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内容详情

网飞要求黑人扮演克利奥帕特拉,希腊和埃及的网民签署了一份抗议的简单介绍

2023-05-18 8 adminn8
网飞要求黑人扮演克利奥帕特拉,希腊和埃及的网民签署了一份抗议的简单介绍

站点名称:网飞要求黑人扮演克利奥帕特拉,希腊和埃及的网民签署了一份抗议的简单介绍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相关标签: # 网飞要求黑人扮演克利奥帕特拉 # 希腊和埃及的网民签署了一份抗议

官方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网 5118

进入网站

站点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网飞要求黑人扮演克利奥帕特拉,希腊和埃及的网民签署了一份抗议,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克利奥帕特拉的故事?

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的最后一任女法老。

在她死后,埃及成为罗马行省。她也就是后世所熟知的“埃及艳后”。

虽然克利奥帕特拉拥有埃及法老的称号,然而身上流着马其顿希腊人的血统。她是埃及托勒密王朝的王室成员之一,在亚历山大大帝逝世后,他的将领托勒密一世获取埃及并建立这个王朝,因此托勒厅猛启密一世是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的先祖。

扩展资料:

人物生平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约前70年12月或前69年1月-约前30年8月12日),通称为埃及艳后。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她让一条毒蛇咬死自己来同时结束自己和埃及的生命(不过,研究证明她死于屋大维谋杀的可能性更大一些)。

从此以后,埃及成为了罗马帝国的一部分,直到5世纪西罗马帝国的灭亡。

她才貌出众,聪颖机智,擅长手段,心怀叵测,一生富有戏剧性。特别是卷入扮如罗马共和国末期的政治漩涡,同恺撒、安东尼关系密切,并伴以种种传闻逸事,使她成为知磨文学和艺术作品中的著名人物。

据传说,尽管她被严加看管,她还是设法得到一个农民送来的一篮无花果,内藏有一种名叫“阿斯普”的小毒蛇,她让毒蛇咬伤手臂昏迷而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埃及艳后

金字塔创造于几年?哪位法老?去埃及,可以进去吗?拉美西斯二世的金字塔又是哪个?我还需要古埃及地图!

埃及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

金字塔是利用大石建成的巨大三角形建筑物,是法老的墓穴。由于古埃及人在尼罗河两岸生活及耕作,所以金字塔主要是在沙漠地区兴建。从公元前2700 - 1800年这900年里,估计古埃及人共建筑了超过80座金字塔。而建于公元前2589 - 2566年间的“大金字塔”是最大的一座金字塔,它是为法老胡夫而兴建的。

古埃及人在“大金字塔”附近建造了一座“狮身人面像”。至今仍然没有人知道建造这座由“狮身”与“人面”组成的巨大石雕的原因,他代表着法老的智慧与勇猛。一些人相信“狮身人面像”可能是金字塔的守护神,另一些则认为它是古埃及伟大文明的象征。

古埃及位于非洲东北部尼罗河中下游地区的一段时间跨度近3000年的古代文明,开始于公元前32世纪左右时美尼斯统一上下埃及建立第一王朝,终止于前343年波斯灭亡埃及。

古王国时期 孟卡拉和他的共治女王卡蒙罗内比蒂二世。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是古王国时期建筑、艺术、科技取得惊人进步的基础,而完善的中央政府使这些成为可能。[27] 在“维齐尔”(Vizier)的指导下,国家官员征税、协调水利工程以提高农作物产量,征用农夫进行建筑工程,建立司法系统维护和平与秩序。[28] 富裕和稳定的经济保证了财政的盈余,使国家有能力主持建设纪念性质的巨型工程和让皇家工场委托制作杰出的艺术品。乔塞尔、胡夫和他的子孙们修建的金缺缺字塔是古埃及文明(和法老们的权力)令人难忘的象征。中央政府重要性的上升随之而来的是被法老承认土地拥有权并供养的官吏和书吏阶层。法老也会将土地用于修建陵寝或赠与地方神庙以保证死后对自己的崇拜。这样的五个世纪的封建统治逐渐削弱了法老的经济实力,到古王国后期,法老已经无力维持庞大的中央机构。[29] 法老的权力下降了,地方统治者随即开始挑战法老的权威。再加上公元前2200年到公元前2150年的严重干旱,[30] 最终导致国家陷入被称为“第一中间期”的长达140多年的饥饿和动荡之中。第一中间期

古王国后期中央液扮腔政府崩溃后,政府已经无法维护经济稳定。地方统治者无法依靠国王帮助及时化解危机,接着发生的食品短缺和政治辩论升级为饥荒和小规模内战。尽管存在难题,但地方统治者不再对法老进贡,而利用新获的独立维护各省的繁荣。一旦掌握了自己的资源,各省经济上变得更加富足 - 社会各阶层的更大更好的墓葬证明了这个事实。[32] 在这次创作力爆发之际,各省的艺术家继承和调整了古王国时期服务于王权的文化主旨,书吏们发展和丰富了文学的风格,表现出这一时期的创造力和乐观。从对法老的效忠中解脱后,地方统治者开始互相争夺领土和权力。到公元前2160年,耶拉孔波利斯(Hierakonpolis)的统治者统一了下埃及,而底比斯的因提夫家族统一了上埃及。因提夫家族不断在北方扩张势力,南北朝之间的冲突不可避免。约公元前2055年,底比斯军在门图荷太普二世率领下击败了耶拉孔波利斯统治者。埃及的再次统一,开创了经济和文化复兴的新时期。

