时点与金额不一致。主板、科创板"打新"时不需要缴款,待确定中签后按中签股数对应的金额缴款;新三板"打新"时全额缴付申购资金,待获配股数确定后退回多缴款项,缴款至退款之间间隔约两个交尺升悉易日。
北交所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实施临时停牌机制,当盘中成交价格较开盘价首次上涨或下跌达到或超过30%、60%时,盘中临时停牌10分钟,复牌时进行集合竞价。买卖申报最低数量为100股,每笔申报可以1股为单位递增,投资者想在北交所投资,需要笑握先开通北交所权限。
以上就是全部内容了,希望对你有所帮助,求采纳,最后需要提醒投资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所谓注册制,是指证券发行人将与ipo有关的一切信息和资料公开,制成法律文件并送交主管机构审查,主管机构只负责审查相关信息和资料是否履行了信息披露义务的一种制度。在此之前,我国一直实行核准制,即发行人需要通过保荐人向证监会提交申请材料,待证监会核准后才能在交易所发行上市。
2013年11月12日,国家首次提出“注册制改革”;2019年6月13日,上交所科创板正式开板,注册制改革经历6年,终于落地。2020年6月12日,创业板改革启动,同年8月24日,深交所创业板首批注册制企业上市。截至2020年8月31日,科创板及创业板累计211家企业完成注册制上市。211家公司中,以高端制造业为主,占比高达65.88%,主要为专业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电子设备制造业、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医药制造业等。
科创板及创业上市企业,多为创业企业,往往具有研发投入大、盈利周期长、技术迭代快、风险高以及严重依赖核心项目、核心技术人员、少数供应商等特点。在过去核准制的背景下,这些企业因其经营收益的滞后性,导致IPO难度较大。随着注册制推行,这类企业可以快速上市,进行融资。例如,中芯国际从IPO申报至亏握注册生效仅用30天。
截至2020年4月30日,科创板公司均已披露2019年年度报告。据上交所公告显示,上市首年,科创板公司保持良好发展态势,共实现营业收入1,471.15亿元,同比增长14%;归母净利润178.12亿元,同比增长25%;扣非归母净利润158.98亿元,同比增长11%。同时,盈利质量稳步提升,经营活动现金流净额197.08亿元,同比增长75%。其中,七成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两位数增长,八成公司收入和净利润均实现增长,九成公司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实现盈利。
在国际市场中,注册制是普遍实行的证券发审制度。以美股及港股市场为例,截止2020年08月31日,美股及港股市场上市公司共计6875及2180家。2019年,美股市场新增上市企业共177家(不包含OTC市场挂牌及空壳公司),港股市场新增上市企业共165家。以行业分布来看,美股市场中,医疗保健行业新增上市企业比例最高,占比高达42.94%。其次为金融、信息技术以及非日常消费品行业,分别为15.25%、11.86%及10.73%。港股市场中,非日常消费品行业新增比例最高,占比高达31.33%。其次为房地产、工业、医疗保健行业,分别为22.89%、10.84%及10.24%。
国内推行注册制之后,企业上市将越来越容易,但上市就意味着企业资本发展成功了吗?并不然。以美港股为例,上市容易,退市同样普遍。2013至2019年,美股市场平均每年有将近300家企业退市。港股市场2019年退市数量也销明庆高达26家。
以瑞幸咖啡退市为例。纳斯达克基于以下理由要求瑞幸退市:第一,基于上市规则5101,瑞幸咖啡披露虚假交易的信息,引起公众利益的担忧;第二,基于上市规则5250,瑞幸咖啡此前未能公开披露重大信息,未披露虚假交易的商业模式。
瑞幸咖啡被强制退市,是因为其严重的财务造假,也就是企业交易和信息披露不合规。
注册制下,企业的信息披露的要求极高,“干坏事“面临的惩罚将越来越重。不良企业将逐步被资本和市场淘汰。注槐冲册制不仅意味着拥有更多的机会,也同时代表着将面对未曾经历过的挑战。在注册制的浪潮中,中小企业如何抓住机遇,是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
目前,中小企业进入资本市场主流方式为IPO或被并购。通常,企业会优先选择IPO,而非被并购。
IPO的优势相对较多,包括提升企业知名度,扩大市场影响力;改善企业财务状况,丰富企业融资渠道;通过股权激励兑现员工价值;促进企业完善制度,建立科学的架构体系。
同时,我们也需要注意到,IPO也有缺点。第一,IPO过程中的保荐承销费、审计费、路演推荐费等,发行费用往往超过8%,融资成本相对较高。第二,企业上市后变为公众公司,需要对它的所有股东负责。市场要求企业持续增长和盈利,会极大地增加管理者的压力。第三,企业上市后可能会面临被恶意并购,存在失去控制权的风险。
综上,对于中小企业来说,IPO会是走向资本市场最好的选择吗?
