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新闻资讯内容详情

包含券商年报业绩竞争:红塔证券业绩利润暴跌,业绩难看,净利润下滑超九成的词条

2023-05-20 17 adminn8
包含券商年报业绩竞争:红塔证券业绩利润暴跌,业绩难看,净利润下滑超九成的词条

站点名称:包含券商年报业绩竞争:红塔证券业绩利润暴跌,业绩难看,净利润下滑超九成的词条

所属分类:新闻资讯

相关标签: # 券商年报业绩竞争:红塔证券业绩利润暴跌 # 业绩难看 # 净利润下滑超九成

官方网址:

SEO查询: 爱站网 站长网 5118

进入网站

站点介绍

本篇文章给大家谈谈券商年报业绩竞争:红塔证券业绩利润暴跌,业绩难看,净利润下滑超九成,以及对应的知识点,希望对各位有所帮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证卷公司200强排名?

同比变化中,绝大多数券商2019年总资产同比上升,102家中,同比录得正增长的有83家,占比高达81%;仅有19家总资产同比下滑。

其中, 世纪证券总资产飙升 115.73%,是唯一一家总资产翻倍的券商,另有 红塔证券、国都证券、华泰证券、东方财富证券、东亚前海证券等5家证券增幅在 50%以上。

此外,总资产规模增速超过10%的就有50家,可见券业整体规模扩张明显。

数据来源:东拦悉方财富Choice数据

净资产方面,统一 使用“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所有者权益”数据, 102家证券公司2019年末合计2.04万亿元,相较2018年末的1.90万亿 ,同比增长7.47%。

超过千亿规模的证券公司有4家,与2018年同期持平。分别为中信证券、国泰君安、海通证券和华泰证券,达到1616亿、1375亿、1261亿和1225亿元,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中国银河、中信建投、国信证券和东方证券以超过500亿元的净资产规模排在第4-11位。

去年, 证券公司净资产增长明显,102家中,有92家券商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同比提升,占比近90%;同比下滑的仅有10家。

其中, 世纪证券净资位居增速榜首,净资产同比大增 326.49%, 东方财富证券、中航证券、开源证券、华林证券、财信证券等5家同比增速超过20%。

净资产下滑的券商中,增速也多为个位数,仅有 长城国瑞、汇丰前海、摩根士丹利华鑫、上海证券4家同比下滑达到10%以上。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营业收入方面,在全年行业走势不错以及科创板注册制等政策利好加持下,券商业绩显著回暖。 百大券商2019年合计营业收入4937.76亿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长41.41%。

中信证券营收约431.40亿元,一马当先; 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广发证券位居2-5位,营收规模均超过200亿元大关。

年度收入超过百亿元的有15家证券公司,较之2018年增加4家;收入在10-100亿元的共58家,也比去年同期多8家,规模再上台阶,意味着券业整体业绩回温。

同比变化中,行业整体扩张势头明显,共92家券商营收同比增长,仅有8家同比负增长。其中, 11家券商实现营业收入翻倍,太平洋证券以同比增长352.72%居于榜首。

申港证券、恒泰证券、国盛证券营收增长均超过 200%,营收扩张显著。

此外,可以发现,小券商业绩增速更快,大中型券商增速较低,小券商的业绩弹性在扩张市场中明显更强。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归母净利润方面, 102家证券公司2019年合计实现归母净利润1248.60亿元,与2018年相比接近翻倍,同比大幅增长91.06%。

中信证券以122.29亿居于榜首,也是唯一一家净利润超过百亿的券商。

海通证券、华泰证券、国泰君安、广发证券、招商证券、申万宏源、中信建投和中国银河、国信证券位居2-10位 ,前十券商净利润增速均不低于30%。

业绩分布情况来看,净利润超过50亿元的共有 9家,10亿-50亿的有 18家,主体还是在1亿-10亿区间的,共有 51家; 另有7家券商为亏损状态。

同比变化中, 37家券商在2019年净利润增长幅度 超100%,其中, 中德证券、兴业证券表现优异,净利润同比 增幅超猜衡衫过10倍;另有5家券商录得净利润下滑。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百大券商各项业务排名

经纪业务方面,为统一比较口径, 使用“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数据考察各券商该项业务实力情况。因市场成交量活跃度明显提升,2019年度百大券商合计经纪业务收入有所提升, 百大证券公司共实现收入937.95亿元,较之2018年增长约23.78%。

其中, 中信证券以74.25亿元的穗腔收入居第一,同比2018年下滑0.05%,也是仅有的4家经纪业务收入下滑的券商之一。

国泰君安和 中国银河分列第二、三位。2019年共23家券商代理买卖证券业务净收入超过10亿元,同比增加2家,绝大多数券商经纪业务录得正增长。

其中,有2家券商的经纪业务收入同比翻倍, 东亚前海证券增幅约 25倍(+2546.80%), 华菁证券经纪业务收入扩张 12倍(+1191.42%)。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投行业务方面,为统一比较口径, 使用“证券承销业务净收入”数据考察各券商该项业务实力情况。受到债市回暖和科创板注册制推行利好,2019年百大券商投行业务亦有明显扩张, 百大证券公司共实现收入545.46亿元,同比增长27.08%。

