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内容详情

市场在等待美联储高官的“密集轰炸”,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越来越扭曲的简单介绍

2023-05-19 11 adminn8
市场在等待美联储高官的“密集轰炸”,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越来越扭曲的简单介绍

站点名称:市场在等待美联储高官的“密集轰炸”,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越来越扭曲的简单介绍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相关标签: # 市场在等待美联储高官的“密集轰炸” # 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越来越扭曲

官方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网 5118

进入网站

站点介绍

今天给各位分享市场在等待美联储高官的“密集轰炸”,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越来越扭曲的知识,其中也会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目录一览:

美联储加息对我国利率的几方面影响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此前表示,美元的波动确实会在短期内影响人民币汇率,但从中长期看,判断人民币汇率一方面要看经济健康不健康,另一方面要看金融稳定不稳定。

央行有关负责人表示,美联储两次加息,美国国债收益率带动全球收益率曲线上移。国内基本面与海外因素传导效应叠加,市场利率已迅速有了反应。中标利率跟着市场利率走也是正常的灶悔。如果二者利差越来越大,就会出现套利空间和不公平,市场定价也会扭曲。

近来我国经济发展稳中有进、稳中向好,特别是近期固定资产投资、发电量、对外贸易等一系列指标表现良好,PPI持续负增长也已结束,增长速度处于合理区间,未来经济回稳向好基础将更加扎实。在这样的背景下,其实对美联储加息不必过度紧张。

此次美联储加息对国内外市场的影响都十分有限,但对全球范围的通胀上行势头将起到一定的减缓和抑制作用。美元加息对股市、债市、楼市、汇市等重点市场的影响要区别对待。对股市和楼市乱猜影响较小,且主要是间接影响,股市和楼市走势取决于国内相关政策,对债市和汇市短期影响较小,中长期受资本流动和各国货币政策影响隐陪正。美联储开启加息周期可能引发全球货币政策的调整、转向,从过去的流动性比较宽松转向收紧的态势,对全球范围通胀的上行将起到一定抑制作用,有助于缓解输入性通胀压力。

如果往细了说,此次美联储加息对我国产业发展有三个方面影响:一是降低企业进口原材料价格,因为加息以后大宗商品的价格会下降,尤其是有色金属、化工等领域原材料成本下降明显,有助于降低企业成本和改善企业效益。二是对外资企业经营效益产生影响。无论农业、制造业还是服务业,加息以后相当于美元收益上升了。三是对利用外资产生影响。这几年我国制造业利用外资比例在降低,增长幅度收窄。加息导致美元收益上升后,外资利用有可能受到影响。

美国回购国债为什么会令美国国债收益率降低?又为什么会令美元走低?

买国债越多,就会推高国债价亏哪格,国债价格和收益率销睁码是负相关,价格越高收益率越低;例如1张国债面值是100元,到期赎回也是100元,还有2元的利息,就是2%是他的收益率(2/100*100%=2%);如果买的人多了,变成102元,到期赎回只有100元,利息2元,那么成本减去收入就为零,收益率就为零了。

美元越早仔多就会贬值,就像原来市场只有10美元,只有一袋米,现在美联储印刷钞票多出了10美元,那么市场就会有20美元,但是米还是只有一袋,那么这袋米就不再值10元,可能是15美元或者20美元了。所以,钱越多就越不值钱;好比解放前,国民政府乱发钞票,抱一堆钞票只能买一盒火柴。

美债收益率波动后,会带来哪些严重的后果呢?

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创新低,实际上是与美联储7月降息的“不够”有关。长期国债收益率的下跌,是市场对于经济预期悲观的最直观表现,同时收益率持续下跌可能迫使美联储9月真正开启降息周期。

一、什么是美债收益率?收益率在何种情况下下跌?

(一)什么是收益率?