[编辑] 中王国时期

曼图霍特普二世, 中王国的建立者。中王国的法老们恢复了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刺激了艺术、文学和纪念性建筑工程的复苏。[35]第十一王朝的门图荷太普二世和他的闹衫继承者们从底比斯统治全国。约公元前1985年,维齐尔出生的第十二王朝建立者阿蒙涅姆赫特一世将首都迁往法尤姆绿洲的伊塔威(Itjtawy)。[36] 在那里,第十二王朝的法老们实行了富有远见的垦荒和灌溉计划以增加这一地区的农业产量。此外,对努比亚的再征服获取的领土中富产石料和黄金,人民被驱使在三角洲东部修建防御建筑,称为“大公墙”(Walls-of-the-Ruler),用于抵御外族入侵。[37]

拥有可靠的军队、政治稳定和丰富的农矿业财富,国家的人口、艺术和宗教繁荣起来。与大力推崇神灵的古王国形成鲜明对比,中王国时期经历了一种被称为“民主化”(Democratization)的“个人的虔诚”的增长,依据这种信仰据说所有人都能支配一个灵魂并能在死后陪伴神灵。[38]

中王国文学的特点是诡辩的主题和自信而雄辩的人物风格。[33]浮雕和肖像雕塑艺术精湛,细节上尽善尽美,达到了新的技术高度。[39]

中王国的最后一位有为之主,阿蒙涅姆赫特三世,允许亚洲移民进入三角洲地区以为他的采矿业和水利工程提供充足的劳动力。但这些充满雄心的水利工程和采矿活动,与他统治后期尼罗河泛滥不足联系起来,透支了经济,加速了国家衰落,最终在公元前14世纪和公元前13世纪进入“第二中间期”。这次衰落期间,外来的亚洲移民开始控制三角洲地区,甚至建立了希克索斯王朝。[40]

[编辑] 第二中间期和希克索斯王朝

约公元前1650年,中王国衰落,居住于三角洲东部城市阿瓦瑞斯(Avaris)的亚洲移民随之夺取了这一地区并逼迫中央政府迁往底比斯。在那里,法老们成了附庸,称臣纳贡。[41] 希克索斯们(即“外来统治者”)效仿埃及统治模式,也将自己描绘为法老,把埃及要素融入到他们的青铜时代文明中。[42]

南迁后,底比斯的国王们发现自己被夹在北方的希克索斯王朝和它的努比亚盟友-南方的古什之间,100多年在沉闷和不作为中度过。到公元前1555年,底比斯的军队终于强大到可以挑战希克索斯王朝。冲突持续了30多年,[41] 法老陶二世和卡摩斯最终打败了努比亚人。卡摩斯的继任,雅赫摩斯一世成功地在一系列战役中让希克索斯王朝永久地退出埃及的历史舞台。之后的新王国时期,军队成了优先考虑的核心问题,法老们籍此扩张埃及的疆界,维护他们在近东的优势。[43]

古代埃及的最大疆域范围。(公元前15世纪)

[编辑] 新王国时期

新王国的法老们通过维护边境安全和加强与邻国的外交确立了一个空前繁荣的时代。图特摩斯一世和他的孙子图特摩斯三世时的军事征服让埃及的势力扩张到叙利亚和努比亚,巩固了人民的忠诚,打通了急需的铜和木材的进口通道。[44] 新王国的法老们推崇太阳神阿蒙(Amun),开始大兴土木,对它的崇拜的基点是卡纳克神庙。法老们还修建了一些纪念碑为自己的(现实的或虚幻的)成就增色。两位法老之间上台的是女法老哈特谢普苏特,她通过宣传使自己的权力诉求合法化,[45] 她统治时期的特点是停止对外战争,派遣商业探险队联络庞特(Punt),开展与邻国的贸易;以及修建了位于卡纳克的典雅的停灵庙,一对巨型方尖石塔,一个小礼拜堂。尽管取得很大的成就,但在她死后,她的过继外甥图特摩斯三世大量毁掉刻有她名字和形象的塑像,希望抹去这位篡位的母后的统治痕迹。[46]

四尊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型石像拱卫着阿布辛拜勒神庙(Abu Simbel)的入口。约公元前1350年,阿蒙霍特普四世出人意料地登上王位,开始了一系列激进且无秩序的改革,威胁到新王国的稳定。他改名埃赫那顿(字面意思为“阿顿的仆人”或“阿顿光辉的灵魂”。),将以前不起眼的太阳神阿托恩(Aten)吹捧为最高的神,禁止对其他神的崇拜,打击了僧侣集团的权势,[47] 还将首都迁往新城埃赫塔顿(Akhetaten,意为阿托恩的视线,即今天的阿马尔那(Amarna))。他对外国事务置若罔闻,全神贯注于他的新型宗教和艺术风格。在他死后,对阿托恩的崇拜很快被禁止,首都迁回了底比斯。后来的法老图坦卡蒙,伊特努特·阿伊,哈伦海布迅速抹去了阿孟和蒂四世的所有记载,这段短暂的时期被称为阿马尔那时代。[48]