中信证券以44.65亿元的收入位居榜首, 中金公司、中信建投、海通证券排名第二、三、四位,收入均超过30亿元,分别为42.48亿元、36.85和34.57亿元。

可以发现,不少中小型券商投行业务增长迅猛,共 19家证券公司实现收入翻倍。其中, 国都证券同比大幅增长 514.41%,位列增速第一名;

中邮证券、英大证券、上海证券、中航证券、华西证券、五矿证券同比增速也都 超过200%。

另有 24家券商投行业务收入同比 负增长。

数据来源:东方财富Choice数据

资管业务方面,为统一比较口径, 使用“受托客户资产管理业务净收入”数据考察各券商该项业务实力情况。

2019年资管新规影响,行业资管总规模略微扩张,资管业务收入大多同比下滑,成为券商表现最差的业务之一, 百大证券公司合计收入358.42亿元,同比微升0.39%。

中信证券以57.07亿元的收入排名第一, 广发证券紧随其后,收入约39.11亿元,排名第三-第五的证券公司中, 海通证券资管收入提升较多,录得 24.43%的同比增幅,在头部券商中增长能力较好。

2019年,共有 54家券商资管收入同比下滑,仅有 38家券商资管收入取得正增长,其中仅5家增幅翻倍,分别为: 大同证券、东亚前海证券、英大证券、五矿证券和中航证券,资管收入扩张幅度分别为: 646.43%、450.94%、182.79%、168.22%和119.96%。

宏信证券、财达证券、财通证券、申港证券、国海证券和开源证券收入增幅也 超过50%。

上市公司密集发布上半年业绩预告 这些企业净利有望翻倍(附名单)

截至7月22日,1699家上市公司发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63家公司发布了业绩快报。从目前情况看,965家企业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有望增长,上市公司预喜企业比例较上年同期有所降低,部分行业公司普遍业绩增速下滑。禽产业链、通信行业、金融行业公司整体成长性良好。

965家公司预计上半年净利润增长

上述1699家公司中,除43家企业业绩不确定外,923家企业预喜(包括续盈),预喜比例为54.3%。在63家公布业绩快报的公司中,44家企业上半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增长。

从目前披露的信息看,921家企业上半年有望实现净利同比增长,554家企业净利同比增速在30%以上,443家企业净利同比增速在50%以上,268家企业净利同比有望翻倍。

开尔新材、朗新科技等25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速在10倍以上。主业回暖、资产重组、冲带非经常性损益以及变更会计政策是业绩大增的主要原因。

开尔新材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6000万元-6500万元,同比大增8559.26%-9280.86%。公司表示,2018年下半年以来主营业务持续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加之此前外延式拓展投资效益逐步体现。

受响水3·21爆炸事故影响的联化科技交出了一份较好的答卷。公司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37亿元-2.54亿元,同比增长4100%-4400%。公司表示,部分自产自销产品价格大幅上涨。子公司江苏联化科技有限公司和联化科技(盐城)有限公司拆答受响水3·21爆炸事故影响停产,二季度销售主要依赖存货支撑。公司指出,事故相关经营利润损失为保险公司理赔的覆盖范围,相应的保险核损理赔正在评估和办理,尚未计提和确认。

今年1月1日起实施新的会计准则,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分类为“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或“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当期损益的金融资产”。受此影响,麦达数字、江南化工、江苏国信等公司业绩同比大幅度增长。业内人士指出,这种处理方式或使部分企业业绩大幅增长,投资者应关注这些企业业绩增长的真实“成色”。

行业方面,禽产业链、通信行业、油服行业以及金融行业保持了较高景气度。其中,禽产业链上市公司上半年大面积业绩预喜,且不少公司净利爆发式增长。民和股份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8亿元-9.6亿元,同比增长4244.40%-5113.28%;仙坛股份和圣农发展预计上半年分别实现净利润3.8亿元-4.2亿元和13.5亿元-15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327.65%-372.67%和303%-348%。值得注意的是,不少券商经纪和自营收入同比大增,带动净利润同比大幅增长。业绩快报显示,国元证券、海通证券、东方证券以及申万宏源上半年净利润增速都在50%以上。

上半年,受原材料价格上涨、需求下滑等因素影响,钢铁、汽车产业链表现黯淡,增速同比大幅下滑。

2019年以来,铁矿石现货价累计上涨超过40%,Mysteel铁矿石价格指数累计上涨超过30%,当前矿价创近四年以来新高。市场认为,铁矿石价格飙涨有多方面原因,供应端,巴西淡水河谷矿山事故以及澳大利亚飓风等事件影响了铁矿石供应。今年以来,地产投资增长和限产强度下降导致高炉产能释放是铁矿石需求增长的主要原因。中泰证券预计,今年国内生铁产量增长6千万吨左右,对应铁矿石需求增量近1亿吨。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副会长屈秀丽近日指出,进口铁矿石价格由去年每吨60美元一度上涨到超过110美元,给钢铁企业生产经营旅判慧和降本增效带来较大压力。