一般情况下,我们知道债券的收益是基本固定的,比如债券面值100,收益是4,那么意味着我在债券到期后能够得到104块钱。

在通常状况,长期的国债收益是要高于短期国债收益的,这相当于我们存款,长期利率总是大于短期利率。

只不过在国债交易市场上,这种情况会发生变化。因为市场中总是有人出售或者购买债券,买的人多,债券价格上涨;卖的人多,债券价格下跌。

而因为债券到期后的收益是固定的,按照刚才的例子,我买100面值的债券,到期后只能拿到104元。这就是说,如果债券价格在市场波动中上升,我的收益率就会下降;同理,债券价格下跌,收益率上升。

比如我在市场里花101元买到了票面价值100的债券,但是我到期只能拿到104元,利润才3块,收益率显然是不到3%的,这就是收益率下跌。

(二)收益率在何种情况下下跌?

刚才说到,当国债价格上涨,收益率自然会下跌,这种情况的发生往往有几种原因:

第一,当经济下行,或经济预期悲观,市场认为短期经济存在风险,有避险需求,资金会进入长期国债市场,从而使长期国债价格上涨,利率下降。(这是目前发生的状况)

第二,美联储对经济的主观调控,比如“扭转操作”,通过卖出短期国债、买入长期国债来人为压低长期利率,释放流动性。

第三,市场对于美联储调控的押注和套利,比如提前预期美联储操作会压低国债利率,从而大量买入长期国债,等美联储印钞购买国债时卖出,从而获取利润。

在宏观经济当中,如果长期国债收益率压低到一定程度,与短期国债收益率出现倒挂,那么意味着经济衰退为时不远了。

二、目前的收益率下滑代表着美国经济下行压力突出。

(一)经济下行趋势明显

今年是大多数经济学家所认为的,全球经济下行周期开始的一年。在这种背景下,美国经济的悲观预期也从年初开始泛滥。

虽然从经济数据看,美国经济增长还十分强劲,非农数据保持了历史高位,但是种种数据之后,隐藏着市场对于经济的极度悲观。

这是因为从2017年开始,美国制造业增长开始下滑,而美国本轮经济增长,恰恰是由制造业的复苏拉动的。这意味着美国的经济内生性增长动力已经衰竭了。所以我们可以看到美国pmi数值的持续下降,这是市场对于经济前景的最直接感受。

同时,非农数据的背后也存在引诱,美国持续保持非农失业率低位已经很久了,但是在历史上,非农失业率持续低于4.5%的自罩枝然失业率32个月,则会陷入新的一轮衰退。现在非农数据的良好,已经保持28个月了,这么看,或早或晚,美国的衰退似乎不可避免。

(二)“鹰派降息”带来的恶果。

7月底,美联储议息会议决定降息。这本来是对市场非常利好的决定。

偏偏在议息会议结束后,美联储发布了鹰仿激派言论:一是称经济情况还比较好;二是称这次降息是一次性的,不是降息周期的开启。

这样的言论立刻导致股市的大跌,和市场预期的更加悲观。

特别是美股,由于脱离基本面,美股的市值目前全靠降息预期支撑,现在降息预期被打破,之前积累的投机资金集中撤出,导致了美股的迅速下跌。

这让市场验证了自己的预期,认为金融的系统性风险近在眼前,从此美债收益率不断上涨。此前的新闻是突破了2015年11月以来的低点;现在是突破了2015年8月以来的低点,下一步突破到哪里呢?

好在,我们可以预期降息的出现。

三、9月降息概率大大增加。

虽然上次降息后,美联储否认了降息周期的开启,但是从现在的情形看,恐怕9月美联储将在市场的压力下,被迫再次降息,甚至开启降息周期。

(一)经济下行带来的压力

刚才说过,长期美债收益率的下跌,不仅仅是单纯的国债市场,更反应出了市场对于未来经济预期的悲观。

可以说,美国现在处于经济增长周期的末端,这是大家都看备闷袜得到的。从这个角度说,美联储7月降息并不是不该降息,而只是提前了本应当到来的降息。

在经济下行的压力下,恐怕降息还是会来临的。

(二)收益率倒挂的压力

长期美债收益率下跌,并不只是反应了经济预期那么简单,同时还有利率倒挂的潜在风险。

当长期债券价格持续下跌,甚至低于短期债券收益率时,我们称之为收益率倒挂,这在收益率曲线上表现出更平缓的趋势。而这种趋势,首先预示了经济衰退风险的出现,其次推动美联储尽快降息。