第十八王朝结束于最后三位法老 - 图坦卡蒙、伊特努特·阿伊、哈伦海布,他们死后都没有后裔。18岁的拉美西斯二世,或称拉美西斯大帝,于公元前1279年继承王位,他是埃及历史上修建神庙、树立方尖石塔、生育子女最多的法老。[49]

大胆的军事领袖,拉美西斯二世率军抵抗赫梯的入侵,双方在卡迭石战役中死伤惨重,最终在约公元前1258年缔结了有史以来第一份被记载的和约。[50] 埃及的财富让它成为侵略者,尤其是利比亚人和“海洋民族”(Sea People)垂涎的目标。起初军队还能抵御这些侵略,但埃及最终失去了叙利亚和巴勒斯坦。外患在腐败、盗墓贼、动乱等内部问题辅助作用下急剧恶化。底比斯的阿蒙神殿(Precinct of Amun)大祭司们聚敛了大量土地和财富,他们势力的膨胀在第三中间期分裂了国家。[51]

约公元前730年利比亚人从西面的入侵破坏了埃及的统一。

[编辑] 第三中间期

公元前1078年,拉美西斯十一世去世,斯蒙迪斯一世取得埃及北方的统治权。南方则在底比斯阿蒙神庙的大祭司的有效统治下,后者仅在名义上承认斯蒙迪斯的权威。[52] 这一时期,利比亚人已经在三角洲西部地区定居,移民的首领们开始逐步取得自治权。公元前945年,利比亚王子舍顺克一世控制了三角洲地区,建立了所谓“利比亚王朝”或“布巴斯提斯王朝”(布巴斯提斯是首都),即第二十一王朝,持续200多年。舍顺克也通过将自己的家族成员安置在重要僧侣位置上控制了埃及南方。利比亚统治腐朽的同时,它在三角洲地区的对手开始在利安托波力斯(Leontopolis)兴起,库施威胁于南。约公元前727年,库施国王皮耶侵入北方,占领了底比斯,并最终占领了三角洲地区。[53]

到第三中间期结束时,埃及原本深远的影响力大打折扣。它的外国盟友沦为亚述的势力范围,到公元前700年两国间的战争终于不可避免。公元前671年到公元前667年,亚述人开始攻击埃及,遭遇塔哈尔卡和他的继任坦沃塔玛尼坚决抵抗,埃及赢得了几次胜利。但最终,亚述人将库施人赶回努比亚,占领孟斐斯,洗劫了底比斯神庙。[54]

[编辑] 晚期

亚述人没有长期占领埃及的打算,统治权落入二十六王朝一系列称为“赛特王”(Saite kings)的诸侯手中。到公元前653年,赛特王普萨美提克一世借助唯利是图的希腊雇佣军驱逐了亚述人,并在希腊人的帮助下建立了埃及的第一支海军。希腊的在埃及影响急剧膨胀,三角洲地区的城市纳奥克拉提斯(Naucratis)成了希腊人的家园。建都 Sais 的赛特王们见证了这次短暂而充满生气的经济文化复兴。然而好景不长,公元前525年,强大的波斯帝国在冈比西斯二世率领下开始了对埃及的征服,最终在贝鲁西亚(Pelusium)之战中抓获了法老普萨美提克三世 。冈比西斯二世于是采用法老称号,但却在远在苏萨的家中统治,将埃及划为总督区。公元前5世纪有几次较成功的反抗波斯的起义,但埃及从未能永久地驱逐波斯人。[55]

在波斯的统治下,埃及与塞浦路斯、腓尼基被一同划入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下的第六总督区。波斯第一次统治时期也被称为第二十七王朝,结束于公元前402年。公元前380年至公元前343年,最后的本土王朝、第三十王朝统治埃及,结束于奈科坦尼布二世(Nectanebo II)。公元前343年,波斯人短暂地恢复了对埃及的统治,也被称为第三十一王朝。但不久后,在公元前332年,波斯统治者Mazaces将埃及拱手让给了亚历山大大帝。[56]

[编辑] 托勒密王朝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 接受了埃及的语言和古代传统。公元前332年,亚历山大大帝在几乎没有遇到波斯人抵抗的情况下,被埃及人当成解放者占领了这片土地。亚历山大的继承者托勒密仿照埃及模式建立了政府机构,定都亚历山大。这座城市试图展现希腊统治者的权威,并以著名的亚历山大图书馆为核心,成为了文化和学术的中心。[57] 亚历山大灯塔照亮了许多船只的航程,保证了城市间贸易的畅通。托勒密统治者将商业和创收行业作为发展首选,例如纸莎草纸的制造业。[58]