目前,马钢股份、沙钢股份等7家钢铁公司公布了上半年业绩预告,均预计同比下滑,部分企业下滑幅度较大。铁矿石、焦炭等原材料价格大涨而同期钢价低迷,成为企业业绩下滑的主要原因。鞍钢股份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4.5亿元,同比下滑67.3%左右。安阳钢铁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约2.2亿元-2.8亿元,同比下降超过7成。整体看,主营高端特种产品的钢铁上市公司业绩仍有保障。久立特材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1.99亿元-2.12亿元,同比增长50%-60%。公司专注于不锈钢管中高端市场。受下游油气等行业投资持续回暖影响,销售收入稳步增长,经营业绩持续向好。此外,钢构行业受上半年房地产投资同比增长和稳基建政策提振,加之线材价格下降等多重利好,东南网架、精工钢构等企业业绩同比大幅增长。

23家企业业绩出现“变脸”,业绩较此前预计出现大幅下降;有些企业则业绩出现明显好转,导致上修业绩预告。

*ST中科出现业绩“爆雷”。公司预计上半年亏损8650万元-1.07亿元,主要由于本期商业保理业务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增幅较大,影响当期净利润约1.3亿元。公司深圳孙公司中科创商业保理于2018年12月26日被查封,由此计提相关损失。

云海金属、海联讯、上海钢联等企业修正业绩预告是由于业绩大幅改善。云海金属预计上半年实现净利润2.6亿元-2.8亿元,同比增长78.86%-92.62%。业绩大幅增长主要是产品成本较上年同期下降所致,且报告期内镁价上涨,原镁利润增加。此外,公司部分拆迁补偿款计入资产处置收益。(中国证券报)

2019中报预告披露,34家上市公司半年盈利超10亿

截止7月16日,共有1758家上市公司公布了2019年半年报业绩预告。其中业绩预喜(类型包括预增、略增、续盈、扭亏)的企业共917家,业绩预悲(类型包括略减、首亏、预减、续亏、增亏、减亏)的企业共776家,不确定65家。

根据目前的数据,预喜率为52%,预悲率为44%,另外有4%的上市公司不确定。

从板块分布看,创业板公司中有466家业绩预喜,预喜率高达56.69%,排名第一;中小板公司中,有254家的业绩继续增长,预喜率55.46%;深交所主板和上交所主板分别有109家和70家公司预喜,预喜率分别为50.23%和44.03%;风险警示板上半年也有17.65%的业绩预喜率。

业绩预喜公司盈利超过10亿元公司排名

在预喜盈利超过10亿的34家公司中,海康威视净利润预期最高,盈利区间在37.33-45.62亿元;华新水泥排名第二,盈利区间在30.10-32.17亿元;金隅集团以26-31亿元的预计盈利区间排名第三。

盈利规模较大公司基本分布在房地产、机械设备、建筑材料和医药生物等行业。

业绩预喜公司盈利增速10倍公司排名

从业绩增速上看,业绩增长超过10倍的股票有20家上市公司,其中开尔新材85-92倍、宏创控股50-65倍、朗新科技55.5-55.8倍、民和股份42-51倍是中报增长幅度最大的上市公司,共232家上市公司净利润涨幅翻倍。

业绩预悲公司亏损超过3亿元公司排名

在预悲亏损超过3亿的30家公司里,长安汽车净利润预期亏损最大,亏损区间在19-26亿元;坚瑞沃能预计亏损17.16-17.21亿元排名第二;*ST雏鹰预计亏损14.8-16.2亿元,排名第三。

预悲股多集中在交运设备、公用事业等传统行业,另外的ST股和*ST股要注意今年再继续下降有退市风险。

业绩预悲公司亏损幅度超过100%公司排名

2019年中报业绩预悲的公司中,61家公司净利润同比增长下限减少超过100%,其中沈阳机床净利润同比下降-5843.03%,亏损区间11-14.5亿元;金洲慈航净利润同比下降-2032.11 %,亏损区间10.36-14.8亿元。

净利润下降超过10倍的公司还有宝塔实业,业绩预悲净利润同比减少TOP30中,长安汽车亏损金额最大,亏损区间在19-26亿元。

均速增长上市公司排名

高增长和高下降股通常处于两个极端。高增长通常是上年基数低或者通过出售资产或者并购所致,高下降也有可能是去年基数较高导致,具体要看增长和下降的原因。有一定是共通的,业绩的大幅变化是不可持续的,所以,有时看稳健增长企业的数据也许更有意义。