10年期国债与3月国债利差转负,历史上促使美联储降息的概率非常之大。原因是这样的利率倒挂往往会传导到其他金融市场,引发银行间利差和信用利差的上升,而这两者可能导致金融风险的全面爆发。

金融系统的紧张出现的信用收缩、流动性紧张会让美联储采取降息作为应对方法,这是我们说的“滞后式降息”。而如果美债收益率倒挂持续恶化,可能我们将看到一个新情况的出现:

前一次议息会议“预防式降息”,后一次议息会议“滞后式降息”。

但无论怎么说,降息的可能性正在随着股市下跌、长期国债利率不断下跌而增强。

综上,长期美债收益率的下跌来自于经济前景悲观的预期压力,短期由于7月鹰派降息未达到市场预期,加剧了收益率下跌的情况。而收益率的持续下跌,可能导致9月美联储降息的概率大大增加。

次贷危机是否由“两房”引起的,亦或“两房”在次贷危机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

2008年9月7日注定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因为这一天美国政府宣布接管房利美和房地美(简称两房),美国财长保尔森强调陆圆,政府采取行动,是因为房利美与房地美对金融体系影响巨大,任何一家倒闭都会导致美国国内与全球的金融市场大动荡;两家公司倒闭,也会影响美国人取得房贷、车贷与其它信用的能力。

保尔森的话并非言过其实,两房拥有5万亿左右美元的住房抵押贷款,发行了5万亿美元的债券,其中3万亿在美国投资者手中,1万多亿元在外国政府及投资者手里,如果“两房”危机继续蔓延,全球金融市场将遭到重大冲击。因此,美国政府救助“两房”的实际目的是为了维护美国金融稳定,挽救投资者对美国各种债券的信心。例如:美国政府在宣布救“两房”的同时,还宣布美国财政部拥有在2009年12月31日之前在公开市场购买“两房”MBS(抵押支持债券)的权利,还计划买进“两房”发行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以便降低购房者的信贷成本。为此,美国财政部还将设立一个投资基金,用于在公开市场购买“政府资助机构”的MBS。

一、“两房”是美国政府反住房金融危机的产物

两房本身是政府反住房危机的产物,起源于20世纪30年代的大萧条。

对于美国的银行也而言,住房抵押贷款举足轻重,在20世纪80年代之前,银行业的50%左右的资产是住房抵押贷款,该资产的收益率高低直接影响到银行的经营状况。在影响住房抵押贷款收益率的因素中,利率的变动最重要。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后,美国的银行业受到“Q条款”的约束,存款利率是受到限制的。美国政府对银行存款利率进行限制的目的是为了保护银行的盈利水平,因为住房抵押贷款期限长,且以固定利率为主,如果让存款利率任意浮动,数以千计的商业银行和储蓄贷款机构将面临巨大的利率风险。例如,20世纪50年代的住房抵押贷款利率只有5%左右,而到70年代高通货膨胀时期存款利率曾经超过了15%,银行在50年代发放的住房抵押贷款到70年代将面临负收益。

但控制存款利率并没有使银行摆脱危机,在20世纪70年代高通货膨胀时代,美国市场利率大幅度上升,国债收益甚至超过了10%,远远高于“Q准则”规定的最高限,国债收益率高于存款利率的结果是银行存款流向债券市场,资本市场繁荣而银行萎缩,这就是所谓的“脱媒”现象。例如,1966年第三季度,短期国债利率为5.38%,而储蓄机构向定期存款支付的利率只有4%,在该季度从储蓄机构流出的资金达7.26亿美元,而在之前的4年中,早圆塌平均每个季度的流入资金有22亿美元。资金的大量流失使银行和储蓄机构无钱可贷并出现流动性危机。

因此,大萧条后如何增加住房金融市场的流动性成为美国金融领域的重大问题,房利美、房地美由此诞生。它们的主要业务领域是住房抵押贷款市场,它们从商业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购买住房抵押贷款,然后发行债券融资,由于它有政府的信用做支撑,它发行的债券等级仅次于国债,融资成本很低,它通过购买其他金融机构的住房抵押贷款的方式为住房金融市场提供流动性,实际充当着美国房地产金融市场中“中央银行”角度。

二、“两房”危机给我们的警示

以“两房”为主的美国住房金融体系的精巧设计曾经令无数学者赞叹不已,这个体系也是美国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机构的重要标志。该体系的巧妙之处在于通过“两房”这个中介使美国房地产金融的风险被分散到全球投资者头上。这个机制在它创立之后的半个多世纪里一直运行良好,历经了60年代金融“脱媒”的考验、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的打击和80年代储贷危机的洗礼。但遗憾的是,这个精巧的设计却没有能够经得起“次贷危机”的冲击,原因何在?这其中有哪些道理对我们有警示意义?