希腊文明并没有取代埃及的传统文明,托勒密王朝的统治者扶持埃及历史悠久的传统以保证人民的忠诚。他们建立了埃及风格的神庙,维护传统的宗教仪式,把自己描绘成法老。两种文明的许多传统融合了,希腊和埃及的诸神融合为兼具多重神性,如塞拉皮斯(Serapis)。古典希腊风格的雕塑也影响了传统埃及的艺术题材。尽管希腊统治者试图缓和埃及人的情绪,托勒密王朝还是面临叛乱、家族权力斗争,以及伴随托勒密四世之死而来的亚历山大里亚的暴乱。[59]。此外,由于罗马严重依赖埃及的粮食进口,罗马人对埃及的政治状况也大有兴趣。持续不断的叛乱、野心勃勃的政治家和强大的叙利亚对手动摇了王朝统治,以至埃及沦为罗马的保护国,并最终成了一个行省。[60]

法尤姆画像是埃及文明和罗马文明交汇的缩影。

[编辑] 罗马统治时期

屋大维在亚克提姆海战中打败了马克·安东尼和托勒密王朝的克列奥帕特拉七世后,埃及在公元前30年成了罗马帝国的一个行省。罗马人严重依赖埃及海运输出的粮食,罗马军队在皇帝任命的长官的控制下,镇压叛乱、强征重税、打击强盗,而后者此时已经成为严重的问题。[61] 亚历山大里亚逐渐发展成为东方重要的商业中心,充满异国风情的埃及奢侈品在罗马销量旺盛。[62]

虽然罗马人比希腊人更加敌视埃及人,但很多传统如木乃伊和对传统神灵的崇拜保留了下来。[63]法尤姆画像(Faiyum mummy portraits)艺术繁荣,一些罗马皇帝也将自己描绘为法老,虽然不及托勒密统治者的程度。罗马统治者远离埃及,无法履行国王的职责。地方政府机构风格上罗马化,更加接近本土埃及王朝。[63]

公元1世纪中期,基督教在亚历山大里亚扎根并传播。与其他宗教不同,基督教试图使异教徒皈依,威胁到当时流行的传统宗教,引来了对基督徒的迫害,在公元303年戴克里先的大清洗中达到顶峰,但基督教最终获胜。[64] 因此,埃及的传统宗教逐渐没落。尽管埃及人仍然说他们的语言,但随着神庙祭司的减少,能读懂象形文字的人越来越少。而神庙有时也会改建为教堂或遗弃于沙漠。[65]

公元395年,罗马帝国被分成东西两部分,埃及属东罗马帝国,继续归“新罗马”的皇帝管辖。640年,埃及被阿拉伯人占领,随之开始阿拉伯化。至12世纪,已普遍使用阿拉伯语,皈依伊斯兰教,延绵数千年的古埃及文明被阿拉伯文明取代。1517年,埃及受奥斯曼帝国统治;1798年 - 1801年,受法国奴役;1869年后,英国势力侵入。埃及最终在1922年取得独立,1953年建立共和国,但它已经是一个阿拉伯国家了。

[编辑] 埃及学

主条目:埃及学

由于长达两千多年的外族统治,埃及失去了原有的古埃及文明,古埃及的语言、文字、宗教信仰、历史记录、政府和风俗等都被彻底遗弃了,以至于后来的人们在看到古埃及文明遗迹(如金字塔)时不知道当时的古埃及人为什么要建造,现代人也读不懂用古埃及文字写成的碑文。由于好奇心的驱使,人们希望了解古代埃及文明和历史,于是一门专门研究古埃及的学科逐渐形成了,这就是“埃及学”。

在两千多年前,人们对于古埃及的研究就已经开始了,例如在希罗多德所著的《历史》中就多次提及古埃及。但埃及学真正的大发展是从1822年法国人商博良对于古埃及文字破译开始的。18世纪,拿破仑带领法国军队打败埃及的英国殖民者并占领埃及,他带来了167名学者,包括历史学家、天文学家、画家、工程师、矿物学家等等,并成立了“埃及协会”专门研究古埃及文明。在进驻埃及其间,法国学者对古埃及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并搜集了许多文物带回法国,其中包括于1799年8月被发现的刻有三种文字的罗塞塔石碑,这块石碑成为破译古埃及文字的直接线索。不久之后,英国打败了法国,重新夺回了对埃及的占领,但法国研究者得以保留古埃及文物的记录,并一直在埃及学方面保持主导地位。

罗塞塔石碑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托勒密五世颁布的一条政令,由于当时是外族(马其顿王国)统治埃及,官方文字是希腊文,而当地埃及人则习惯使用埃及文字(包括圣书体和世俗体),于是这块石碑就使用两种埃及文字和希腊文共三种文字记录同样的内容。法国学者商博良就利用这种对照关系,通过希腊文的含义将古埃及的文字成功破译出来,于1822年9月29日写成通信报告,宣布古埃及文字破译成功。自此,古埃及的文字和文明被现代人重新理解,埃及学进入大发展时期。[6][66] 本条目介绍的内容基本都是埃及学的研究成果。