中部预告有288只股票处于增长15%-50%的中速增长中,其中信息技术、机械设备和医药生物板块数量最多,基础化工、电子设备、电气设备等行业分布也较多。

增速较高上市公司同时业绩稳定是牛股的必备条件,下面是增速在50%以下的上市公司,仅供参考。(巨丰财经)

(云水长和)

半年报百亿净利公司首超30家 万科等地产公司入围

在经历了去年的业绩下滑后,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迎来盈利复苏,核心资产的业绩在A股中的影响力也在稳健提升。

证券时报·数据宝统计显示,2019年A股上市公司合计实现营业总收入23.5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实现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2.14万亿元,同比增长7.21%,在经历了去年的业绩下滑后今年上半年A股上市公司整体迎来盈利复苏仔哗。主板公司盈利稳中提升,科创板净利润同比上涨25.3%,中小板和创业板业绩出现不同程度的下滑。

分行业来看,28个申万一级行业中24个上半年营业总收入同比上涨,18个行业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同比上涨。券商在经历了去年的业绩下滑后今年迎来行业拐点,上半年营业收入同比大增44%,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大增66%,业绩得到大幅提振。农林牧渔业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大增89.77%,成为最大赢家,其中受猪肉价格和鸡苗价格上升因素影响,畜禽养殖行业净利润同比增幅高达904.5%。

收益分化:核心资产业绩占比再上台阶

今年以来,景气度较高的行业细分龙头、代表了中国证券市场核心竞争力的A股核心资产在二级市场表现优异,贵州茅台、恒瑞医药等个股股价屡创新高,岁洞A股市值向核心资产集中的趋势明显。与此同时,核心资产的业绩以及对A股的影响力也稳健提升。

2019年上半年“核心资产标的50股”资产累计实现营业收入3.33万亿元,占A股总营收比重的14.17%,比去年同期的占比高出0.5个百分点。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3534亿元,同比增长21.98%,占A股整体净利润的16.5%,较去年同期高出2个百分点。核心资产营收和净利润占比均为近五年半年报最高。

百亿利润上市公司首超30家

业绩分化后A股强者恒强特征越发凸显。2019年上半年共有35家上市公司营业总收入突破1000亿元,31家公司归属于母公司净利润突破100亿元,高收入和高盈利的上市公司数量均达到历史最高。厦门国贸、兖州煤业、上海建工半年报营收首破千亿,万科A、中国中铁、上海银行等个股净利润首破百亿元。

另一方面,上半年亏损额超过亿元的上市公司数量也连续两年上升,2019年上半年共有112家A股上市公司亏损过亿,为2015年后这一数字首次破百,乎戚枯同样创下历史最高水平。*ST信威和乐视网则成为近五年半年报首次出现的亏损额超过100亿元的上市公司。

上市公司的业绩分化与中国当前的经济转型有关。在中国经济逐步迈入“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宏观和行业快速发展带来的普涨红利逐步消退,未来上市公司盈利分化有望进一步加深,上市公司的内生增长力是支撑其业绩长牛的最核心因素。

非银上市公司经营现金流净额同比增长60%

在A股盈利复苏的同时,上市公司现金流质量也大幅改善。2019上半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经营活动累计实现现金净流入7756亿元,同比增长60%,净利润现金含量(经营净现流/归母净利润)77%,而去年同期这一比例仅为48%。

个股方面,2019年上半年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销售收现比(经营净现流/营业收入)中位数为4.72%,较去年同期的1.88%高2.84个百分点,也刷新了近五年来的最高值。

资不抵债公司数量同比翻倍

2019年半年报显示A股非金融上市公司资产负债率中位数为40.98%,与去年末基本持平。但由于A股上市公司质量出现分化,资不抵债的公司数量较去年同期和去年末均有所上升。

截至二季度末,A股共有36家非金融上市公司资不抵债,其中27只为ST股,资不抵债公司数量较上年同期翻番,较上年末增加了15家。*ST皇台、*ST莲花和*ST河化已连续三年半年报资不抵债。

惊呆!大牛市,这家券商净资产收益率居然不到1%,连续三年!

净资产 收益 率(ROE)是衡量企业盈利能力的核心指标之一,本文主要通过ROE来探讨证券行业的盈利能力以及未来业务增长空间。

日前,主要上市券商2020年的工作成绩基本出炉,盈利能力还是有所分化,多家颈部券商净资产收益率水平明显领先,头部券商业绩受到“坏账”影响。已经披露2020年报的36家券商,平均ROE为8.01%,中信建投以15.3%的ROE水平一马当先,中金公司、兴业证券、广发证券的ROE水平也超10%。

透过2020年年报披露的战略方向来看,券商行业增厚盈利的来源,正在从传统经纪业务扩散到财富管理、投行、FICC、场外衍生品等多个维度。

2020年ROE平均8.01%明显增长

截至4月22日,已有36家A股上市券商披露2020年年报基本披露完毕,中信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招商证券、广发证券、海通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申万宏源、国信证券等主要券商都已发布。