警示之一:任何房地产金融设计上的技巧所起的作用都是有限的,真正确保房地产金融稳定的良方只有一条,那就是应该努力控制房地产价格的上涨速度

次贷危机的根源就是房价的下跌,但房价下跌的起因是房价的大幅度上涨,因此,没有房价的大幅度上涨就没有“次贷危机”。要防止房地产金融危机发生,最重要的是要防止房地产价格出现快速上涨。

这些道理并不复杂,其难点在于政策制订者的短期行为如何克服。以美国为例,2001年后美联储一定知道将利率降到1%的后果,但还是这样做了,为什么?说白了就是为了克服当时眼前的经济下滑的风险,是为了自己短期的政绩。如果没有利率的大幅度降低,就不会有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但也不会腔御有现在的“次贷危机”。将次贷危机的责任算在格林斯潘的头上是有道理的。

我国的房地产同样存在过快上涨的隐患,2004年后很多城市的房价出现了翻番上涨,这样的上涨一定是不正常的。尤其值得关注的是,很多地方政府出于短期政绩的考虑,喜欢推高地价、房价,成为房地产泡沫的最重要的制造者,为我国的房地产金融风险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警示之二:房地产与金融是一对孪生兄弟

从美国的金融发展历史及“次贷”危机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看到了房地产与金融之间日益密切的联系,房地产与金融业之间已经成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关系。因为:其一,大公司的融资越来越依靠资本市场,房地产成为银行及其它金融机构的主要业务领域,结果是美国的银行业高度依赖于住房按揭贷款;其二,房地产业在GDP中的地位非常重要,在美国的GDP构成中房地产业超过制造业,占14%左右,房地产领域的风吹草动自然会引起经济的巨大波动,进而导致金融市场的不安。

另外需要强调的是,自2001年以来,美国房地产市场的投机之风太盛,在金融产品创新的美丽光环之下美国的金融市场中出现了很多专门为房地产投机者设计的产品,“次贷”就是最典型的代表。既然是投机者,他们对价格的变动当然十分敏感,当房地产价格出现下跌,越来越多的借款者选择了违约。于是整个信用体系出现了崩溃,使得次贷危机的影响超过了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以来历次房地产危机。

我国的商业银行与房地产行业的关系同样越来越密切。1998年时,我国的住房抵押贷款只有区区400亿元人民币,到2007年底,住房抵押贷款余额增加到3万多亿元人民币,还有2万多亿的房地产开发贷款和土地开发贷款,与房地产直接相关的银行资产就有5万多亿,还有无数小公司的贷款是以不动产作为抵押物的。因此,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兴衰成败直接影响到金融业,房地产行业的波动风险会直接演变为金融风险。

警示之三:金融的过度发展会增加金融体系的风险

从金融发展的规律看,新的金融产品和市场的产生一般缘于分散或规避风险的需要,但金融的过度发展可能会增加金融的系统风险,尤其是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

道理也并不复杂,因为金融的任何环节都以信用作为前提,而信用在利益面前是脆弱的,尤其在暴利面前。因此,当市场出现暴利的机会时,维持市场正常运转的每个环节的信用都会被动摇。在现代金融市场中,金融产品创新层出不穷,非专业人士很难真正理解其中的风险,信息的不对称为信用的丧失披了一层美丽的外衣。例如,在次贷产品打包出售的过程中,有一个环节是信用评级,评级公司给金融产品出评级报告的过程是以市场对评级公司的信用为基础的,但由于巨大的商业利益的考虑,评级公司放松了对这些产品的风险的估计。这只是众多环节中的一个,每个环节都有可能出现信用丧失,系统风险必然日积月累。

从总体上看,我国的金融发展滞后,但同样容易出现金融过度发展的问题,在金融发展过程中不少人追求“新”与“洋”,实际都是为了自己的小集团和小圈子利益。资本市场的融资融券和指数期货就是典型的一例。

美债收益率倒挂预示美国衰退吗?