[编辑] 社会

古埃及人称他们的君主为法老,这个词语解作宫殿。古埃及人相信他们的君主拥有如神一样的权力,因此他们不会直称君主的名字,只称他为法老。君主之下有贵族、祭司和官员,他们是古埃及的特权阶级,享有崇高的社会地位及拥有田地和奴隶,过着极为奢侈的生活。而农民、工匠和商人则属于古埃及的平民阶级,生活平稳,却不艰苦。奴隶(即战俘或罪犯)属于古埃及的最底层阶级,没有任何权利,生活极之困苦。

[编辑] 国家和政府

古埃及一直是专制的中央集权的国家,一切的权力都归属于法老,包括司法、行政、立法、宗教等,法老的王权还被神化,称为神王。法老之下有一套政府机构,包括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对全国各地进行各方面的管理。中央政府最高官员是维西尔,相当于宰相,其权力仅次于法老,但也是全方位的,对各个政府部门都进行监督和管理,如立法、建筑、国防、国家资源调查和分配、征兵、祭祀等等。维西尔职位重要,古王国时期一般由王子担任,老国王去世后则可以由王子继位。古王国衰败后,维西尔职务开始被非王族控制,并开始威胁法老的王位。在中王国时期,首个维西尔政变的情况发生了,阿蒙涅姆赫特取代了第十一王朝末代法老曼图霍特普四世登基,开创了埃及第十二王朝。后来一些法老曾试图削弱和分散维西尔的权力,如设置两个维西尔等,但维西尔成为法老的情况还是时有发生。

中央政府在维西尔之下设有司法部、财务部和军事部等部门。司法部分为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诺姆法院),高等法院设一名院长,受维西尔领导,并由一些将领和祭司组成,主要处理危害国家安全的重要案件,例如叛国、盗墓、政变等。埃及地方40个诺姆各设有地方法院,对本诺姆的案件进行审理,国家的法律在地方是适用的。财务部设有财务大臣,负责国家财务相关事务,如税收、国库、土地丈量、外国贡品等,但后来在新王国时期财务大臣的权利逐渐转移给内宫总管,使王宫的权力凌驾于政府权力之上。地方诺姆的财务权则由市长(诺姆长)担任,他们负责收集运送谷物和税收,并直接向维西尔负责。古埃及的军事部门也是不断演变的,但在埃及统一的古王国时期、中王国时期和新王国时期,国家军事是中央集权的,使法老可以有效的统全国之力进行军事行动。另外,早在古王国时期,埃及就出现了管理武器、部队补给和防御工事的后勤部门——“军械院”。在军事发达的新王国时期,军队则发展分化为步兵、海军、战车部队。全国步兵分几个军区(称“梅沙”),以埃及神只的名字命名,一般拥有几千人,之下设连队、排、班等,层层组织。新兵一般从埃及和埃及的殖民地征集,进行统一的训练,退伍的老兵则受到政府的厚待,例如发放土地、奴隶和牲畜等。埃及还设有常备军,主要负责法老和王宫的安全,相当于王宫卫队。[67]

[编辑] 经济

大部份古埃及人是农民。埃及位处沙漠地带,而尼罗河每年7月都会氾滥,但古埃及人懂得修筑水库储起泛滥的河水,并在曾受河水泛滥的土地上耕种,让水患变成为水利。他们又懂得挖掘水渠引水灌溉农作物,并发明了用牛拉动的犁耙,破土和翻松泥土来种植农作物。此外,他们还发明了抽河水灌溉农田的汲水器(shaduf)。

部份古埃及人是商人。虽然埃及大部份的地区都是沙漠,但尼罗河沿岸却盛产一种称为芦苇的植物。芦苇浮力大且能防水,所以是造船的好材料。古埃及人就以芦苇作材料造船,并乘坐这些芦苇船在尼罗河、地中海及红海一带航行,与当地居民进行以物换物的贸易。通过这些贸易往来,古埃及人把他们的文明及生活方式传播至其他地方。古埃及地理位置是亚洲和非洲的枢纽,另外其农业为主的经济模式对其他手工业产品有很大需求,因此古埃及是古代重要的贸易中转和加工国家。古王国时期,古埃及经济发达,出现了很多剩余的产品,以物易物的商业模式产生。当时埃及对外的贸易对象主要有努比亚、黎巴嫩、蓬特等地,也不时伴随有军事掠夺,不完全是平等交易。中王国时期,埃及造船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埃及人还在尼罗河和红海之间开凿运河,埃及对外贸易的范围扩大了很多,到达亚洲叙利亚中南部。此时,开始出现官方贸易,即国家之间互赠礼物,埃及周围的一些国家通过这种“进贡”的方式成为埃及的属国。新王国时期,埃及国家统一,霸权形成,伴随着军事征服,埃及的商业也有了很大发展,市场上出现了很多奢侈品,显示人民生活的富裕。国际贸易则为国家垄断,还出现了一些掠夺性的“进贡”。另外,政府开始发行类似于货币的金属圆环,并将其价值同金银挂钩。为了保持军事实力,埃及很大的贸易比重与武器制造有关,从其他地方进口原料(比如木材),然后制造武器和战车出口,埃及制造的战车甚至出口到战车发明地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后来埃及帝国分裂,是贸易不再受国家控制,此时走私行为普遍,人们更多的利用政府发行的金属圆环,埃及步入货币时代。波斯统治时期,埃及对外贸易几乎停滞,后来马其顿统治,贸易逐渐恢复并达到巅峰,亚历山大城称为当时最重要的商业城市。托勒密时代埃及经济则被国家完全垄断,各种商品的价格都由国家制定。罗马统治时期,罗马帝国对埃及收受重税,古埃及贸易随着古埃及文明一起趋于消亡。宗教信仰