2020年资本市场大发展,券商行业明显受益。36家券商2020年算术平均ROE为8.01%,同比口径2019年、2018年这36家券商ROE分别为5.98%、3.61%,相比前两年的情况,券商ROE水平明显连年增长。并且净利润在2020年明显增长,普遍增速在30%以册散亏上,中位数增速为37.64%。

这其中,此前备受资本市场追捧的中信建证券,果然ROE水平表现出众,以15.3%的ROE目前位居行业首位;其次投行贵族中金公司也有12.02%的ROE在行业排名前列,兴业证券为11.09%,广发证券为10.6%,也都是在主要券商中排名比较靠前的。从净资产来看,这几家券商并不是行业最头部,属于颈部券商。

这几家券商当中,中信建投这几年盈利能力都是在行业前列,2019年ROE为10.56%,也是在行业最前列,2018年6.76%也很靠前;中金公司同样如此,2019年、2018年ROE分别为9.37%、8.85%,也都在行业前面;广发证券这几年也不错,2019年8.55%,2018年也有5.06%。

兴业证券则是经历了2018年的低迷之后,不断发力向前提升,盈利能力已经走出此前股权质押业务爆雷阴影。2018年遭遇爆雷的兴业证券的ROE仅为0.41%,到2019年就上升到5.27%,2020年再大幅提升到11%的水平。

最头部券商的中信证券,2020年的ROE为8.68%;同样是净资产规模比较前面的海通证券、国泰君安、华泰证券等ROE水平也差不多都在8%上下的水平;这几年反倒最头部的券商没能在盈利能力方面表现出最头部特征。

平安证券分析师王维逸表示,2020年券商各项业务全面开花,市场先抑后扬带动交易活跃,投融资热情高涨,资本市场注册制改革推进,股权融资规模大幅增长;基金代销业务业务火热,财富管理也在见成效。从各类业务增长来看,经纪业务和投行业务增速明显高于其他业务。

几个数据可以反映资本市场2020年热情。全年上证综指涨 13.87%,创业板指大涨64.96%;全年A股市场日均成交额达 9072亿元,同比增长62%;两融余额达1.62万亿元,比前一年底增长59%。

光大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王一峰表示,不同券商的ROE差异主要体现在经营效率以及杠杆掘并水平两个方面。“ROE高的券商主要由于三个原因,一是受益于权益市场向好,传统的经纪、投行等通道业务收入提升;二是受益于股票市场回暖,自营投资收益提升;三是经营杠杆的进一步提升,主要受两融业务的推动。”

不过,虽然2020年属于大年,券商的ROE水平相较其他金融行业,仍然不高。相比同为金融行业的银行、保险,即使银行业经常受到“坏账预期”的困扰,但还是保持着较高的ROE水平。已经披露2020年报的23家A股上市银行,平均ROE为10.3%;已经发布年报的5家保险公司,平均ROE更是高达14%。

“2020年在资本市场回暖的背景下,行业ROE较19年提升1个百分点以上,位于近四年新高。未来随着资本市场的改州神革的进一步推进以及机构、居民等投资人对于权益配置的增强,券商行业的ROE中枢预计将小幅稳步提升。”王一峰表示。

盈利能力领先券商的

投行+财富管理突出

虽然过去几年券商行业整体的盈利能力ROE水平在不断提升,但行业内部的分化也还是比较明显,即使这几年行情向好,仍有一些券商盈利依然较低。这背后,是不同券商的经营能力,以及业务发展模式的差距。2020年盈利能力强的券商,在投行和财富管理方面表现突出。

与中信建投中金公司等券商保持在同行较强盈利能力的时候,我们也看到中原证券、锦龙股份、华创阳安、国海证券等的ROE这几年却持续低迷。中原证券2018年到2020年连续3年的ROE都低于1%,也就是每年以100元的净资产赚不到1块钱,比买货币基金还低。旗下有中山证券、东莞证券的锦龙股份,2020年的ROE为1.96%,2019年为2.08%,2018年更是为负的5.06%。

落后的券商各有各的问题,领先的券商已经在重要的业务板块优势明显。恰逢注册制推进和资本市场大发展,2020年股权融资业务发展势头迅猛,中信建投、中金公司在投行业务和财富管理方面表现强劲,是ROE领先的重要因素。而最头部的中信证券,虽然在2020年曝出减值大雷,计提信用减值损失高达65.8亿元,但当年仍有544亿的营收和149亿的净利润,ROE还有8%以上。

中信建投证券的投行实力强,赶上注册制风口2020年增速很高。2020年公司投行业务实现收入58.43亿元,同比增长58.99%;公司全年完成股权融资项目68单,主承销金额1618.78亿元,均位居行业第2名。有券商分析师表示,中信建投证券投行项目储备数量丰富,有望借助注册制改革契机进一步释放投行业绩。作为投行贵族,受益于注册制改革深化、中概股赴港上市热潮以及公司自身国际化投行能力,中金公司2020年实现投行业务 手续费 净收入59.6亿元,同比增长40%。