最近最能充当经济“晴雨表”作用的美债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按照历史经验,2年期和10年期收益率是否倒挂,是美债收益率曲线中预测经济衰退最为准确的一个信号。所以,尽管近日美国5年期和30年期国债收益率,自2006年以来首次出现倒挂,但是在眼下或许还没有确定的定论可以说此次美债收益率倒挂会预示美国经济衰退。

市场普遍认为,收益率曲线出现倒挂,即为未来经济增长放缓的预兆,甚至预示了经济衰退。高盛预计,2年期和10年期美债收益率曲线将在下个季度发生倒挂,并持续三年,但高盛也认为,这不会产生任何可怕的经济后果。摩根士丹利也认为,曲线倒挂是美联储货币政策下的“自然结果”,尽管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即将到来,但并非预示着经济衰退。

自1966年以来备数慧,收益率曲线发生倒挂以后,较大概率6-24个月会出现经济衰退。具体来看,收益率曲线较全面倒挂才会预示未来经济衰退,目前10年期与3个月利差仍较高,预计今年收益率曲线发生较全面倒挂的可能性较低,因此未来经济发生衰退的可能性较低。

之前10年期和2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已经倒挂了,这让市场非常紧张,从历史数据来看,美国历史上凡是出现利率倒挂,无论是什么原因,之后几个月内就会出现经济衰退。正是因为有这样的前车之鉴,所以市场上很多人都会美国经济表示悲观的态度,觉得大概率会预示着美国衰退。

说到美债收益率倒挂可能有些人不理解,这就比如正常情况下,你借人钱,借的时间越长,利率越高,这是对风险的补偿。因为借款时间越长,越容易发生不确定的事。同样,债券的本质也是一种借款,按理说期限越长利率越高,但是出现利率倒挂,短期利率比长期利率要高,这就不正常了。

一般来说,利率倒挂从表面看无非两个原因,一个是短期利率上升太快,超过了长期利率,所以就倒挂。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因为美联储加息后,市场上短期利率的反应比长期利率快,所以出现了这种情况,之后会慢慢调整到正常。这种利率倒挂的时间是短期的,只需要等市场慢慢调整就可以了。

另一种情况是,长期利率大幅下降,低于了短期利率。这背后的原因往往是企业投资意愿降低,企业不投资说明投资不赚钱,不赚钱仿答就不会招工,毕厅就业数据就不好,没有就业就没有消费,这样经济就出问题了。

目前来看,美债收益率倒挂是否预示着美国衰退还要结合美国加息效果来看。在美国加息过程中经济增速下滑是肯定的,至于会不会爆发危机,还要看加息的效果,如果加息后通胀下降速度缓慢,就意味着消费会受到很大压制,美国经济增长80%以上要靠消费,这就可能会让美国陷入衰退。

1分钟通俗讲解:美联储加息对A股市场影响的内在逻辑

不少粉丝在后台留言,对美联储加息对汇率、资金、股市影响的内在逻辑一知半解,本文我就用简单的白话给大家翻译一下,:

1.美联储为什么要加息?

美联储在从去年底开始加息,最直接的原因就是,特朗普政府在2020年度新冠疫情蔓延时,为了抵御疫情对本国经济的冲击,更为了讨好精英阶层给自己拉选票赢得连任,而推出的极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叫量化宽松(QE), 既推动了经济走向复苏,又推动了物价大幅上涨, 也就是通货膨胀。

2.美联储是如何将钱发到民众手里的?

漂亮国政府大量发国债, 美联储开动印钞机大量印钞来购买这些国债,这样买国债的钱流入了政府的口袋, 然后政府“站在直升机上撒钱”,给民众发生活补贴或者直接发现金,这样市场上流通的钱一下就多了。

3.美联储为什么要抑制通胀?