古代埃及人信仰和崇拜多神,神有多种形象,有的具有人的形象,其他形象还有动物、植物和星辰、自然现象等。另外,不同地区也有不同的神只,也有几个地区共同崇拜一个神,同时一个地区还可能崇拜多个神,至今考证的古埃及的神多达上千个。这种多神崇拜起源于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在埃及统一之前的各个小国家里,人们都崇拜各自不同的神。随着美尼斯统一埃及全境,法老开始推行各自出身地的神,使其称为主神,由全埃及共同崇拜。在古王国时期主神是鹰神荷鲁斯,后来改为太阳神拉,中王国时期则主要崇拜阿蒙,新王国时期拉和阿蒙相结合,形成主神阿蒙拉。在国家统一崇拜主神的同时,各个地方(诺姆,相当于省)仍然崇拜原来地方的神。参见埃及神话人物列表。

另外,神只也有不同的属性,有的是农业的神,有的是阴间之神,还有的是工匠技师的神(比如孟菲斯的普塔赫神)。而法老则是神的化身,或者是代言人,具有神的特性和神的名字,比如阿蒙霍特普、图坦卡门都是用阿蒙神的名字作为自己名字的一部分的。因此,法老被称为神王,拥有行政、司法和军队的最高权力,同时也是其主神的大祭司。法老手执生命之符,表示对埃及人有生杀大权

由于古埃及人极重视宗教信仰,所以他们建造巨大的神庙来崇拜天神。在新王国时期,埃及通过武力扩张积累了空前的财富(参见新王国时期和第十八王朝),但在几代法老在位期间都被用来修建神殿,比如公元前1200年,古埃及兴建了最大的神庙——位于尼罗河中游的阿斯旺(Aswan)的阿布辛拜勒神庙。重视宗教的另一个影响就是神职人员的权力过大,一般除法老之外,管理主神祭祀的祭司(称为“维西尔”,相当于宰相)拥有国家第二大权力,有的时候甚至超过法老的权力,使得一些维西尔可以成功篡权称为新法老,如拉美西斯一世。鉴于这种情况,在埃及第十八王朝中后期,阿蒙霍特普四世进行了宗教改革,修改主神阿蒙为阿顿(太阳神),关闭所有崇拜旧神的神殿,还迁都修建新神阿顿的神殿,他自己也改名为埃赫那顿,意为阿顿神的光芒。但由于祭司们权力过大,以及整个社会的习俗形成已久,这次宗教改革失败了,在埃赫那顿死后不久旧阿蒙神又重新成为主神,祭司们的权力也被恢复了。

文明成就

古埃及文明是四大古文明之一。古埃及人除以建筑金字塔、狮身人面像及制造木乃伊而闻名天下外,还发明了许多对后世影响深远的东西。

古埃及的文化非常丰富。创造的象形文字对后来腓尼基字母的影响很大,而希腊字母是在腓尼基字母的基础上创建的。此外,金字塔、亚历山大灯塔、阿蒙神庙等建筑体现了埃及人高超的建筑技术和数学知识,在几何学、历法等方面也有很大的成就。古埃及文字

古埃及人是文明的人,因为他们懂得以文字记事。古埃及文字创于前3500年,是一种称为圣书体的象形文字。这种文字是人类最古老的书写文字之一,多刻在古埃及人的墓穴中、纪念碑、庙宇的墙壁或石块上,所以被称为“圣书体”

1799年,法军上尉皮耶-佛罕索瓦·札维耶·布夏贺(Pierre-Fran?ois Xavier Bouchard)在尼罗河三角洲的港口城市罗塞塔(Rosetta,今日称为el-Rashid)发现了“罗塞塔石碑”[来源请求]。石上刻有三种文字,分别是圣书体、世俗体和古希腊文。历史学家一直不明白石刻上“圣书体”的意思,直至1822年,法国学者尚-佛罕索瓦·商博良第一个理解到,一直被认为是用形表义的埃及象形文,原来也是具有表音作用的,这重大发现之后成为解读所有埃及象形文的关键线索。