各大券商也都在发力财富管理。中信建投2020年财富管理收入54.39亿元,同比也增长33.07%,其中代理买卖证券业务收入43.4亿元增速54.0%,代理销售金融产品收入5.4亿增速276.4%,公司融资融券余额人民币551.52亿元增速88.34%。在收购中投公司补全零售短板后,中金公司的财富管理业务高速增长。2020年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46.1亿元,同比增长55%,财富管理业务营业利润18.5亿元,同比增长74%。截至2020年末,客户数量达到369.4万户,客户资产总值达到2.6万亿元。

新商业模式或助推ROE抬升

透过2020年年报披露的战略方向来看,券商行业增厚盈利的来源,正在从传统经纪业务扩散到财富管理、投行、FICC、场外衍生品等多个维度。在业内人士看来,不同的券商在新业务拓展的深度和广度不同,核心竞争能力也不同,龙头券商有望率先跑出。

以财富管理业务为例,其转型的路径正在逐步从传统佣金模式转型为服务佣金模式,而基金投顾将成为财富管理转型的重要抓手。而从去年行业情况来看,经历几年沉淀的财富管理业务正在逐步为券商贡献收入,有望成为未来券商摆脱“看天吃饭”模式的新盈利增长点。

国泰君安基金投顾业务负责人认为,基金投顾服务模式的不断推广,将为国内资产配置服务带来创新性历史机遇。但公募基金投顾不是单一的服务,券商需要为客户提供综合解决方案,公募基金投顾是综合金融解决方案中的一个重要环节。

同时,随着各家机构在信息技术投入的规模逐步放大,金融科技赋能财富管理的优势也逐步显现出来。据年报数据显示,华泰证券官方APP已经发展成为月活超千万的优质客户端,招商证券已通过小程序销售金融产品规模超过17亿元。不少券商通过智能投顾布局为客户提供全生命流程、一键式资产管理配置服务。

日前,花旗将东方证券评级升至“买入评级”,核心理由在于看到了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潜在市场。数据显示,中国财富和资产管理行业仍然很不发达,截至2019年底,总资产管理规模仅为86万亿港元,而中国家庭的可投资资产估计达到200万亿港元。内地家庭愈来愈多地利用基金投资增加股市的敞口,对专业财富和资产管理公司的投资建议和资产配置需求也不断增加。

花旗研报指出,以东方财富为代表的互联网券商市值大增长,这是基于渠道等给出的估值,从花旗银行对东方证券给出的买入评级来看,主要依据是“市场或低估了东方证券在财富管理方面的能力”,显然,以东方证券为代表的券商财富管理业务正为上市券商赢得新估值。

与此同时,投行业务的发展也将有望迎来黄金时期,成为券商赚钱收益的重要来源。中金公司指出,创业板注册制试点等资本市场一系列改革,有望使券商股权承销业务实现明显增长;交易机制的放宽以及更多新经济企业的上市有望提振交投活跃度,增厚经纪相关业务收入;科创板的推出及创业板注册制的实施使得一级市场投资退出通道更通畅,券商直投业务以及创投企业有望受益。

此外,包括衍生品业务、FICC等高价值、轻资产的创新业务发展,也将成为未来券商盈利的新增长点。

王一峰指出,受益于资本市场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力度的加大,未来券商的业务发展空间广阔。具体而言我们认为未来在海外业务领域、衍生品业务领域以及直投业务等方面可以提升ROE水平。

证券业协会数据显示,2020年,境内证券公司场外金融衍生品业务新增名义本金累计4.76万亿元,累计交易高达11万笔。其中,收益互换2020年累计新增名义本金2.16万亿元,场外期权2020年累计新增名义本金2.6万亿元。

多数业内人士分析指出,衍生品是券商差异化竞争的关键,是提升券商资本金利用效率的工具。做大资产负债表以提升利润中枢,短期来看是券商行业的竞争路径。招商证券衍生投资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场外衍生品业务相对于经纪、投行、投研以及自营等券商传统业务而言,更能满足机构客户的个性化投资以及风险规避的需求,有利于增加券商的机构客户粘性进而丰富券商的收入来源,提高券商的综合服务能力以及综合竞争力。

而在FICC新赛道上,龙头券商也开始跑马圈地、抢占新市场蛋糕。从近期披露的券商融资项目进展看,在资本中介业务发展的同时,FICC业务的市场竞争也已启动。比如红塔证券披露80亿配股预案,其中40亿将发展FICC业务;此前海通已经连续投入超100亿资金投入FICC业务。

华泰证券分析师沈娟指出,FICC业务核心是为机构客户提供跨风险类别的综合金融服务。FICC业务完善券商全产业链,并将串联券商买方和卖方业务,通过拓宽业务边界、发力重资本业务和构筑行业壁垒助力高阶转型。FICC业务顺资本市场大势发展,有望成为国内券商创新业态核心突破口。“券商需加快构筑资本实力、产品创设、交易、投资、风控、科技、业务协同七大核心竞争力,以专业实力逐鹿天下。”

王一峰表示,目前A股券商行业平均估值在1.6倍PB左右,估值处于历史中枢以下的区域,并且未来有资本市场改革、业务进一步对外开放等催化剂,投资的价值相对较高。

记者观察:

券商模式轻重资产的选择

中国基金报记者 张莉

很多人会疑惑,一直被称为“牛市旗手”的券商行业,为什么其盈利能力表现长期无法逃开市场周期性波动的影响。喊了这么多年的行业转型,到底是什么业务在发生变化?