近年来,随着IPO加速,市场回归理性。企业通过IPO快速获得收益的机会也越来越少。一方面,企业必须真实、完整的披露数据,强调经营管理和财务数据的合规性,否则企业将面临严厉的惩罚甚至是退市的风险,IPO成本越来越高。同时,由于注册制下,新股发行定价限制也被改,新股越来越多的面临破发风险,对于企业来说,IPO决策也变得越来越慎重。
在成熟市场,选择IPO还是并购,更多的是取决于估值差异。并购的估值不仅来自于被并购企业自身的经营发展,还有对并购企业的协同效果。如果协同效果1+12,并购往往会给出更高的估值,而被并购企业也更倾向于并购上市。
2020年,全球并购交易额已接近2万亿美元,而同期的IPO筹资额仅为667亿美元,并购重组的交易量远高于IPO。不难看出,在全球范围内,并购仍是资本市场交易的主流。随着我国资本市场逐步发展,并购也将成为未来企业资本路径的首要选择。
首先,IPO或是并购,需要企业根据自身特点、发展状况及融资需求等进行选择。如上文提及,企业盲目选择IPO,可能会面临新股破发甚至退市的风险。退市后再次恢复上市,难度极大。
其次,企业应树立规范意识。注册制更加注重上市后的监管。上市并不意味着高枕无忧,反而将面临更严格的监管。企业应注意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及时性,以前过度美化财务报表,导致数据失真,最终会被市场所淘汰。在注册制的背景下,只有树立规范意识,才能走得更远。
再次,企业需要注意人才储备。注册制实施后,企业价值完全交由市场判断。企业想要实现 健康 长远发展,其必要条件是人才。技术人才可以帮助企业在其领域更专、更精,提高技术水平和市场占有率。职能人才则可以帮助完善公司发展架构,使公司在合规的前提下更加适应资本市场。
最后,企业需要有一个良好的心态。注册制时代,上市变得更加容易,退市的情况也将变得更加普遍,上市和退市将是双向选择的结果。企业可能因为没有达到市场预期,而被迫退市;也有可能企业为了自身发展,选择并购重组再上市。无论何种情况,企业都应用积极良好的心态去面对。
对中小企业来说,注册制是一把双刃剑。它既代表资本发展的新的可能,又代表着更多的挑战。中小企业要持久发展,资本只是助力,最根本的还是增强企业自身实力。善用资本,勇于进化者,将在双重助力下获得更大的空间和成就。
北交所开市交易,81家首批公司有哪些特征?
1.北交所在2021年11月15日鸣锣开市中国资本市场这个历史性的时刻终于来了。先给大家报个盘首个交易日,实现了平稳收官81个北交所的股票合计成交是95.73亿元10只新股收盘全部大涨啊,盘中均触发两次临停截止收盘,新股平均较发行价上涨199.80%。N同心大涨493.67% 其他N系涨幅均超过200%。北交所所有股票的代码为8字开头。包括恒合股份,广道高新,还有汉鑫科技等10家公司在北交所上市。
2.目前新三板精选层企业为71家,首批北交所上市公司的这个总数量是81家新股上市首日不设涨跌幅限制多只新股较开盘大涨60%。触发了两次临时平台机制,而复盘之后呢走势趋缓,也回归到理性了。北交所,全称北京证券交易所他是我国上海证券交易所和深圳证券交易所之后的第三家证券交易所,之所以他会成交这个北交所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帮助专精特新公司成长与融资。这是最大的一个目标。
3.那81家公司有哪些特征呢?机械设备行业第一,一共有13家企业登录,其中市值最高的是同力股份。市值47.97亿他在2020年年收入27.37亿利颤雹润是3.23亿,市值最低的是中寰股份市值4.7亿他在2020年营收是1.88亿利润4200万,计算机行业排在茄扮帆第二一共12家企业登录其中市值最高的是云创数据市值30.88亿2020年营收是3.63亿,利润6300万,市值最低的是志晟信息市值4.43亿,2020年营收3.01亿利润4000万。
4.基础化工企业排在第三一共有8家企业,其中市值最高的是吉林碳谷市值143.2亿,2020年营收11.02亿,利润是1.33亿,市值最低的是利通科缺仿技市值9.03亿2020年营收入2.86亿;利润3900
挖贝网 1月11日消息,保丽洁(832802)北交所IPO发行价出炉,为7.95元/股,发行市盈率为14.28倍。据了解,公司曾三调发行底价。
2023年1月11日,保丽洁发布发行公告,确定北交所IPO发行价为7.95元/股,发行市盈率为14.28倍,将于1月16日早誉档申购。
不过,据了解公司曾三调发行底价。第一次是在2022年9月26日发布公告称,将发行底价由16元/股调至13元/股。第二次则是在2022年12月9日,将发行底价调低至10.01元/股,第三次在2023年1月3日,将发行底价调为5.79元/股。
战略配售方面,公司引入5家战投,共拟认购191.014万股。其中,张家港市锦信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张家港市金科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均拟认购50万股,张家港产业资本投资有限公司、常熟市达胜投资管理咨询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张家港倾风吟企业管理合伙企业(有限合伙)分别拟认购40万股、36.014万股、15万股。
挖贝研究院资料显示,保丽洁主要从事静电式商用油烟净化设备、静电式工业油烟净化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截至2022年6月30日,公司共拥有12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2项。
招股书显示,公司多个产品获得了国家火炬计划产业化示范项目、高新技术产品认证等荣誉。公司的废气净化设备制造车间被评定为“江苏省示范智能车间”,于2021年被评定为“苏州市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标杆企业”、“江苏省服务虚坦型制造陆乱示范企业”。
业绩方面,2022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3亿元,净利润为2269万元。
北交所IPO方案密集出炉,多家公司底价高于现价!这只允许新股降低底价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北交所IPO方案密集出炉,多家公司底价高于现价!这只允许新股降低底价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