克利奥帕特拉和安东尼简介

被罗马人视为“致命的怪物”——一个致命的预兆,克利奥帕特拉是古代世界最受欢迎但难以捉摸的人物之一。在埃及女王已经得到了永生众多作家和电影制片人,最普遍莎士比亚在安东尼和克娄汪镇巴特拉,在和好莱坞埃及艳后(1963年)主演伊丽莎白·泰勒和理查德·伯顿。后一部作品描绘了迷人的年轻克利奥帕特拉在罗马将军凯撒大帝面前从铺开的地毯上优雅地出现的令人难忘的形象。但是克利奥帕特拉是否仅仅被视为朱利叶斯· 凯撒和马克·安东尼的情人?? 还是她不仅在埃及的历史上,而且在强大的罗马共和国的历史上都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克利奥帕特拉七世菲洛帕托(“父爱”)于公元前 69 年 1 月出生于埃及亚历山大市,是托勒密十二世奥莱特斯(公元前 117 年 – 公元前 51 年)和克利奥帕特拉五世(公元前 95 年 – 公元前 51 年)的女儿。公元前 57 年)。克娄巴特拉是成为最后一位君主托勒密帝国(后成立于公元前323死亡的亚历山大大帝),从51 BCE统治埃及30 BCE。公元前 48 年,克利奥帕特拉成为尤利乌斯·凯撒的盟友和情人,直到公元前 44 年 3 月他在罗马被暗杀为止。凯撒之死使罗马陷入混乱,各个派系争夺控制权,其中最重要的是马克的军队安东尼(公元前 83 年至公元前 30 年)和屋大维(公元前 63 年至公元 14 年),前者是凯撒的支持者和忠实朋友,后者是他的养子。

克利奥帕特拉遇见安东尼

公元前 41 年,克利奥帕特拉被马克·安东尼召唤到塔尔苏斯(今土耳其南部)。据说她穿着希腊女神阿佛洛狄忒的长袍,乘坐一艘装饰着紫色风帆的驳船,沿着 Cydnus 河航行进入这座城市。将自己等同于希腊酒神狄俄尼索斯的安东尼立即被征服了。就像克利奥帕特拉和凯撒之间的会面一样,双方都在对方身上看到了他们需要的东西。对克利奥帕特拉来说,这是在埃及和罗马都获得权力的另一个机会,对安东尼来说,罗马最大和最富有的附庸国在他反对帕提亚人(帕提亚)势力的运动中得到了支持。册激是现代伊朗东北部的一个地区)是非常可取的。据称,在会议上,克利奥帕特拉要求处决她同父异母的妹妹阿尔西诺,她住在以弗所的阿尔忒弥斯神庙中受到保护,以防止未来有人企图篡夺她的王位。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很快成为盟友和情人,他于公元前 40 年与她一起返回亚历山大。

在亚历山大,克利奥帕特拉和安东尼组成了一个“无与伦比的肝脏”社会,一些历史学家将其解释为过放荡生活的借口,尽管它更有可能是一个致力于崇拜神秘神狄俄尼索斯的团体。在那一年,克利奥帕特拉为安东尼生下了双胞胎亚历山大赫利俄斯(太阳)和克利奥帕特拉塞勒涅(月亮)。

在32 BCE,屋大维了他的力量和申报参议院剥夺安东尼战争对克利奥帕特拉。

屋大维和罗马

罗马的政治局势迫使安东尼返回意大利,在那里他被迫与屋大维达成临时和解,其中一部分是他娶了屋大维的妹妹屋大维。三年后,在屋大维在西方日益壮大的军事力量的阴影下,他和克利奥帕特拉在安条克市(靠近现代土耳其/叙利亚边界)再次见面。这次会面的一个结果是,克利奥帕特拉怀上了安东尼(未来的托勒密费拉德尔弗斯)的第三个孩子;另一个原因是罗马东部的部分领土在克利奥帕特拉的控制之下。

亚历山大的庆祝活动

公元前 34 年,尽管安东尼的帕提亚战役惨败,但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在亚历山大街头庆祝了一场模拟的罗马胜利。人群涌向体育馆,看到这对夫妇坐在金色宝座上,周围环绕着他们的孩子,安东尼发表了今天被称为“亚历山大捐赠”州陵袜的宣言。在这份宣言中,安东尼将罗马和帕提亚所拥有的土地分配给克利奥帕特拉和他们的孩子,并宣布凯撒里昂为凯撒的合法儿子。毫不奇怪,“亚历山大的捐赠”在罗马引起了愤怒,谣言开始在罗马传播,安东尼打算转让帝国首都从罗马到亚历山大。公元前 32 年,屋大维让元老院剥夺安东尼的权力并向克利奥帕特拉宣战,称她为 *** 和醉酒的东方人。为了避免再次发生内战,声明中没有提到安东尼,但这无济于事,安东尼决定站在克利奥帕特拉一边加入战争。

在亚克兴之战和埃及的入侵

战争的 *** 来了在海军战斗亚克兴,发生普雷韦扎的西北部镇附近的希腊,在31年9月2日BCE。在这里,马克·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的 230 艘船只和 50,000 名水手的联合部队被马库斯·维普萨尼乌斯·阿格里帕指挥的屋大维海军击败,有效地将罗马世界的控制权交给了屋大维。公元前30年,屋大维入侵埃及并围攻亚历山大港。无可救药地寡不敌众,安东尼的军队投降,按照罗马的光荣传统,安东尼倒在剑上自杀。