市场上货币泛滥,物价水平不断上升,美元价值不断贬低, 直接影响到了美元的全球霸主地位,美元信用也会相应缩水 。并且恶性通胀对经济的打击非常大,居民的财富也相应被稀释,随之而来的就是通缩,也就是物价不涨、经济衰退, 影响民众对执政党的支持率 。所以用加息来人为干预,平抑经济过热带来的影响。

4.这次的通胀跟俄乌冲突有关系吗?

有是有的,但是 影响有 限,俄乌冲突影响的是石油、天然气和一部分粮食,其他资源并没有受到很大的冲击,最主要的原因还是量化宽松货币泛滥,以美元计价的原材料价格就会上涨,其他国家进口的价格就会上涨, 拜登一直强调美国国内通胀是由于俄乌冲突其实是国内矛盾国际化的政客手法 。

5.美国加息为什么会导致资本回流?

以前美国的利率很低,而我们的利率很高, 就好比一家银行的存款利率是1%,而另一家银行是3%,大家都往3%那家银行存钱,甚至从第一家银行贷款然后去第二家存,形成了资本利差,长期以来我们和美国就是这种关系。 但是现在美国提高利率了,而我们却在想办法降低利率, 这样利差就消失了 ,国际资金就会回流美国。

6.资本回流对我们有啥影响?

资本要想回流到美国,首先要 卖掉人民币资产,比如国债和股票,得到人民币,然后将人民币兑换成美元,这样一来市场卖国债和股票就会增多,价格自然就会下跌。不仅如此,由于资本都在抛售人民币兑换美元,使得人民绝迹币数量增多,汇率就会上升,出现贬值现象。

7.黄金价格怎么波动?

如果将黄金价格和美债收益率进行耦合, 就会发现两者其实呈现明显的负相关关系, 也就是美债收益率提高,避险资金就会从避险资产中退出,价格就会下跌,前几天日元也是如此,关于日元的论述,大家请参阅我前几日的文章。

8.债券能投资吗?

很多人在解释这个问题的时候,喜欢用现金流贴现模型计算。但是浅显来讲就是,新发债券利率上升,大家都抢着买, 而已经发行的债券尤其是长期债券由于利率太低就会遭到抛售,价格就会下降, 所以加息周期不能投资债券。并且股债有连动反应,债券价格走低,很多加杠杆亏损的国际债券投资者就会有补充保证金的需求, 他们就会卖出股票补仓债券 ,加上加息回收货币,就会出现传说中的 “股债双杀” 。

9.A股什么时候能够迎来转机?

从大家的留言就能看出来,目前市场情绪已经到达了冰点,但是并不意味着市场见底了,主要有三点原因: 一是国际大环境确实是在收缩货币来抑制通胀和经济过热,没有货币支撑就不会有大行情的出现;二是疫情的反复给我国经济复苏带来不确定性,企业业绩不好很并掘并难提升每股收益;三是国际局势目前尚不明朗,俄乌冲突导致的上游原材料价格居高不下,进而造成输入型通胀的事实是客观存在的,上游的石油、煤炭、天然气以及相关原材料的加工例如钢铁、铜、纸等价格就难以下降,这样中游的加工制造企业的成本高企,但是它们又无法随意给产品涨价,这样企业就会发生亏损,我国目前依然是以加工制造企业为主。

目前来散雹看,无论是从货币层面、企业业绩层面、还是全球经济周期层面,都不支持我们的股市出现大行情,除非上述三种情况能够减缓。

10.会救市吗?

我认为概率非常小,因为股市短期波动是股民情绪扰动所致, 救市资金是不会为了短期炒作情绪买单的 ,尤其这些救市资金和抄底资金背后都是 社会 高学历、拥有大量资本的人,这些人是人精中的人精, 他们来市场是赚钱的,不是来拯救散户普度众生的,所以他们只会在市场风险已经释放完毕、价格非常低的时候入场捡便宜筹码,关于这一点已经被证明过无数回了。

关注匪君,学习更多 财经 知识!

关于市场在等待美联储高官的“密集轰炸”,短期国债收益率曲线越来越扭曲和的介绍到此就结束了,不知道你从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吗 ?如果你还想了解更多这方面的信息,记得收藏关注本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