回答这些问题,其实需要从证券行业本身的商业模式来观察。在券商各分支条线业务的盈利表现背后,轻资产业务和重资产业务的不同路径选择,正在深刻影响着行业整体的估值评价和盈利能力。

所谓轻资产业务主要是指依靠券商牌照来实现利润的业务,包括经纪业务、投行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等。过去,金融行业的核心商业模式多数被视为“牌照业务”,证券公司借助佣金模式实现市场拓展,更是形成了明显的“靠天吃饭”生意模式。

“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正是券商传统经纪业务周期性表现的生动写照。而从往年的A股行情变化及财务报表上,也不难发现,这一规律也已经成为投资者判断券商股估值空间的重要指标。

在2015年大牛市行情翻篇后,券商机构逐步开始意识到传统佣金模式的利润空间正在变得日渐稀薄。这是因为,牌照管理限制放开,经纪业务的稀缺性不再,导致疯狂的价格战和激烈的行业竞争。

有券商投行人士曾感慨:“哪怕是龙头券商,在投行项目中火拼价格的案例也是比比皆是,这意味传统的轻资产模式背后行业同质化竞争非常严重。这样的项目谁能挣钱?!”

从2010年3月和2013年5月,资本市场试点的融资融券和股票质押式回购业务让券商开设了新的业务模式,其资产负债表也得以快速扩张,同时盈利模式也开始经历明显的重资产化过程。资本中介和股权投资类业务比重抬升,无疑成为券商模式逐步向“重资产化”转变的印证。

所谓重资产业务是指券商更多的依靠资产负债表的扩张获取利润的业务,如自营、做市、直投以及资本中介业务。中证协公布2020年证券业经营数据显示,2020年度行业实现营收、净利同比分别增长24.41%和27.98%。截至2020年末,行业总资产、净资产同比分别增长22.50%和14.10%。

这一轮券商资产扩张中,资本中介和投资类业务贡献占比快速飙升。比如中信证券公布280亿配股计划中,大部分融资将投入到资本中介等业务。与此同时,国海证券、东兴证券、国联证券先后公布的再融资计划中,也将融资融券等信用交易业务规模抬升作为资本扩张的重要落脚点。

中信证券明确表示:“资本中介业务具有客户广泛、产品丰富、利差稳定、风险可控的特征,是公司近年来重点培育的业务方向”。在业内人士看来,券商目前通过多种方式募集资金,做好资金上的准备,将来有利于提升券商的利润,同时提升业务收入。

与此同时,在注册制改革的深刻影响下,券商竞争IPO项目的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投行+直投”模式;同时,围绕 上市公司 需求开展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也成为投行业务外延的方向,这些业务的布局背后也将意味着巨量资金的投入。从当前行业状况看,中信证券、中金公司、中信建投这三家“投行先锋”优势突出,其融资的速度也在逐年加快。

即便是以轻资产运作为业务亮点的东方财富证券,这两年也开始提出了要重视融资融券等重资产业务的战略目标。2020年,其母公司东方财富两度发债融资,累计融资规模达231亿元,其中投入信用交易业务、扩大两融业务等重资产业务的资金高达205亿元。

对于融资原因,东方财富表示,随着东方财富证券业务规模的快速扩张,相较经纪业务规模接近的可比券商,东方财富证券在净资本指标上存在较大差距,同时,资本规模不足的短板又进一步限制了东方财富证券的债务融资能力,导致东方财富证券的业务拓展日益受到资金瓶颈的严重制约。

在重资产化过程中,券商的估值方法也将迎来调整。据国信证券研究分析,重资产业务在提升券商经营杠杆的同时,也拉低了行业ROA水平,整体上体现为ROE弹性的下降。行业适用估值方法由业务模式决定,重资产模式之下,盈利源于资产负债表的扩张,所以净资产的体量基本决定了其盈利能力,券商行业估值将无疑更适用于PB估值法。“较低的估值水平和清晰的公司战略定位,是我们推荐券商板块的主要逻辑。”

此外,参考海外投行的发展历程来看,券商机构杠杆率的抬升和重资产化模式已经成为行业趋势。券商商业模式的逐步重资产化,资本中介业务和机构交易业务逐步发力,意味着未来行业ROE水平将迎来明显的拐点机会,头部券商更是成为资金关注的焦点。