克利奥帕特拉之死

安东尼死后,克利奥帕特拉被带到屋大维那里,屋大维告诉她她将被带到罗马并在街上 *** ,作为他胜利的一部分。也许无法忍受这种屈辱,公元前 30 年 8 月 12 日,克利奥帕特拉穿着她的皇家长袍,躺在金色的沙发上,额头上戴着王冠。根据传统(发现于古代历史学家普鲁塔克,例如)她有一条asp(埃及眼镜蛇),藏在一篮无花果中,被带到她面前,被咬死了。她的两个女仆也和她一起死了。对埃及人来说,asp 是神圣皇室的象征,所以通过让 asp 咬她,克利奥帕特拉变得不朽。其他历史学家(包括乔伊斯·泰德斯利)认为,克利奥帕特拉使用有毒药膏或一瓶毒药自杀。

克利奥帕特拉活了三十九岁,其中二十二岁作为王后在位,十四岁是安东尼在他的帝国中的伙伴。在她死后,她的儿子凯撒里昂被宣布为法老,但很快就在屋大维的命令下被处决。她的其他孩子被送到罗马由安东尼的妻子奥克塔维亚抚养。克利奥帕特拉代表了对罗马权威的最后一次重大威胁,她的死也标志着托勒密王国的终结。埃及的浩瀚宝藏被屋大维洗劫一空,埃及本身也成为罗马的一个新行省。几年之内,元老院将屋大维命名为奥古斯都 ,他成为第一位罗马皇帝,将共和国的西部和东部合并为一个罗马帝国。

屋大维后来出版了他的传记,在其中他剥夺了克利奥帕特拉的政治才能,并将她描绘成一个不道德的外国人,一个正直的罗马男人的诱惑者。许多罗马历史学家和作家(例如诗人霍勒斯和卢坎)强化了克利奥帕特拉帝国的形象,即一个 *** 、通奸的 *** ,她试图用性来试图 *** 罗马帝国。不幸的是,这种罗马式的宣传对流传到西方文化中的克娄巴特拉形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真正的克利奥帕特拉在政治上技艺高超(尽管对她的敌人无情),在她的臣民中很受欢迎,会说七种语言,据说是唯一能阅读和说埃及语的托勒密。如果克利奥帕特拉设法建立一个东方帝国来与日益强大的罗马相抗衡,西方文明的历史可能会有多么不同,这也是一个发人深省的想法,她几乎成功地做到了。

最近的考古工作为克利奥帕特拉墓的可能位置提供了一些有趣但有争议的线索。希腊-罗马历史学家普鲁塔克写道,安东尼和克利奥帕特拉被埋葬在一起,2008 年,来自埃及最高古物委员会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的考古学家在亚历山大以西 28 英里的塔波西里斯麦格纳神庙工作,报告说建筑物中的一个房间可能包含克利奥帕特拉和马克安东尼的尸体。该团队迄今已发现 22 件铜牌刻有克利奥帕特拉的名字并带有她的形象的硬币、克利奥帕特拉的半身像和一个据信代表马克·安东尼的雪花石膏面具。该遗址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只有时间才能证明考古学家的理论是否正确,即这对伟大的夫妇被埋葬在距离亚历山大如此远的地方。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世逝世,享年多少岁?

埃及艳后克利奥帕特拉七汪此世在40岁时,用一条毒蛇咬死自己来结束生命。埃及艳后是古埃及的托勒密王朝最后一任女法老,是一个独具传奇色彩的女子,她才貌双全,颇有手段,善于用自己的美貌来迷惑有权有势的男子,利用他们对自己的感情达到各种目的,被但丁、莎士比亚等人称为“旷世的性感妖妇”。

她本应该嫁给她的异母弟弟托勒密十三世,与他共同治理国家,但由于两人的派系斗争,被托勒密十三世逐出亚历山大里亚。埃及艳后不甘心就这样被驱逐,在埃及和叙利亚的边界组建一支军队,伺机攻入埃及。

就在这时恺撒到了埃及,埃及艳后便让属下伪装成商人将她带到恺撒面前,与恺撒见面后利用美貌把他迷住。恺撒下令执行遗嘱让克罗狄斯·托勒密十三世和她共同执政,克罗狄斯·托勒密十三世表示不服,因此他的手下发动叛乱,失败后克罗狄斯·托勒密十三世在逃亡途中死亡。埃及艳后就此一人统治托勒密王朝。

恺撒征服埃及后没有把埃及并入罗马的统治,他们两个就一起生活并生了孩子。两人的幸福生活在恺撒被刺身亡后结束,埃及艳后只能回国。

罗马在恺撒死后混乱了一阵,就被他的养子屋大维和属下安东尼平定局势,两人平分罗马帝国。埃及艳后为了埃及不被吞并,又使劲浑身解数迷惑安东尼,安东尼对她用情至深,不仅全部答应她所提的要求,还把罗马的部分领地分给她,并立遗嘱给她和两人共同的孩子,让克利奥帕特拉七世将其遗体安葬在亚历山大稿陵返里亚。罗马民众知道后集体强烈反对,视埃及艳后为祸国妖姬。

后来安东尼与屋大维的战争失败,自杀身亡,屋大维攻打埃及,把埃及艳后关了起来,埃及艳后旧计重施,可屋键饥大维完全不受她的诱惑,准备把她拉回罗马游街示众,她无计可施就用毒蛇咬伤自己,中毒而亡,逝世时只有40岁。

关于网飞要求黑人扮演克利奥帕特拉,希腊和埃及的网民签署了一份抗议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