中金传合基金业绩怎么样

其中,A股头部券商中金公司(601995)薯租的2021年业绩表现尤为突出。年报数据显示,公司主营收入301.31亿元,同比上升27.35%;归母净利润107.78亿元,同比上升49.54%;扣非净利润106.53亿元,同比上升54.06%;其中2021年第四季度,公司单季度主营收入84.45亿元,同比上升23.13%;单季度归母净利润33.24亿元,同比上升43.51%。

规模体量再上新台阶

伴随着交投的活跃,近两年来,作为“牛市旗手”的券芹手脊商业绩取得了嫌渗明显增长。中证协发布的全证券行业公司2021年度经营数据显示,全行业140家证券公司实现营业收入5024.10亿元,实现净利润1911.19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2.03%和21.32%,这也是证券行业连续三年营收、净利双双增长。

66份年报业绩预告率先发布,逾四成公司预喜尽显四大看点!

在 上市公司 密集披露2020年三季报业绩之际,部分上市公司率先发布的2020年年报业绩预告受到各方关注。对此,安信证券表示,A股始终是业绩驱动的高效定价市场。A股投资者一直都没有变,永远喜欢短期业绩增长,腔顷长期逻辑顺,空间大的标的。

“一旦披露业绩预告,则需要和企业本身业绩预期比较,看是超预期还是不及预期,即使是增长的企业,风口行业和传统行业业绩增长要求也是不同的。”接受《证券日报》记者采访的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表示。盘和林认为,“如果行业内的企业年报扎堆预喜,则需要分析原因,有些行业的业绩抬升是短期的,有些是长期的。比如新能源汽车代替内燃发动机汽车是长期趋势,但猪肉涨价则有一些周期性。投资人要看具体行业来分析,深入到行业基本面和企业基本面分析才是投资人的正确姿势。”

《证券日报》记者根据同花顺统计发现,截至10月22日收盘,沪深两市共有66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20年年报业绩预告。其中,预喜公司数量达29家(含预增、略增、扭亏、尘启续盈),占比43.94%。

记者通过梳理发现,目前看,2020年年报预喜股呈现出四大看点。

首先,多数公司业绩增长稳定。

统计发现,在上述29只预喜股中,截至目前,有18家公司已披露2020年三季报业绩,有16家公司有望实现三季报、年报净利润同比双增长,占比近九成,彰显业绩增长的稳定性。

“在当前市场环境下,公司业绩表现尤为重要。”榕树投资研究部主管李仕鲜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由于当前市场的整体估值较高,公司只有通过持续的业绩增长才能消化高估值。在市场资金流动性缩小的情况下,业绩低于预期的公司都可能会出现抛售现象。业绩超预期的公司有较大配置价值,市场资金可能会提前布局年报业绩预期较好的板块。”

其次,稳定而持续增长的业绩提振股价。在10月份大盘震荡攀升中,上述29只年报预喜股表现良好,月内跑赢上证指数(月涨幅2.94%)的个股达19只,占比逾六成。其中,中天火箭、立昂微、康泰医学、金力泰、金春股份、沪光股份、松井股份、力鼎光电等8只个股月内累计涨幅均超10%,表现十分抢眼。

“政策刺激力度提振有派圆如加,市场迎来中长期重要支撑。在此背景下,业绩稳定增长的绩优股表现强劲,市场由此前的流动性驱动转为业绩驱动的迹象相对明显,尤其是科技、医药等热门行业绩优股年报业绩超预期仍是各类机构抱团的目标,此类标的可以重点关注。”巨丰投顾作出如此表述。

第三,各路资金涌入绩优股布局。统计显示,上述29只年报预喜股中,10月份以来共有10只年报预喜股备受场内主流资金的青睐,合计吸金15.57亿元。其中,立昂微、赤峰黄金等2只年报预喜股期间累计大单资金净流入均超1亿元,中天火箭、松井股份、金力泰、沪光股份、元力股份等5只年报预喜股月内均受到1000万元以上大单资金抢筹。

最后,预喜股扎堆三行业。进一步梳理发现,上述预喜公司主要扎堆在医药生物(5家)、电子(5家)和化工(4家)等三行业均在4家及以上。

对于后市的投资机会,私募排排网未来星基金经理胡泊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科技、医药、化工等行业整体涨幅较大,整体估值也处于历史高位水平,行业中大部分公司股价维持在高位震荡,表明目前股价和估值已经充分体现了它们的年报业绩预期,市场也是在静待年报业绩预告来决定其接下来的走势。具体个股机会应该区别来对待,只有超出年报业绩预期的品种才会有进一步表现,那些业绩低于预期的标的反而有进一步修整的可能。”

表:已披露年报预告业绩预喜的个股

制表:任世碧

券商年报业绩竞争:红塔证券业绩利润暴跌,业绩难看,净利润下滑超九成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券商年报业绩竞争:红塔证券业绩利润暴跌,业绩难看,净利润下滑超九成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